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之道的意思???

2011-10-16 9:07 pm
太宗對魏徵的評價很高。有一次,他問群臣:「魏徵與諸葛亮相比,哪個更為賢良?」岑文本說:「諸葛亮才兼將相,魏徵不如他。」太宗卻說:「魏徵以仁義之道 輔佐我治國,希望我成為堯、舜那樣的明君,就此而言,諸葛亮也不能同他相提並論。」可見,在唐太宗的心中,魏徵的才德是何等之高。

Q1仁義之道的意思?

回答 (1)

2011-10-26 2:59 am
✔ 最佳答案
你好! 問:Q1仁義之道的意思? 答:「仁」「義」二字在傳統經典文本中隨處可見,其含義博大而精深,這「仁義」實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華,同時也是做人之根本 寬厚正直。本題的「仁義之道」是出於唐太宗對魏征的高度評價。一個明君固然重要,但是君臣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元素。"忠公為國,直言進諫逾二百;身居陋室,廉潔清風度一生。" 這是後人為讚揚唐代廉潔敢諫的名臣魏征而寫的一副對聯。魏征赤心為國,一生清廉。他身為大臣,始終身居陋室。魏征彌留之際,李世民親臨探視,問他還有啥要求。魏征只說了一句話:"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 意思是他個人什麼要求都沒有,只擔心國家的興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他認為有道明君必須"兼聽",不能"偏信"。兼聽就是要虛己外求,傾聽各種意見,集思廣益,擇善而從。要兼聽就不能怕批評,不能怕意見尖銳,更不能把激切的意見和誹謗混為一談。魏征的出現,是李唐王朝的幸運,是唐時中國百姓的福氣,因為在魏征的犯顏直諫下和在唐太宗的虛心納諫和寬容大度更為魏征提供了發揮才能的平臺,魏征正是在這些環境中,和唐太宗導演了有聲有色的"貞觀之治"的歷史壯劇,亦為我們後代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諫國事、諫軍事、諫家事,有時還涉及唐太宗的個人品德修養,幾乎是沒有不敢諫的,也常常當眾把太宗皇帝諫得下不來台、十分尷尬。正是由於唐太宗的這種博大的胸襟、虛於納諫,容忍魏征的"犯上",君臣合璧,相得益彰,演繹出中國歷史上治理國家政務的佳話。唐初的「貞觀之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被廣為稱道的盛世之一,它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說唐太宗李世民的開明和知人善任是構建「貞觀之治」的重要基礎,那麼魏征的直諫、恪盡職守則為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特別助力。
提供的知識~僅作參考~
參考: sky,淺見+書本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41: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016000051KK004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