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印案 明朝時每年地方都需派人至戶部報告財政收支賬目,所有賬目必須和戶部審核後完全相符方能結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項不符就必須駁回重新造冊,且須再蓋上原地方機關大印才算完成。因當時交通並不發達,往來路途遙遠,如果需要發回重造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前往戶部審核的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這原本是從元朝既有的習慣性做法(「元時,官府府於文有先署印,而後書者,謂之"空印",洪武建元以來,相沿未改。《中外歷史年表》),也從未被明令禁止過,《劍橋中國明代史》解釋,錢糧在運輸過程中會有損耗,所以從運送一直到戶部接收時的數字一定不會相符,在路上到底損耗了多少,官員們無法事先預知,只有到了戶部將要申報之時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額,所以派京官員都習慣用空印文書在京城才填寫實際的數目。明太祖朱元璋獲知此事後大為震怒,認為這是官員相互勾結的欺君重罪,因而下令處罰所有相關官員。
圖片參考:
http://www.china10k.com/common/space.gif
2011-10-29 22:04:24 補充:
薩爾滸之戰
明清戰爭之一
日期:1619年3月1日
地點:薩爾滸一帶(今遼寧撫順市東大夥房水庫東南岸,是一座山名)
結果:滿清大勝
參戰方
明朝、朝鮮、海西女真葉赫部 滿清
兵力
明:約14萬〈當中只有8萬出征,其餘6萬駐防各地。〉 清:約8萬 (當中6萬出戰)
傷亡
明:死傷約5,0000 清:死傷不詳
2011-10-29 22:07:28 補充:
起因: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建州左衛都督努爾哈赤宣布脫離明朝統治,並以「七大恨」誓師,歷數明廷對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狀以及向明朝宣戰。以後便出兵偷襲遼東各堡,連陷撫順、東州、馬根單、撫安堡等地,東州守將李弘祖戰死,馬根丹守備李大成被俘。撫順總兵李永芳與五百守軍乞降於後金,范文程兄弟亦投降後金,撫順守備王命印、把總王學道、唐鑰順等拒降而戰死殉國。遼東巡撫李維翰急命廣寧總兵張承胤、遼陽副總兵顧廷相、海州參將蒲世芳、游擊梁汝貴率軍一萬前往救援,卻遭後金軍反擊而全部陣亡。七月,後金軍攻入鴉鶻關(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葦子峪鎮),越過遼東邊牆攻佔清河堡,史稱撫清之戰終於驚動明朝廷君臣上下。
2011-10-29 22:10:06 補充:
江南奴變
陝北民變
李自成兵變
寧遠之戰
寧錦之戰
松錦之戰
鄭成功收復台灣
明代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
嘉定三屠
江陰屠城
2011-10-29 22:14:33 補充:
寧遠之戰是天啟六年正月(1626年)明朝和後金之間進行的一場戰役,明軍取得勝利,後金兵敗,這也是首次明軍戰勝後金軍。
日期:1626年1月14日-1626年1月26日
地點:寧遠
結果:明軍勝利
參戰方
明軍 後金軍
指揮官
袁崇煥 努爾哈赤
兵力
明:6,800人 清:175,000人
傷亡
明:400人 清: 2,750人
2011-10-29 22:17:01 補充:
寧錦之戰是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明朝和後金之間在寧遠和錦州一帶進行的一場戰役,結果明軍取得大勝,這是寧遠之戰後明軍對後金軍取得的第二次勝利。
日期: 1627年
地點: 寧遠、錦州
結果: 明軍獲勝
參戰方
明軍 後金軍
指揮官
明:袁崇煥、趙率教
清:皇太極
兵力
明約30,000人,清約350,000人
2011-10-29 22:20:29 補充:
松錦之戰,又稱松錦大戰,是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多萬大軍,從明崇禎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二月,到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四月,戰爭經歷了三年,此役是明清雙方的最後關鍵一役。
日期: 1639年2月—1642年4月
地點: 錦州
結果: 明朝在遼東的最後防線僅剩下山海關
起因: 皇太極令明山海關外寧錦地方不得耕種
2011-10-29 22:21:34 補充:
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順治二年)發生在清軍攻破嘉定後,清軍將領李成棟三次下令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
2011-10-29 22:23:28 補充:
與江陰屠城一樣,是大屠殺。
2011-10-29 22:24:51 補充:
• 郭桓案
• 捕魚兒海之役
• 胡惟庸案
• 藍玉案
• 明初文字獄
• 強化君權
• 明初封建
• 靖難之役
• 瓜蔓抄
• 永樂遷都
• 永樂北征
• 鄭和下西洋
• 三楊輔政
• 仁宣之治
• 土木之變
• 于謙禦敵
• 奪門之變
• 明代宦官專權
• 大禮儀
• 爭國本
• 東林黨爭
• 明末三案
• 封貢之爭
• 朱紈巡撫閩浙
• 平定倭寇
• 中日朝鮮之役
• 葡人入澳門
• 唐賽兒起事
• 荊襄流民起事
• 劉六、劉七起事
• 礦監稅使橫徵暴斂
2011-10-29 22:26:39 補充:
指中國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這三期事件本身並不是很重要,但是魏忠賢利用這些事件藉機打擊東林黨,故有「三大案」之稱。
事實上早在三大案之前,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還有妖書案,表面上的問題都是所謂的「國本之爭」,但實際上是進行激烈的黨爭,直到南明滅亡為止。
2011-10-29 22:27:24 補充:
上為明末三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