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佛陀度化殺人魔盎古利馬喇
如是我聞。一時,佛陀住在沙瓦提城,當時有個大盜正出沒于巴謝那地王所統領的高沙喇國。他名叫盎古利馬喇,意思是「指鬘」,他殺人如麻,嗜血成性,兇暴殘忍,對眾生毫無憐憫之心。村莊、城鎮與地區都因他而荒蕪。他不斷地殺人,並將受害者的手指串成項鏈掛在脖子上。
一天清晨,世尊著下衣,持缽與大衣,入沙瓦提城乞食。乞食畢,飲食後歸來,摺床座,持衣缽,向盎古利馬喇出沒處的大道走去。
牧牛者、牧羊者、農夫與路人看到世尊,都說:「沙門!別走那條路,那條路上有個大盜盎古利馬喇。路上有十人、二十人、三十人,甚至有時還四十人同行,結果都難逃盎古利馬喇的毒手。」
聽完之後,世尊默然前行。第二次相同的事發生了,世尊再默然前行。第三次相同的事發生了,世尊仍再默然前行。
盎古利馬喇遠遠地便見到世尊走來,心想:「真是稀有啊!真是不可思議啊!人們甚至經常四十人結伴沿此路而來,如今這位沙門卻獨行無伴,讓人感到這是他命中註定。我何不取下他的性命?」
他執起寶劍和盾牌,戴上長弓和劍筒,尾隨世尊之後。
世尊此時便展現神通,使得盎古利馬喇不論如何全力追趕,也趕不上以正常步伐行走的世尊。此時,盎古利馬喇心想:「真是稀有啊!真是不可思議啊!我曾追上狂奔的大象,並捉住它;追捉疾跑的馬、戰車或鹿。但我現在全速飛跑,卻追不上這位以正常步伐行走的沙門。」
他停住並大聲喊道:「停止,沙門!停止,沙門!」
「盎古利馬喇!我已停止,你也應該停止。」
這個大盜想:「釋迦族後裔的這些沙門,主張並擁護真理;但這位沙門明明正在行走,卻說:『盎古利馬喇!我已停止,你也應該停止。』我何不問問這位沙門?」
於是,他以偈對世尊說:
「你正在行走,卻說已停止;現我已停止,你說我未停。沙門我問你,此中何意義,何為你已停,而我尚未停?」
「盎古利馬喇!我已永停止,不害諸眾生,但你於一切,絲毫無約束。是故而說此,我停你未停。」
「終有一聖者,我能予尊敬,現身大叢林。聞你說法偈,我將斷諸惡。」
大盜拋弓劍,投至溝壑中。
頂禮世尊足,當下求出家。
大悲之聖者,人天之導師,佛對其言:「來,比庫!」
以此之緣故,彼為比庫僧。
之後,世尊向沙瓦提城方向漸次遊行,盎古利馬喇隨侍一旁。
最後,他們抵達沙瓦提城,世尊便住于揭達林園。這時,洶湧的人潮聚集在巴謝那地王的宮門前,喧嚷地要求剿除強盜。中午時分,國王由五百位騎士陪同前往揭達林園。他驅車到路的盡頭,下馬步行來到世尊所在之處。敬禮後,坐於一旁。世尊問道:「發生了什麼事,大王?是馬嘎塔國的賓比薩拉王攻襲你嗎?是韋沙離國的離車族人嗎?或其他敵國的國王?」
「並非如此,世尊!有個盜匪出沒在我的國土,他謀害人命,並把人們的手指串成項鏈。我從未成功地制止他,世尊!」
「但是,大王!如果你看到盎古利馬喇剃除鬚髮,穿上袈裟,離俗出家,戒除殺生、偷盜,唯有日中一食,過著修梵行的生活,持戒、持善法,你將如何處置他呢?」
「世尊!我們會禮敬他,或起立承迎,或請他入座,或請他接受衣服、飲食、床座與醫藥的供養,或為他提供安全、蔽處與護衛。但是,世尊!他是個罪大惡極的人,以作惡為志,怎麼可能會有如此的戒與律儀呢?」
說這些話時,盎古利馬喇尊者正坐在不遠之處,世尊便伸出右手說:「大王!此人即是盎古利馬喇。」
國王大吃一驚,頓時警覺起來,毛髮直豎。世尊見到這情景,便說:「不必害怕,大王!不必害怕。沒有什麼好怕的。」
國王的警覺與恐懼因而消退,起身走到盎古利馬喇尊者跟前,對他說:「尊者!盎古利馬喇是貴族出身,不是嗎?」
「是的,大王!」「那麼,尊者的父親出於何家族,生母又是何家族?」
「大王!我的父親是伽伽家族,母親是曼多耶尼家族。」「請伽伽·曼多尼耶尊者接納衣服、飲食、床座與醫藥的供養。」
但那時,盎古利馬喇尊者已成為阿蘭若住者、乞食者、糞掃衣者、三衣持者。他回答:「我擁有的已經足夠,大王!我的三衣已齊全。」巴謝那地王回到世尊身旁,敬禮後,坐於一旁。他說:「真是稀有啊!世尊,真是不可思議啊!世尊竟然能調伏難調伏者,撫平不平靜者,寂滅不可寂滅者。一個無法以懲罰與武器調伏的人,世尊無須懲罰與武器便能將之調伏了。那麼,在此告辭了,
我們很忙,還有許多事待辦。」
「大王!悉聽尊便。」
如此,巴謝那地王離座而起,敬禮後,右繞而去。
盎古利馬喇沉浸解脫之樂
2011-10-24 17:21:10 補充:
一天早晨,盎古利馬喇著衣持缽到沙瓦提城乞食。在沙瓦提城中次第乞食時,他看到一個婦女難產,為生產所苦。他想:「煩惱的眾生真是痛苦啊!唉,煩惱的眾生真是痛苦啊!」之後,他到世尊處述說此事。
「那麼,盎古利馬喇!到沙瓦提城去,對那婦人說:『姊妹!從我出生以來,從未蓄意殺生,以此真實語,願你母子平安。』」
「世尊!如此做豈不是故意妄語嗎?因我確實曾蓄意殺生。」
「那麼,盎古利馬喇!到沙瓦提城去,對那婦人說:『姊妹!從我生在聖者家族以來,從未蓄意殺生,以此真實語,願你母子平安。』」
2011-10-24 17:22:16 補充:
意見再發表
2011-10-24 17:22:41 補充:
「是的,世尊!」他答道。
到了沙瓦提城,他對那婦女說道:「姊妹!從我生在聖者家族以來,從未蓄意殺生,以此真實語,願你母子平安。」那對母子因而獲得平安。
不久之後,在獨住、遠離、精進、熱忱、自製中,盎古利馬喇尊者於現法自證、現證,具足無上梵行而住,也就是聖弟子離家而過出家生活的目的。他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如此,盎古利馬喇尊者成為一位阿拉漢。
2011-10-24 17:22:54 補充:
一天早晨,盎古利馬喇尊者著下衣,持缽與大衣,到沙瓦提城乞食,在托缽時,有人朝他扔了一個土塊,有人朝他扔了一根棍子,有人朝他扔了一片碎陶片。他的缽被打破,衣袍被扯壞,頭破血流地回到世尊身邊。見到他來,世尊告訴他:「忍耐,婆羅門!忍耐。你在此生此地所受的業報,原來可能得在地獄中受數年、數百年、數千年的業報。」
2011-10-24 17:23:12 補充:
盎古利馬喇尊者獨居、禪坐,沉浸在解脫之樂中,他以偈贊道:
有人曾放逸,改過勤修行;猶如出雲月,照亮此世界。
有人曾作惡,以善欲抑制;猶如出雲月,照亮此世界。
比庫尚年輕,獻身佛教法;好似出雲月,照亮放光明。
願敵諦聽法,願彼信佛法;願敵近法師,安隱之善士。
願敵常諦聽,彼宣忍辱法;樂聞慈和音,奉行慈和法。
我敵不害我,也不害他人;護強弱眾生,令彼達安穩。
水工引水流,箭工造箭直;木工矯木正,智者調其心。
調伏以鉤鞭,或以棍與杖;然調伏我者,手中無鞭棍。
我雖名「無害」,往昔甚可憎;今有真實名:不害諸眾生。
昔日為盜匪,人皆稱「指鬘」;得度越瀑流,我才皈依佛。
2011-10-24 17:23:38 補充:
昔日手染血,人皆稱「指鬘」;我見皈依處,永無再生因。
品劣行諸惡,定墮入惡趣;而今受果報,無債用飯食。
無智癡愚輩,沉迷於放逸;智者重精進,護德如勝財。
切莫行放逸,欲樂無庇護;精進禪修者,得無上之樂。
抉擇願樂住,彼並非惡作;于所知諸法,吾已達最勝。
抉擇願樂住,彼並非惡作;吾已達三明,完成佛所教。
2011-10-24 17:28:52 補充:
你止殺和欺負小動物發心悔改,懺悔和以後不做就可以了,你要明白你做這種行為時用了什麼心,以大欺小而開心,是因為無知邪惡玩弄小於自己生命的心,滿足自己控制慾,現在改變行善不好彼自大慾望控制再行惡。
2011-10-25 01:31:28 補充:
你知道當時自己的做惡事時是什麼心就可以了,因為你以經明白了惡是由心做,善亦由心做,一念之因,帶給你現在受苦果,這個就是煩惱的"作惡",他為一時無知快樂" 唱快" 爽"感受做了會後悔的" 苦果" ,你以後做任何事,都要記住用正念,不可以做作惡的事帶給自己後悔的,不可以短視,你可以用佛陀教的5戒用來做事量度,非必要犯的戒就不好犯,要犯戒時都要選舉比較小的戒,之後懺悔可以改過或者報果比較少一點,這樣你生活才得到快樂,我自己見過的師父們都教導用慈悲心,你想做事時要多點慈悲,多幫他們想想,不止動物連都人一樣。
2011-10-25 01:45:19 補充:
佛陀在一夜賢偈說
人們不應依戀回想過去,也不應擔優那還未到來的事情,過去的事情經己過去,未來的事情還未發生。
誰能清楚的看到眼睛前所生起的諸法,而堅定不動搖,這種堅定不動搖的狀況可以通過修習而達致。
應勤奮于今天所應做的事情,誰能預料,明天可能死了呢!
因為我們決無辦法與死神的大軍" 作出展期"
不論日夜,無時無刻地精進,寂靜的牟尼說: 雖然只是一個晚上,也都值得讚許贊歎的。
2011-10-25 01:50:01 補充:
你的邪惡習性和不好脾氣,不是一天得來的,不過不緊要佛陀說了: 誰能清楚的看到眼睛前所生起的諸法,而堅定不動搖,這種堅定不動搖的狀況可以通過修習而達致。慢慢來改正,人的心有一半是好一半是壞,重點是你看到壞的他,不跟蹤他,發脾氣或者想點惡主意時就要提醒自己慈悲心不夠啦~這個你都可以每日對住鏡子講3次,[ 我要多點慈悲心 ] 笑住看看鏡子,記住慈悲心和笑的樣子,當你發脾氣時,就自我觀照一下,就好像一面看不到鏡子而照自己臉,這個禪修都可以幫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