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武昌起義後的相關問題

2011-10-14 4:05 pm
有關武昌起義後的相關問題辛亥革命是由湖北的革命團體共進會文學社所發起共進會和文學會跟同盟會有何關係民國成立後孫文為何不堅持採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而願意妥協改用五色旗南北分裂時期南北兩政府都自稱中華民國政府北京的北洋政府廣州的革命政府何者才是正統在國際上代表全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而後國民黨北伐統一全國為何又改為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回答 (3)

2011-10-14 5:31 pm
✔ 最佳答案
共進會是由原同盟會湘、鄂、川籍盟員組成,他們因不滿同盟會專注於華南地區發動革命活動,及受到同盟會內鬨的影響,故而別樹一幟,另組共進會,在組織上與同盟會已完全無關。
文學社的前身是革命黨人劉大雄獨力組織的日知會,在組織上與同盟會無關,雖然其後先後改組為湖北軍隊同盟會、群治學社、振武學社、文學社,在發展的過程中,雖有個別成員與同盟會有關,但大體來說,文學社為湖北在地發展出來的革命團體。

民國建立後所選用五色旗為國旗,係由臨時參議會表決通過,就民主程序來說,孫文的臨時大總統之職,並無法堅持,且當時孫文政治力量薄弱,欠缺政治實力,並無法左右臨時參議會的決議。

南北分裂時的中國合法政府為北洋政府,廣州政權並不為世界承認(僅有蘇聯於聯俄容共後,承認廣州軍政府,但蘇聯仍與北洋政府建立正式邦交)。

早在1924年,黨政一體的廣州政權就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議決,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因此當時的廣州政權便廢棄五色旗,改採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此後,廣州軍政府於1925年改組為國民政府時,仍依中國國民黨中執委前項決議,採用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在取得全中國的合法政權後,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便繼續沿用至今。

2011-10-19 17:35:24 補充:
因為此一臨時大總統完全是過渡性質的,在整個革命政府方面,始終期望袁世凱"起義"來歸,但又因袁始終不表態,革命陣營滬漢兩派對立日深(駐滬代表舉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駐漢代表則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兩派相持不下,幾乎火拼),在大元帥難產,預定的大總統不響應的局面下,孫文自海外歸國,因此革命陣營認為其威望勝於黃、黎,而又無實力,屆時退位下台不會生變。但因孫文堅持選舉大總統,因此臨時參議院選舉孫為臨時大總統,並發電文向袁世凱解釋推舉其為大總統之意不變,孫文僅為過渡,以取得諒解,避免進行中的南北議和生變。

2011-10-22 07:55:23 補充:
共進會雖然為脫離同盟會的革命團體,但他們對於同盟會的態度仍保持合作,唯已自行獨立運作,同時共進會成員對於同盟會系統的革命黨人(特別是川、湘、鄂籍的同盟會會員)仍保有私人關係的連結,因此在革命活動上,往往透過私人關係互通聲息。
黃興之受邀前往武漢,先是因其與文學會與共進會成員有傳統地緣關係,但在指揮陽夏戰爭失敗後,共進會成員與黃興在公私情誼上則日趨破裂,以後共進會員更大批成為進步黨在湖北地區的骨幹,也正基於此。
滬杭光復,雖陳其美力量不少,雖與共進會毫無瓜葛,反倒是與光復會力量相關,所以才會有陳其美與陶成章爭滬督,而浙督為光復會所得之事實。

2011-10-30 20:49:52 補充:
革命黨各派系間雖然有不少個人恩怨或組織上的不和,但在武昌起義與整個辛亥革命的發動過程中,仍舊保持合作與互動。如共進會與文學社在發動前曾因會員吸收引起不快,光復會與同盟會彼此互批,但由於反滿的目標相同,因此在發動的過程中仍透過各種私人網絡加以調和。
我從未說過黃興等人並非同盟會的叛離份子,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脫離過同盟會,但他們以湘鄂籍背景,向來與共進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有私人關係,因此在武昌起義前後,往往能得到來自共進會與文學社的消息。但這種關係並不表示他們就是共進會員或文學社成員,特別是當陽夏戰爭後,共進會更與黃興因政治權利的問題,而有矛盾後,兩者便分道揚鑣。

2011-10-30 20:59:50 補充:
宋教仁、陳其美等人在上海另組同盟會中部總會,雖不算是有別樹一幟之意,但其宣言中有「奉東京本會为主體,認南部分會為友邦」一語,且明言為防專制,因此將總理一位虛懸,以待來者。其實這多少與1908年以來的倒孫風潮有關,因孫文早在兩次倒孫風潮中被批過於專制,1911年時,孫文更早已放棄對同盟會東京本部的領導,而將心力專注於同盟會南部分會。從這來看,中部總會的革命路線顯然有別於以南部分會為中心的孫、黃。不過黃興向來與長江流域的革命黨人關係不差,所以仍能透過私人網絡彼此互通聲息。

2011-10-30 21:14:43 補充:
以各省響應,就說彼此早有預謀,那麼為何多數省份的主導力量都是立憲派?江蘇起義後還同時有十三個都督、四川則有兩個(一個為立憲派,一為革命黨)、江西也有兩位都督並立,且革命黨各派還有許多紛爭(光復會與同盟會之爭、共進會與文學社之爭、上海代表與武漢代表之爭),如果說全然是有預謀,為何力量如此分散而紊亂,且沒能掌握主導權?
事實上,革命黨各派一直維持彼此間的聯繫,但這種聯繫係以私人關係為核心,而很少是組織上的合作(只有武昌起義前,文學社與共進會有明確地合作)。會造成遍地開花的局面,主要還是革命黨各派長期在地方的經營,與革命黨人對立憲派的策反(當然這部分與清代立憲運動的失敗有關)。

2011-10-30 21:18:20 補充:
話說親民黨也是脫離自國民黨,過去不也曾經合作過?政治組織間為了同一目標彼此合作,並非什麼奇怪的事。光復會與同盟會關係惡劣,但辛亥革命在江浙地區,仍舊有所合作(雖然日後矛盾更深),陳其美(同盟會)被清軍所扣,不正是李燮和(光復會)率部所救?
2011-10-19 11:50 pm
二樓所引的那篇部落格文,
除了文章裡所舉的人事時地名詞是真,
此外,基本上其所拼湊的是出於作者的偏見所編成的想當然爾的故事.
這種文章和現在的選舉黑函差不多,
不值識者一笑。
2011-10-18 11:45 am
http://sophist4ever.pixnet.net/blog/post/20118608

辛亥年間的武昌起事主事的是兩湖地區的新軍,這些新軍多數加入兩個在中國的革命組織,這就是文學社與共進會。

那同盟會的三大組織怎麼沒有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登場參與革命呢?

那時因為同盟會當時忙於內鬥。國學大師章炳麟寫的 「孫文罪狀」一文正在南洋等地流傳,同盟會已經名存實亡

當時武漢起事的革命元勛們一直努力拉攏袁世凱,,並且在武漢租界內與袁的特使秘談時,就給袁世凱「臨時大總統」的職位,這在當時獲得多數革命黨人的同意。

當時孫中山在上海的臨時政府受到極大的壓力,許多省份的領導者通電孫中山,請求孫中山以大局為重。加上立憲派素與孫中山的革命黨,本來就道不同不相為謀。許多人更是惡言相向辛亥革命後,關於中華民國體制的決定,不但孫文,連革命同盟會的志士也都沒有置喙的餘地。決定中華民國體制的是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山東省取消獨立後的16省代表)臨時政府才剛成立,尚未建立公信力,雷聲大雨點小,僅募到了五百萬元而已。這是孫文不得不私下以漢冶萍公司為擔保,向日本借款的歷史背景。

當這內幕一被揭發,有如搗中蜂窩一般,他的政敵章炳麟、張謇、黎元洪等各派群起圍攻,孫文頓時成為賣國賊,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打著「同盟會中部總會」旗號的華興會,支持武昌革命黨人而不支持孫中山,更是壓垮孫中山臨時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孫文在眾叛親離、走投無路之下,倉皇辭去臨時大總統一職。出席參議院會議的十七省代表乃一致再選出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孫看袁已當上了臨時大總統,心裡雖頗不是滋味,仍言不由衷地吹捧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一華盛頓」。
不但如此,甚至還欣然接受了袁所賞賜給他的全國鐵路督辦一職。

南京臨時政府也有不得不轉讓給袁世凱的無奈,即南京政府的勢力範圍僅有南方十六省,缺乏財源和軍事力量,實際支配的領域又極不穩定,隨時有全盤崩潰的危機。雖然袁世凱稱帝不成,但從史實看來,建立民國、奠定國基的,是袁世凱;統一南北、實現民國的,還是袁世凱。因此中華民國的國父應該是袁世凱,孫文頂多是「國民黨黨父」或「支那革命之父」罷了。

就在國民黨準備全面叛棄共和,毀壞憲法之前,各界通電不斷,希望國民黨莫以一黨之私,再起戰禍。上海總商會通電全國,要求和平,如國民黨先起兵,就是與人民為敵

但是此時孫中山已經失去權力與民間聲望,而想以國會控制共和,又選不贏梁啟超的「進步黨」,最後孫中山什麼都聽不進去了,決心全面武裝叛亂。

各界紛紛發電指責國民黨為人民公敵,孫中山自言的「二次革命」草草結束,慘敗收場,孫中山出逃,東渡日本。

孫中山亦發瘋狂,新組成的「中華革命黨」黨旨,竟然是效忠孫中山一人,並主張再革命取得政權後,只有「中華革命黨」的能被選為公職,有被選舉權。1917年7月6日,孫文從上海到廣州,招來部份舊國會的議員,結合反北京政府的海軍總長程壁光,又結合了西南軍的唐繼堯和陸榮廷等人
中國從此又再度出現了北方北京政府和南方廣州政府的南北對立。

孫文自己組了政府以後,派張繼、戴天仇等人去日本向寺內正毅首相、本野一郎外相以及犬養毅、頭山滿等人遊說

然而日本仍支持段政府。另一方面,歐美列強也都認為中國的亂源是孫文,視孫文幫眾為叛亂團體,不予支援。各地軍閥皆認為孫派想以北伐之名行奪權之實,廣東軍政府內部因而發生了孫派國民黨議員和岑春煊派政學系議員的衝突,導致廣東軍政府改組,廢除大元帥,改為七總裁的合議制,並推岑春煊為主席總裁,孫文再度成為邊緣人物。
還支持孫文的地方勢力僅剩下聯省自治派的陳炯明而已,陳統率的二萬兵力蟠據在福建漳州。陳受孫文之邀,驅逐了陸榮廷、岑春煊等桂系勢力,占領廣東。孫文受陳炯明之邀,再度回到廣州,建立了第二次廣東軍政府

陳炯明對於孫中山的政治主張本非十分贊同,加上孫中山急欲獨攬軍權,更讓陳炯明極為不滿粵軍將領在6月15日深夜於鄭仙祠,緊急召開作戰會議,最後決定先發制人
這就是後來所謂的「陳炯明炮轟觀音山」。孫中山第三次在南方組成政府時,那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第一次的軍政府號稱轄有西南六省,第二次孫中山自己幹非常大總統時(註三),地盤只剩下廣東一省。
第三次組成的政府,掌握的更只有不到二分之一的廣東,而且另一半還在宿敵陳炯明手裡。

走投無路的孫中山才會選擇與共產國際合作,還因此被孫傳芳這個軍閥罵為「赤孽」。

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後,吳佩孚因為馮玉祥的倒戈而兵敗如山倒,張作霖、馮玉祥、段祺瑞(註四)、孫中山的聯盟終於要騎馬入京城了,孫中山以「受邀北上共商國是」的身份到北京加上有兵才有權,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真正出兵打仗的是張作霖與馮玉祥,兩個人在北京城中喬如何分權分錢,孫中山病痛纏身,又沒有兵力為依靠,張作霖與馮玉祥本就不太理他,重要的會議孫中山也都因病無法出席,因此難有影響力。最後孫中山就逝世於北京


收錄日期: 2021-04-11 18:50: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014000016KK013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