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眾諸邦明白法國的野心,最終會跟勃艮第一樣被法國吞併滅亡,而當時在俾斯麥的協助之下的普魯士變成強大,故諸邦都投向同文同種的普魯士。
http://chowkafat.net/Dynasty2c.html
經過18世紀的「開明專制」改革後,普魯士成為北德意志強國,並與奧地利爭奪在德意志諸邦的霸權。19世紀普魯士更負起統一德意志的重任,於1867年合併北德意志諸邦,成立北德意志North Germany邦聯。其後又於 1871年合併南德意志諸邦,最終完成統一大業,成立德意志帝國。
http://chowkafat.net/Regime/Weuroc.html
南德意志 South Germany
圖片參考:
http://chowkafat.net/Regime/munich.jpg
慕尼黑
南德意志包括歷史上之巴伐利亞Bavaria、黑森Hesse、巴登Baden、符騰堡Wurttemberg、萊因Rhine(註1)、洛林Lorraine(註2)、拿騷Nassau、邁森Meissen等地區。在中古前期,巴伐利亞人便在本地區建立政權,其後被併歸法蘭克。法蘭克分裂後,本地區跟北德意志一樣出現眾多諸侯國(註3)和教會領地(註4)。在19世紀德意志統一運動過程中,本地區之巴伐利亞、黑森、巴登和符騰堡(萊因和拿騷於較早前分別併歸巴伐利亞和普魯士) 在最後階段才併歸統一的德意志帝國,自此成為德意志之一部分(註5)。
註1:萊因地區(又稱萊因蘭Rhineland)位於德意志西部。959年起在此地區興起洛林王權伯國(其後改稱萊因王權伯國),其君主稱號為「王權伯爵」Count Palatine(1356年起改稱「王權選侯」Elector Palatine)。後世常以其君主稱號稱呼此政權,故本政權又俗稱「巴拉丁」Palatinate,或「普法爾茨」Pfalz(「普法爾茨」為「巴拉丁」的德語對等詞)。今天德意志便有一個州稱為「萊因蘭-普法爾茨」Rheinland-Pfalz,由此可見,「普法爾茨」或「巴拉丁」已由君主稱號演變為地方名。
註2:洛林(主要是指[上]洛林)今屬法蘭西,但由於在歷史上洛林主要為德意志諸侯國,故本網站把洛林的歷史繫於本節。洛林立國於10世紀,為德意志早期五大諸侯之一。959年分裂為[下]洛林[Lower] Lorraine和[上 ]洛林[Upper] Lorraine兩部分。[下]洛林於12世紀為布拉邦特Brabant所併,成為今比利時一部分。[上]洛林則繼續存在至18世紀(故後世稱洛林均指[上]洛林),於1766年始被併歸法蘭西。不過此後洛林(連同毗鄰的阿爾薩斯Alsace)曾在德、法兩國間數度易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新成為法蘭西轄下的兩個省。
註3:位於南德意志的主要諸侯國包括:巴伐利亞、斯韋比亞Swabia、洛林、萊因、邁森、符騰堡、巴登、拿騷(其後分裂為拿騷-魏爾堡Nassau-Weilburg等多個邦國,至1816年重新統一)、黑森(其後分裂為黑森-卡塞爾 Hesse-Kassel和黑森-達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等。
註4:位於南德意志的主要教會領地包括:特里爾Trier、美因茲Mainz、維爾茨堡Wurzburg等。
註5:1919年共產黨曾在巴伐利亞建立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未幾即被德意志政府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