中國抗日戰爭資料!20點!!求!

2011-11-07 1:24 am
我想知抗日戰爭是1.由什麼事件引發?
2.由抗日開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中,有多少件事情發生?
(請列明全部事件名稱+排次序)eg:1931年"九一八事變" "一‧二八"淞沪抗戰 .etc..
非常感謝回答的人士!!

回答 (2)

2011-11-07 6:15 am
✔ 最佳答案
001答得啱1)77盧溝橋事變
2)1931年
「918事變/柳條湖事變」(1931.9.18)
「128事變/淞滬抗戰」(1931.12.8)
1933年
西安事變(1933.12.12)
1937年
77盧溝橋事變(1937.7.7)
國共第2次合作(1937.9月)
南京大屠殺(1937.12.12起)
1938年
武漢會戰(1938.8月-10月)
1940年
百團大戰(1940.8月)
1945年
日本投降(1945.8月)
參考: wiki
2011-11-07 1:47 am
一般都是以「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作為開始。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3/63k/63k01/63k0101.htm
七七事變及抗戰爆發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乃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導火線。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把侵華作為既定的國策,以及稱霸世界的一個首要環節。初時,日本取逐步蠶食之策,先佔東北,繼侵華北,並想利用國共內戰之機以求一逞。1935年10月,日本外相廣田弘毅就曾向中國政府提出所謂「對華三原則」,其中之一即「中日共商防止赤化有效辦法」。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後,日本見國、共兩黨合作在即,深恐拖延時間對其不利,乃亟欲滅亡整個中國,遂變蠶食為鯨吞,悍然發動全面侵華之戰爭。
1937年7月7日子夜十一時許,日本故意在近郊盧溝橋一帶演習,並藉口一名士兵失,欲入宛平城搜查,被中國守軍所拒。日本遂襲擊宛平縣城,駐防盧溝橋的中國軍隊吉星文團乃奮起反擊。史稱「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持續八載之神聖抗日戰爭烽火自此燃起。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軍大舉侵佔華北重地。值此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緊要關頭,蔣介石乃於1937年7月17日在廬山發表談話,表示「與敵抗戰到底」。8月12日,國民政府設立國防最高委員會,推蔣介石為陸海空軍大元帥。8月14日,國民政府又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但國民政府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於1941年12月9日隨美、英等正式對日宣戰,時中國的全面抗日戰爭已進行了超過四年。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3/63m/63m01/63m0101.htm
日本投降及抗戰勝利
七七事變一爆發,日本宣稱可以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迅速攻陷天津、北平,然後大舉進犯上海,當地國軍血戰三個多月後撤守,但日本「三月亡華」的狂想也告破滅。不久國民政府自南京遷都至重慶。當日軍攻下南京時,屠殺了三十多萬人,這種滅絕人性的暴行,激起中國人民無比的義憤,決心抗戰到底。國軍曾取得台兒莊大捷,殲滅日軍三萬餘人。但日本進攻的銳勢一時難以阻擋。到武漢失守,中國半壁河山盡陷敵手。
此後戰爭漸漸進入相持階段。國軍把主力退入中南、西南的山岳地帶,日本機械化兵團因而失去了平原作戰之利。同時,華中、華北出現不少抗日游擊隊,不斷襲擊日軍後方,終令日本的攻勢停止下來。不久,日本誘使國民黨元老汪精衛在南京另組偽政府,以統治淪陷區;又極力在外交上孤立中國,對華實行全面的經濟封鎖。但中國軍隊與人民仍萬眾一心,堅持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戰期間,日、德、意締結軍事同盟,號稱「軸心國」,四處侵略,與世界人民為敵。1941年12月,日本出兵偷襲美國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此後,中國隨英、美等盟國與軸心國作戰,開始獲得一些軍援,令抗日局勢有所好轉。1945年8月,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聯亦乘機派兵進入中國東北,擊潰日本的關東軍。日本見大勢已去,於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中國人民付出極沉重的代價後,終於獲得了最後勝利。據一些學者估計,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抗戰勝利,中國人民因日本侵略而死傷者,總數約三千一百萬人。
抗戰及其勝利,不但使中國收復原來被日本佔領的台灣、澎湖列島等地,而且廢除了列強近百年來和中國簽訂的絕大部分不平等條約。此外,中國在抗戰期間多次參與了國際會議,與同盟國共商世界和平大計。至1945年10月聯合國成立,中國與美、英、蘇、法同為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收錄日期: 2021-04-16 13:37: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106000051KK006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