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東周時的鐵器及農田水利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列國爭霸競雄,戰禍連綿,干戈不息,但經濟發展並未停滯,反而因各國競爭的需要而有所進步。當時經濟發展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鐵器的出現和使用。根據考證,鐵製的生產工具在春秋初期就已開始使用,但那時的打造技術還不夠先進。到了春秋中期,齊國已廣泛使用鐵器作為勞動工具,晉國則在春秋末期用鐵器鑄造刑鼎、鐵犁,南方的吳、楚、越三國更成為鐵器生產的中心。鐵製工具不僅有犁、鏵、鋤、臿、鐮、銍,還有斧、刀、錘等。
由於冶鐵技術不斷提高,春秋戰國之交還出現了煉鋼,並首先被用於鑄劍等兵器製造業。吳、越、楚等國都是當時鑄造名劍的地方,出現純鈞、湛盧、豪曹、魚腸、鉅闕、干將、莫邪等名劍。
鐵器的廣泛使用,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推動了農田水利的興修,比較著名的有「漳河渠」與「都江堰」。漳河渠修建於魏國,由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的縣令西門豹所督修。都江堰是秦昭王時蜀郡太守李冰所建,位於四川岷江中游的灌縣(今成都附近),是一個防洪、灌溉、航運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它令岷江水源源不絕地流入密佈於川西平原上的千百條大小渠道,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都江堰經歷代維修擴建,不斷地發揮著重大效益。
圖片參考:
http://www.china10k.com/images/1/15/15g//zoom/15g0101.gif
戰國時李冰父子所修建的都江堰今貌
2. 城市工商業的繁榮
西周時代,天子、諸侯乃至卿大夫等貴族,都擁有自己莊園的牧人和工匠,一般平民的生活也多自給自足,因此商業沒有太大的進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開放山林川澤的資源,採取抽稅辦法令工商業者自由經營,促進了商業的進一步繁榮。
春秋時,已出現許多獨立的手工業者。到了戰國,分化成眾多生產部門。除青銅冶煉、製陶、紡織、造木、玉器等不斷進步外,冶鐵、造車、造船、製革、煮鹽、漆器等都有重大發展。尤其是冶鐵,更成為重要生產部門。當時手工業的地域分工格外顯著,工藝水平頗高,如吳、越的刀劍,趙的冶鐵,齊的桑麻、紡織,楚的皮革,都是馳名的手工業產品。
春秋、戰國時,各國之間的商業交換頗為頻繁。據《荀子》記載,當時北方的良馬、大狗,南方的羽毛、齒革、丹青,東方的龜貝、魚、鹽,西方的皮革、文旄,都出現在中原的市場上。商業發展的另一後果,是都市的興起。當時「各國萬家之邑相望」,而各國的都會往往成了商業交換的中心,如東周的洛陽、魏的大梁、韓的陽翟、齊的臨淄、趙的邯鄲、楚的郢都、燕的薊、秦的咸陽。
商業的繁榮還促進了貨幣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包括物品、黃金及銅幣三種。物品貨幣有玉、帛之類;黃金貨幣如楚國郢都的爰金。但當時流行最廣泛的是銅鑄貨幣,其形式則因國而異,有貝幣、布幣、刀幣和圜錢等等。由於圜錢應用起來較方便,貨幣漸漸採取錢形,「錢」就慢慢成為一般貨幣的通稱了。
圖片參考:
http://www.china10k.com/images/1/15/15h//zoom/15h0101.gif
戰國時趙國首都、知名的工商城市──邯鄲的今貌
3. 諸子蜂起與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國競爭,不僅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而且造成了學術文化的空前繁榮。當時面對動盪的兼併局勢,各國君主都想稱霸爭雄,謀求富國強兵之策,所以競相禮賢下士,延攬人材。而社會賢達之士也紛紛乘時而起,懷才四適,提出各種匡時濟世之良策,造成思想言論的空前自由,即所謂「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在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中,比較著名的有「九流十家」。「九流」指的是:( 1 )儒家:孔子(丘)、孟子(軻)、荀子(況);( 2 )道家:老子(李耳)、莊子(周);( 3 )墨家:墨子(翟);( 4 )法家:李悝、慎到、申不害、商鞅、韓非;( 5 )名家:公孫龍、惠施;( 6 )陰陽家:鄒衍;( 7 )縱橫家:蘇秦、張儀;( 8 )雜家:呂不韋;( 9 )農家:許行。「九流」加上小說家(青史子等),是為「十家」。另尚有兵家(孫武、孫臏)等。
儒家自經春秋時孔丘始創,到戰國又有孟軻加以發展,所以後人又把這個學派的思想稱為「孔孟之道」,其中心是「仁愛之治」。道家的代表人物除春秋的老聃外,戰國又出現了個莊周,所以又稱「老莊思想」。鑑於列國兵戈不息,道家傾向於清靜無為,主張「小國寡民」的社會,過起「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遁世生活。墨家在戰國時期一直堅持「兼愛」、「非攻」,但卻難以扭轉局勢,故其自身也日趨式微。在戰國七雄競爭的形勢下,縱橫家及法家比較受到歡迎。法家的表人物有李悝、商鞅、韓非等等,他們講變法,重耕織,主張積極進取,對於增強各國尤其是秦國的國力,起了頗大的作用。
總之,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猶如一聲春雷,使萬綠齊茁於原野。它是中華乃至世界學術史上的偉觀,堪與西方之希臘古典文化相媲美。
圖片參考:
http://www.china10k.com/images/1/15/15i//zoom/15i0101.gif
孔子講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