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早期(在羅馬帝國的時代以前),猶太人信仰耶和華上帝,使用希伯來文聖經(後世稱舊約聖經),這一個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後世稱為猶太教。
公元第一世紀的時候,羅馬剛統一地中海地區不久,猶太人中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宗教家耶穌(基督、彌賽亞、聖子、先知,後世對祂的稱呼很多),在猶太人中影響力很大。
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以後,祂的門徒廣為宣傳祂的教義。當時,在猶太教的觀念中,他們一直在期待上帝賜給他們一個彌賽亞(希伯來文稱彌賽亞,希臘文稱基督),帶領他們復國,這一點,在當權政府的眼中,被視為造反,所以猶太教被當權鎮壓。而耶穌門徒選擇不與當權對抗,而得到當權的扶植,成為後世所稱的基督教,甚至在公元第四世紀左右的時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羅馬帝國幅員廣大,因政令傳達的不便,後來分裂成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兩帝國當時是合作的關係),教會也隨著政治的分家,而分成東羅馬帝國境內的希臘正教(也稱東方正統教會,簡稱東正教),與西羅馬帝國境內的羅馬公教(又稱天主教)。
羅馬公教後來又稱天主教,是因為在明朝時期,公教的傳教士來華傳教,稱呼他們的上帝為"天主"(這應該是翻譯的問題,上帝,現在譯為上帝或神,明朝那個時候譯為天主),於是民間就稱他們為"天主教"。
東正教廣泛傳於希臘、西亞、東歐、俄羅斯一帶至今。
天主教則廣泛傳於中歐、西歐與非洲一帶。自從法蘭克蠻族滅亡西羅馬帝國以後,歐洲陷於小國分裂的局面,此時天主教地位大幅提升,羅馬教會的大主教可以與國王平起平坐,甚至比某些小國的國王地位更尊,後世開始稱為教宗或教皇(國王必須得到教宗的加冕才算正統)。
天主教因為權力過大而導致腐化,引起當時一些神學家的不滿,如:
馬丁路德(倡導宗教改革,而成立路德宗,就是後來的基督教信義宗);
加爾文(也是倡導宗教改革,成立改革宗,就是後來的基督教歸正宗);
英王亨利八世(因私人問題與教宗翻臉,而成立英國國教,就是後來的基督教聖公宗),
引發一連串的宗教改革運動。
宗教改革運動以後,這些從天主教中分裂出來的教會,稱為"新教",也稱"基督新教",後來簡稱"基督教",是為狹義的基督教,我們後來看到的長老會、衛理會、浸信會等等,都是基督新教中的分支。
廣義的基督教,則是包含了基督新教、天主教、東正教,這些所有信仰耶穌基督的宗教,但不包括猶太教(猶太教不承認耶穌是基督,他們仍繼續期待著彌賽亞的到來)。
一般"基督教"這個名詞,如果沒有特別指稱,通常是指狹義的基督教(即宗教改革後的新教,不包含天主教及東正教)。
基督教與天主教,都是信仰耶穌基督,主要的教義是相差不多,使用的聖經也大致相同。但基督教為了與天主教有所區別,在聖經的翻譯上,使用的翻譯名詞是完全不一樣(使用的聖經卷數也不同,基督教刪去了一部分的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