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信.受難耶穌心靈偶像.是在猶太教環境.搞不.清楚.
是敬拜.上帝或耶穌.十一奉獻.有利可圖.自然成為誡律.
敬拜救世主耶穌.是心靈和誠實.不需任何儀式和媒介.
屬於個人信仰.錢要捐給誰.
參考: 親身經歷
那會學會我們一件事...
依你自己而言,錢重要,還是神甕要?
捐錢幫助教會.幫助貧窮人士本來就是好事
是人人該做的
就像繳稅一樣~~但政府應該不要說繳多少
幫助國家~~幫助市政也是好事(但被馬xx稿的大家都不想捐了..哈哈)
題外話
神社我就不知了
但教會奉獻~~他錢用的很廣
有實踐堂時的基金~等等的
因為教會就是上帝的殿
所以奉獻給教會=奉獻給主阿
所以囉><
要修佛就修佛為何會(牽)扯到錢,佛的國度怎麼會用人間的錢?
要信神就信神為何會(牽)扯到錢,神的國度怎麼會用人間的錢?
↓
富民族
不用劈哩啪拉扯那麼遠 (尤其你連話都講不清楚)
誰都不想捐錢
但願意捐錢代表很多意義,你可能要被上帝整到沒工作能力才能體會
很多人天生就被上帝整到沒工作能力,你沒看到嗎?
大家不捐,誰幫他們?
更重要的是
傳福音需要錢,最後如果能讓你明白上帝存在、能夠讓你明白上帝想和你說什麼
你就會諒解
不過那個時候,我怕我會忍不住要你的全部財產
若說所收之錢 一切刻勤克儉 餘轉行善人間 應是並無罪愆
反而好事牽線 自有公斷在天 此乃宗教重點 否則恐或有偏
最怕窮蓋寺殿 縱然再多奉獻 只是罪過憑添 侮辱神佛聖賢
如今景氣低陷 黎民日漸普遍 甚至自殺上演 實應省察心田
聞多金身佛嵌 競相比大連連 無視貧困熬煎 極端諷刺可憐
當務之急當前 回歸人本實踐 宗教必需檢驗 尤其財物方面
不可私人聚斂 多應公用莫欠 慈愛本懷實現 一切以人優先
是神職人員需要錢,它们不工作不賺錢,所以要信徒送錢養
2011-11-04 13:44:59 補充:
捐錢是藉口.................
神,佛,是不需用錢,
但是人,就要用錢,
所謂錢 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
以前未信耶穌前,
我去找慈濟團體,說我也想去做功德,例如掃掃街,
做做好事(在當時,我經濟很困難,算命師說我要多做功德)
但是那慈濟人用不屑的口氣與眼神說告訴我說:
你知道我要梳這頭髮要多少錢?.......要一百萬,
你知道我要穿這衣服要多少錢?.......要一百萬......
於是我覺的原來窮人是無法做公德與上天堂......
..........................................................................................
但是去教會,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裡,就是新造的人,舊事以過,都變成新的,
於是我選擇很單純的信仰,
奉獻給教會我們會知道,明瞭所花的之處,
例如建教會,辦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
當然很多宗教團都希望人捐錢,有錢好辦事吧!
如果單純修佛,信神是不需用錢,
只要在家好好自修即可,
但是如果要"增加業績"(增加信眾)
"廣告宣傳"
就不論什宗教都是要錢!錢!錢!
什一奉獻,即自願將個人所得的十分之一奉獻給神的事工,的原則從舊約時代就已經有了。亞伯拉罕繳付什一奉獻給麥基洗德(創世記 14:17-20)。 什一奉獻是主為祂的教會積蓄基金的方法。今天,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忠信的教友都會繳納個人所得的十分之一作為什一奉獻。什一奉獻基金的用途是: 建造聖殿,教堂以及其他建築。 為教會提供運作基金。 為傳道計畫提供經費。 為教會的班級及組織準備教材。 聖殿事工,家譜,以及教會其他許多重要的功能。 教育。 當主透過舊約中的瑪拉基先知提醒祂的人民這項律法時,祂應許會祝福那些願意誠實繳付什一奉獻的人(瑪拉基書 3:10)。
林後9:9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周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提前6:10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來13:5 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雅5:3 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鏽;那鏽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
如何運用錢財, 就看出為人如何.
申16:17 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華你上帝所賜的福分,奉獻禮物。”
有力量奉献的, 是上帝给的福分.
8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9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
10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
這是信心的行為, 如果我們相信上帝的应許是真实的, 怎会不心甘樂意的奉献!十分之一換来無處可容的福分, 上帝不是需要我們的財物, 乃是要看我們的信心, 上帝要倾福给我們是因為我們有信心去行.
參考: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