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美國加入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參予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以協約國提供大量的軍事資源,令協約國在最終能獲勝。
其實至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已打了三年,雙方在前線仍處於膠著狀態,任何一方都沒法在戰場上打倒對方,但各交戰國的人力物力卻已消耗得七七八八,至此時,戰勝的因素再不是軍隊能在戰場上取得突破性的勝利,而是那一方最遲在這場漫長的消耗戰中倒下,就是勝利者。
德國雖要對抗英法意俄四大歐洲強國,但最初憑著較好的工業基礎及德國軍官的超卓作戰部署及應變能力,令德國經過三年戰爭仍勉強維持下去,不是最早倒下來的一個。但由於德國兩面受敵,戰事越長對她越不利。
而與德國作戰的英法俄意四國,也因為戰爭持續更顯得筋疲力盡,俄羅斯更首先倒下,退出戰爭。而法國及意大利的情況也不樂觀。
正當此時,一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初三年沒有參戰,兼且擁有大量人力物力的國家--美國,加入戰爭,令戰爭局面出現大轉變。美國的軍隊實力當時雖遠不及德軍,但美國卻可能向英法等國輸出大量軍事資源,令筋疲力盡的協約國得到有效支援,而且資源更遠較德國為多,更有信心與德國打其消耗戰,相反德國即不能迅速在戰場打倒對方,打長期消耗戰又因美國加入敵方而必輸,最後都難逃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