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普魯士在十八世紀前只是一個臣屬神聖羅馬帝國之下的細小邦國,但在國王腓特烈一世勵精圖治下,將全國五分之四收入來建軍,在十八世紀中期的七年之戰初見成效,大敗奧地利軍,這場戰爭是普魯士取代奧地利成為德意志地區的『大佬』的開始。後來一百年,奧地利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雖仍然較大,但反動的國策令國家外強中乾,而普魯士的軍力及經濟實力就一直累積,以至漸漸凌駕於奧地利之上。 不過有一點要說明,普魯士最初的對外擴張與奧地利分別不大,都是王朝國家的擴張,而非一早為統一德國而戰,例如十八世紀普魯士沒有想西面的德意志地區擴張,反而向東去侵略波蘭。史家普遍認為普魯士有一統德國的心是一個意外。原來普魯士本身位於德國東部,而非德國傳統文化的中西部,但拿破崙戰爭後,普魯士對打敗拿破崙有功,而且列強認為以往德國西部鄰近法國的地區城邦林立,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治力量阻止法國向東擴張,成為法國能坐大的原因,所以將德國西部萊茵河流域一大塊土地併給普魯士。
本來將這塊土地給予普魯士,是為防止法國再次東侵,但這樣就使普魯士版圖擴展至德國西部,而且普魯士原來在東部的領土與西部的新領土中間卻有很多小邦王國分隔。為方面普魯士控制西部新領土,普魯士更著意控制這些邦國,本來普魯士此舉是方便自己管理國家,卻因此令更多德意志小邦受普魯士控制,於1833年,普魯士倡議建立德意志地區的關稅同盟,目的其實是方便普魯士東西兩面領土間的貿易及物流不會因為途經德意志中部的其他邦國而增加障礙,但這樣卻形成普魯士一統德國的趨勢。
至1848年法蘭克福會議,由於奧地利統治大量非德意志地區,與會代表最後議決建立一個由普魯士領導,排除奧地利的『小德意志』,但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拒絕接受,最後並派兵往法蘭克福清場,但這件事反映了兩個情況:1. 德意志眾邦國中支持普魯士代替奧地利領導德意志的聲音越來越多。2. 但普魯士仍不願為統一德意志作出任何具體行動。
我相信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普魯士仍沒有統一全德的計劃,只不過對普魯士有利發展卻越來越與一統德國的步伐相近,例如普魯士的崛起一定挑戰傳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地位,所謂一山不能裝二虎,普奧一戰在所難免,但普魯士打敗奧地利卻促成北德意志統一事,這其實是普魯士向外擴張的副產品,至後期,俾斯麥見民族主義可達成普魯士擴張的目的,也樂於利用。
至於其實細小邦國為何樂於併入普魯士,無他,弱國無外交,例如普奧戰爭中,支持奧地利的德意志邦國比支持普魯士的多得很多,但奧地利戰敗後也不得不加入由普魯士控制的北德意志邦聯,況且,德意志邦國眾國王表面上是一國之君,但經常看法國、奧地利等強鄰的面色做人,加入成為強大的普魯士一份子,反而取得尊嚴,故也有不少國王樂於將自己國家併入普魯士。
2011-10-20 21:56:47 補充:
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是聯邦制國家,由27個邦區組成。27邦是包括有王國、公國、自由市等德意志統一前的政體。各邦把軍事、外交、海關立法、銀行立法、間接稅、刑法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只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等權力,同時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議會,這些王國、公國的君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皇室被推翻後,才與德國皇室一同壽終正寢。帝國憲法規定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就是德國的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任免帝國各級官吏。普魯士王國的首相是德國的宰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負責。
2011-10-20 22:45:37 補充:
以下的地圖是普奧戰爭時支持奧地利及支持普魯士的德意志小邦的形勢圖,支持普魯士的邦國(淺藍色)都位於德意志北部,但北部其中一個大邦國漢諾瓦(Hanover),以及中南部所有邦國,都是是支持奧地利(淺紅色)。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0/Map-AustroPrussianWar.svg/646px-Map-AustroPrussianWar.svg.png
2011-10-26 10:15:02 補充:
統一後的德國其實類似美國般是個聯邦制國家,但德國皇帝權力比美國總統大。而且國內最大邦區普魯士佔全國領土近六成,遠遠大於其他二十六個邦區,而普魯士王即是德國皇帝,故德國雖是聯邦制國家,但權力卻高度集中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