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強或是弱(15點)

2011-10-08 10:38 pm
宋朝強或是弱,要原因,事件,plz

回答 (3)

2011-10-18 5:49 am

由於趙匡胤鑒於五代十國時期換皇帝如同換衣服一樣的風氣,採用種種箝制軍人的手段,例如文人統軍,將領輪替等制.使得邊防軍的戰鬥力確實不如唐末時邊鎮軍的戰鬥力,然而卻也有效使得唐末邊鎮脫離中央的現象消失.另外,就中央的考量,邊患不致亡國,內患才是應防之處,所以防範將領擁兵自重成了宋朝統治者努力的課題,這點宋朝也做得很好,像是岳飛這樣的將領,又大軍在外又不隸屬中央(岳飛軍隊多為招募軍),萬一掉頭像朝廷才是最可怕的事,所以處死岳飛也不是不能理解.



宋朝還之前的朝代完全不同,他們面對的對手不再是過去單純遊牧民族的國家.不管是遼,金或是西夏,都是半漢化具有相當政府組織的國家.以往遊牧民族入侵頂多止於邊疆就止,然而這些新興國家卻有這個動員力量可以長驅直入.歷史上算是中國第一次還這樣的文明國家交手,要數後面朝代也只有明朝末年和清朝中後期才遇上過同樣的困境.



確實宋朝幾乎都是敗戰連連.不過分析戰敗的原因都是先取勝後長驅直入,在敵國被殲滅.這表示,宋朝還是有能力抵擋外敵的入侵,只是無力殲滅對手而已.當然,宋朝軍隊邊防軍以臨時募兵為主,常備軍數量高達100萬以上,素質怎麼可能好.數量多只能抵擋攻擊,然而真要這些烏合之眾真的發動攻擊,當然落得慘敗下場.



宋朝滅亡當然不是單純因為軍事問題,雖然後來亡於金,也不表示是金太強.一個國家的軍事是內政的延伸,軍事往往是最後爆出問題但一爆出來就有很大危險.當時,金兵南下兵臨黃河口,本以為會碰到激烈抵抗,卻發現空無一人.原來士兵因為沒餉早就跑光.就是最後的結果.



宋朝末年時,賦稅不均,河運不通使得農民流離失所.這些問題在末年的宋江,方臘起兵就已經突顯出來.這些從根基發展出來的經濟問題才是破壞宋朝的核心.面對這些問題時,宋朝慣用的中央集權手段發揮不了作用,只能放任內政問題日益惡化



然而,要說宋朝積弱不振也太過,宋朝維持了近三百年的統治.從清明上河圖看,汴京是當時世界最繁華的都市也不為過.另外,若真的積弱不振,遼為什麼會願意和宋訂立壇淵之盟.很明顯地遼也沒有本事消滅掉宋這個大國家.所以,歷史課本上說積弱不振的宋朝是不是也要改一下呢
2011-10-09 7:23 am
宋朝,中國乃至整個人類文明史上最為偉大的王朝之一。在他所處的320年時間裏,宋人創造了前無古人的偉大文明,帶領著當時地球上最大的國家完成了從中古世紀向現代社會形態的轉型。他的偉大不僅在於本國的文治武功,更重要的是他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啟發了全人類走向了新的重要文明階段,他的偉大千百年來受到全世界所有人的熱情謳歌。 然而遺憾的是,時至今日,中國人卻給本國的一個朝代扣上了一頂“積弱積貧”的帽子。雖然“積貧”一說過於荒謬,幾乎不值一駁,但“積弱”卻讓不少人信以為真。一提起宋朝,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靖康之恥、厓山之劫。一說到澶淵之盟,也等同於晚清那些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大肆鞭撻,雖然這些人並不知道澶淵之盟的具體內容。更有人將宋朝建立文官政府的偉大功績醜化成了皇帝極端專制的行為,並以此作為宋朝“文弱”的證據。他們只為樹造一個“弱宋”的形象,無視宋朝320年的超長國祚,無視宋軍在對遼、夏、金、元等強大帝國時取得的輝煌戰績,將宋軍將士浴血奮戰的功績一筆抹殺。我從小生長于這樣的輿論環境,自小也深信不疑。但是,現在,我必須拿起筆,對這種荒謬絕倫的論調憤怒地說:不!!! 如果我們遮罩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從頭來審視這320年及其前因後果,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更加客觀的評價。 宋人由於痛感五代十國之血腥,深知武將掌握軍權是人類戰爭的一個重要源頭,於是逐步制定了文官掌握軍權的制度。這項偉大的發明也成為文明國度的一致選擇,任何一個文明國家都會實施軍隊國家化,文官掌軍權,但凡反對這項制度的人無不是妄圖以戰爭來成就個人功業的狂人。遺憾的是,現代很多善良的百姓也被這些人所蠱惑,跟著鼓吹武人掌軍的好處。不可否認,宋朝在文治上的成就要更高於武功,於是有些人就利用極端辯證、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以一句“崇文抑武”來誤導善良的百姓相信這個文治發達的宋朝武功就很弱,進一步推論出是宋朝的風格軟弱所致。 真的是這樣嗎? 毫無疑問,宋朝是儒家文明的巔峰時期,儒家作為一種文化,不是一種武功,他反對殺伐。但他文明卻不文弱,恰恰相反,長期受到儒家溫良恭儉讓教化的人民在平時最溫和,並不熱衷於侵略別國,但是當他們面對野蠻的入侵,那種從內心深處迸發出的力量,卻是人類自古以來最偉大的力量。試想,人類歷史上多得是滅國時國君向敵人乞降的例子,可曾有過滅國之後,皇帝率領整個統治集團十余萬人同時蹈海自盡、寧死不屈的例子嗎?有,那就是南宋最後的厓山之戰,這難道不是儒教文明所浸潤出的剛強? 地球上的中國,並沒有生在一個完美的地理位置,蒙古草原南沿長城一線一次又一次上演過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衝突,中華雖有漢唐之強盛,中原王朝反覆擊敗匈奴、鮮卑、突厥等眾多強大的遊牧部族,但也難免南北朝、五代十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歷史活劇。而至中唐,情況又發生了變化,一個強大的契丹帝國崛起了。這不是一個遊牧部落,這是一個完善的帝國:他的首領不是大單于或者可汗,而是皇帝;他的政府不是部落首領聯席會議,而是和中原王朝一模一樣的府臺三省六部;他的人民不是按部落劃分,而是按照州府郡縣的設置管理;他們不僅僅只會放牧和搶劫,他們也懂得各行業的生產和國際貿易;他創造的燦爛文明影響了整個東北亞和東歐,甚至一度被斯拉伕語系民族誤認為是正統的中華帝國。這樣一個堪稱偉大的帝國運行到數十年極盛之時,中原的宋王朝才誕生。 而不僅僅是契丹,還有西夏、金、蒙古,和契丹一樣的強大帝國接踵而至。他們絕對不能和前代的匈奴、突厥等同視之。即使如此,宋王朝在面對他們時的表現也絕不軟弱,而正是由於對手的強大,這320年的壯烈戰史才顯得更加震撼。320年中,宋軍與遼、夏、金、元的正規軍展開了一次次戰場競技,各方都體現出極高的指揮才能和戰術素養,早已不是漢唐時代靠主將的主觀判斷和士兵的士氣作戰的原始時代。這其中尤以契丹第一名將耶律休哥與宋軍名將李繼隆之間的激情碰撞最為精彩,這一系列戰役堪稱是冷兵器時代戰爭藝術的巔峰之作。遺憾的是現代人以一句“弱宋”就把這些披滿先人肝膽的英雄讚歌通通一筆抹殺,我們真的能這樣做嗎?

2011-10-08 23:24:14 補充: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club.china.com/data/thread/4411668/2722/35/61/7_1.html
2011-10-09 4:54 am
北宋的「強榦弱枝」、「重文輕武」政策,使到強的是短暫的經濟及文學,不過弱的是軍事及外交,整體而言都是向弱方面走,引致後來的靖康之禍及北宋的覆亡 。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2/52b/52b01/52b0101.htm
宋初的強榦弱枝
所謂「強榦弱枝」,榦係幹的本字,指樹木的主幹,枝指樹木的末枝。中國古代常用「幹枝」來譬喻事物,如天干地支之「干支」即由幹枝而來。宋初之強榦弱枝,則以榦指中央尤其是皇帝,以枝形容地方,意即加強中央實權、削弱地方勢力。
在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過程中,宋太祖經常冥思苦想如何防止藩鎮長期割據局面的再現,如何使宋朝能長治久安,而不致成為五代以後的第六個短命朝代,於是在北宋建國之初便大力實施「強榦弱枝」政策。其目的及情況可大致表述如下: (一) 消除藩鎮割據:為扭轉地方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之勢,太祖大力加強中央的權勢,削弱地方的力量。如在州以上置路,各路均設「帥、漕、憲、倉」四官分掌地方之軍民、財政、刑法、糧食,直接向中央負責。
(二) 防止兵變重演:五代十國時,武人專政篡弒、兵將譁變擁立之事迭生,後周太祖郭威如此,宋太祖本人亦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得國。為防止此類事件重演,遂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提倡文人典軍,嚴禁武人干政。他又借杯酒言歡之機,曉喻諸將告老辭職,史稱「杯酒釋兵權」。
(三) 增加中央收入:唐朝中葉以後,地方擅行收稅自肥,造成中央國庫空虛。為改變這種反常狀態,太祖便將財權統制於中央,在全國十五路設轉運使,直接向中央負責。
(四) 維持王朝久安:太祖的「強榦」不僅在加強中央政權,尤其在加強皇權,其總目的是使趙氏天下長治久安、宋朝國祚連綿不絕。為此,他大力削弱宰相(中書令)實權,在其下添設副宰相(參知政事),以分其權。另又以樞密使分取中書令的軍政權,以三司使分取中書令的財政權。
趙匡胤的「強榦弱枝」、「重文輕武」政策,雖然成功地削弱了地方權力,使宋朝國祚延長,但卻造成兩宋的積貧積弱,使財政拮据、地方凋敝、外患深重。終兩宋之世,這種局面一直沒有大改變。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2/52g/52g01/52g0101.htm
北宋工商業發達及東京的繁華
北宋雖然外患深重、積貧積弱,但畢竟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全國歸於一統,社會逐漸安定,所以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宋初幾十年間,全國耕地擴大了將近一倍。當時鐵的年產量遠超唐代,造船、造紙、印刷業技術更為先進,產品頗為精美。北宋時,都市商業十分興旺繁榮,十萬戶以上的城市達四十多個,而宋都開封更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
開封在北宋時又稱東京(東都或汴京)。據記載,東京的手工業、商業多達一百六十行,沿街店舖林立;鬧市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通宵不絕。在京都市場上,各地貨物琳瑯滿目,甚至日本、朝鮮、阿拉伯等國的商品亦有買賣。而北宋為了應付貿易及商業發展的需要,還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其社會經濟的發達,由此亦可見一斑。
宋人孟元老曾撰《東京夢華錄》,詳盡描寫宋東京的繁華,當時開封城中有鬧市、有酒樓、有茶館、有妓院,城中夜市至三更方盡,五更時分又再燃燈開張,夜以繼日,人煙不斷,可謂「不夜城」。此外,畫家張擇端還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上河是宋時民間對清明祭祖墳之謂,意同「上塚」。該畫描繪出清明時節東京東角子門內外及汴河兩岸的繁榮熱鬧景象,但見橋上車水馬龍,商販雲集,行人絡繹不絕,在在表現出當時中國第一都會的繁榮興盛。

圖片參考:http://www.china10k.com/images/5/52/52g//zoom/52g0101.gif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汴河風光,把宋都東京的無邊春色表露無遺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2/52h/52h01/52h0101.htm
北宋的史學與文學
北宋雖然積貧積弱,但在史學和文學方面,卻有極高的成就。
史學方面,北宋歐陽修等編纂《新唐書》,對唐史的保存,有很大的貢獻。而司馬光主編的鉅著《資治通鑒》,更是編年史的典範。
《資治通鑒》自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始修,至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成書,前後歷時十九年。在《進資治通鑒表》中,司馬光曾說「臣之精力,盡於此書」。該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將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中王朝的興衰、政治的得失記載下來,為後代帝王統治提供了重要借鑒,它對史學和文學的影響力至今不衰。
除史學之外,北宋的文學發展,也在中國文壇上起著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宋詞」,更是唐詩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另一座豐碑。北宋的詞人輩出,如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周邦彥等等。柳永、周邦彥的詞以綺豔著稱,而豪放派的蘇軾則最為後世所熟識。


2011-10-08 20:54:18 補充: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出生於書香世家,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文學家,世稱「三蘇」。其代表作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已成千古絕唱。對於蘇軾的豪放及柳永的綺柔,時人俞文豹《吹劍錄》曾有絕評:「(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按紅牙拍,歌楊柳岸、曉風殘月;(蘇)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2011-10-08 20:54:25 補充:
北宋在散文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其中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並稱「唐宋古文八大家」。在北宋文學家的努力下,使自唐代韓愈以來的古文運動取得進一步的成功,當中有許多作品傳頌至今。


在散文、詩、詞等文學形式發展的同時,話本和戲曲這類民間說唱文學也蓬勃發展,並為元代戲曲和明代小說的興盛,打下了雄厚的基礎。由此可見,北宋的文學成就,具有承前啟後的劃時代意義。


收錄日期: 2021-04-16 13:29: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1008000051KK0047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