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漢到東漢,儒家思想有何轉變?在獨尊儒術之下,儒家對政治與

2011-11-03 9:05 am
從西漢到東漢,儒家思想有何轉變?在獨尊儒術之下,儒家對政治與社會又有何影響?

申論

回答 (3)

2011-11-03 9:58 pm
✔ 最佳答案

漢代“獨尊儒術”的背後
  自從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日起,儒家學說至少在形式上已成為西漢王朝的統治思想,確立了自己在當時社會思潮中的核心地位。元帝、成帝在位時,情況尤其如此,經師韋賢、韋玄成父子和匡衡都位至丞相,儒者貢禹、薛廣德等則官至御史大夫。可見,以經術晉升公卿之位者始終佔有很高的比例。東漢的狀況亦類似,如桓榮習《歐陽尚書》,好事連連,一門三代都為帝王師傅﹔桓榮學生楊震青出於藍,一門三代都為三公。儒家的身價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了。而這也正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儒家學說在漢代社會思潮中的大致定位。
  然而,形式與內容之間並不總是一致的。儒學在名義上雖然取得了至尊無侔的地位,但在實際政治生活中的貫徹卻往往要打很大的折扣。漢代統治者轟轟烈烈地尊孔崇儒之舉,更多的是做表面文章,粉飾太平而已。汲黯批評漢武帝是“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正道出了帝王們的內心奧秘。武帝、昭帝、宣帝時期,這種內法外儒,儒法並用的特色甚為顯著,用漢宣帝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元、成之后,情況雖有所改觀,但從本質考察,在具體的政治操作層面上,“霸王道雜之”的做法依然是統治者的主動選擇。元帝時,匡衡上疏中的內容透露了這方面的信息:“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禮讓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於罪,貪財而慕勢,故犯法者眾,奸邪不止,雖嚴刑峻法,猶不為變。此非其天性,有由然也。”顏師古注末語稱:“非其天性自惡,由上失於教化耳。”這表明當時真正掌握管治資源的是大批“俗吏”,他們對“儒學”根本不屑一顧,僅僅憑恃“刑法”治民,而其根源則在於最高統治者隻是將“教化”挂在嘴上,並未能真正落實到政治操作之中。
  正因為如此,在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真正能以儒家基本原則處理日常政務的,也就隻有召信臣、韓延壽、何敞等極少數號為“循吏”的官僚,而大部分官吏則通常汲汲於以法刑施政馭民。如薛宣就明白透底:“吏道以法令為師”。這與秦代“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做法一脈相承,如出一轍。
  在這種背景下,那些碩士宿儒雖然動輒以“師道”自居,以為自己負有弘揚儒家理想的崇高職責,但實際上往往是他們自作多情、自鳴得意罷了。在擁有決策權或行政權的官僚眼裡,他們不過是裝潢門面的工具。成帝時代的琅邪太守朱博的態度稱得上是典型。這位朱博特別討厭讀書人,“尤不愛諸生”,到地方上任所做的頭一件事,便是砸儒生的飯碗,“所至郡輒罷去議曹”。儒生如有講仁義、行德政之類的建議,他總是一副不耐煩的嘴臉,一再表示自己“奉三尺律令以從事耳,亡奈生所言聖人道何也,且持此道歸,堯、舜君出,為陳說之!”值得注意的是,朱博已是西漢末期的人物。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他在一個月內先后官拜御史大夫乃至丞相。這時儒學表面上定於一尊已超過了一個世紀,可是像朱博這麼一位鄙薄儒學仁義教化,理直氣壯地拒斥“聖人之道”的官僚竟然能平步青雲,升至高位。這一事實本身足以說明,即便是在元、成之后,外儒內法,“霸王道雜之”也仍舊是朝廷實施專制統治的基本原則。
  從兩漢時期法令煩苛的程度,也可以看到當時推崇儒學,奢談仁義的背后,充滿著法家政治的血腥氣息。漢律是直接繼承秦律而來的,它最大的特色是嚴酷細密,見血封喉。“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書盈於幾閣,典者不能遍睹。”法律條令的煩苛,意味著受法面的普遍和執法上的殘酷。這從大臣路溫舒的揭露可以窺見一斑:“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毆,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用刑愈重、執法愈暴,對官吏本身好處愈大,機會愈多﹔反之,則會被扣上立場不堅定、態度不鮮明的“帽子”,葬送大好前程。這樣一來,各級官吏當然要爭先恐后扮演凶神惡煞,與民為敵,“以刻為明”了!
  法令的嚴酷還表現為漢武帝時不僅恢復了文帝時業已廢除的“妖言誹謗罪”,而且新創了腹誹罪。大臣顏異之死就是這種恐怖刑法的鮮活案例:顏異在漢武帝時擔任大農之官,一次他和別人私下聊天,那人談起朝廷有些法令定得不盡恰當,有可改進的地方。顏異深知茲事體大,豈可說三道四,所以沒有隨聲附和,隻是下意識地稍稍動了動嘴唇,誰知還是讓人給告發了。酷吏張湯借此大做文章,聲稱顏異身為九卿高官,“見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誹”,罪當論死。漢武帝二話沒說,批准了張湯的奏章,顏異的腦袋便莫名其妙地搬了家。“自是之后,有腹誹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諂諛取容矣”。
  顯而易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隻是兩漢社會思潮演變過程中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其本質屬性無疑當為“霸王道雜之”。換句話說,外儒內法,法主儒從﹔儒法並用,法本儒末乃是漢代政治文化的根本特征。
2015-07-18 8:43 pm
好好賺娛樂網 www.rich168.tw
多種線上遊戲平台任你選

整合遊戲平台有
鴻博娛樂城 www.hbgamer.net
富貴娛樂網 www.fk888.net
必發娛樂網 www.bf777.net
撲克王線上娛樂 www.pkgame168.com

好好賺娛樂網 www.rich168.tw
線上最好的遊戲導航網
2011-11-03 11:09 pm
跳過字詞轉換說明汉漢▼▲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轉換內容:简体:公元;繁體:西元;大陆:公元;香港:公元;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西元 [展开] 字詞轉換說明字詞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電腦程式自動消除繁簡、地區詞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如果您想對我們的字詞轉換系統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或者提交應用面更廣的轉換(中文維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軟體),或者報告轉換系統的錯誤,請前往Wikipedia:字詞轉換請求或候選發表您的意見。 漢 朝代西漢東漢首都長安雒陽君主
-開國君主
-滅亡君主共14位
劉邦
劉嬰共14位
劉秀
劉協成立前202年
垓下之戰25年
劉秀於鄗城稱帝滅亡9年
王莽篡漢220年
曹丕篡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8/Han_provinces-zh-classical.png/200px-Han_provinces-zh-classical.png
■ 棕色為189年東漢疆域。漢朝(前202年[1]-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前202年-9年)與東漢(25年-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合稱兩漢;亦有以東漢與西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2]。西漢為漢高帝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雒陽。其間曾有王莽短暫自立的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漢朝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許多人將漢朝和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與印度的孔雀王朝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3] 其疆域鼎盛時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頭、巴彥淖爾一帶),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廣平省),東至臨屯郡(今朝鮮江原道一帶),西至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面積達568萬平方公里。[4]在統治期間,從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於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為漢朝內藩。至西元前1年,全國人口達7000萬之多,占當時世界人口百分之28,此時印度次大陸人口為4600萬,歐洲人口為3500萬,北非人口為1400萬。[5]漢朝進一步奠定了漢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漢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當時和日後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到現在,「漢人」仍為多數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漢字」。漢朝最早使用年號,建元為第一個年號。漢初根據五德終始說,定正朔為水德,漢武帝時,又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才採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為漢屬於火德。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後,正式承認這一說法,從此確立東漢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採用了這種說法[6][7],因此漢代亦被稱為「炎漢」[2]。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劉漢」[2]。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6%9C%9D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3A%E6%90%9C%E7%B4%A2&search=%E5%84%92%E8%A1%93&button=
參考: 料理達人BOSS的智慧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50: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103000016KK004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