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身並沒有關於馬可.波羅的記載,而西方則是靠《馬可.波羅行紀》(又稱《東方見聞錄》)作為依據,不過該書並非由其本人親自筆錄的。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6/56f/56f01/56f0101.htm
馬可.波羅(Marco Polo)出生於意大利水都威尼斯的一個商人家庭。當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其父、叔就已到過中國,在上都拜見忽必烈汗。後來他們回鄉描述旅途經歷,使馬可.波羅稚嫩的心裏,時常浮起漫遊神秘東方的遐想。公元1271年,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決定再次東遊,並攜帶年方十七的馬可同行,使他終於踏上了嚮往已久的絲綢之路。公元1275年,他們一行歷經千辛萬苦,抵達了上都,拜見元世祖,並受到熱情的款待。馬可.波羅很快地學會了蒙古人的騎射、風習和當地語言,深得忽必烈的賞識,並在元朝為官十七年,以使者的身分遊歷中國各地。
公元1291年一月,馬可及其父、叔因思鄉情切,便藉護送元朝公主遠嫁伊兒汗國之機,由刺桐港(今福建泉州)啟程西航。他們在1295年返回威尼斯,結束了長達二十多年的異鄉生涯。不久,威尼斯與熱那亞發生戰爭,馬可.波羅被俘。在熱那亞獄中,他講述了自己的東方見聞,由同囚的小說家魯思蒂謙諾筆錄成書。由是,一部震驚西方世界的「東方夜譚」──《馬可.波羅行紀》(又稱《東方見聞錄》)面世了。該書詳述作者由陸路前往中國並順海路返回威尼斯的旅程,以及沿途各地的歷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著重描繪了元代中國的風土人情,盛道東方之富庶和文物之昌明。從此,大大激發了西方人士的探奇之心,促成後來哥倫布等人的地理大發現。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6/56e/56e01/56e0101.htm
刺桐古城
元朝建立後,首先在泉州設立市舶司。從元代外國人之中國遊記來看,泉州港的地位昭然若揭,《馬可波羅行紀》將泉州稱為Zaitun(一般譯為刺桐),謂「離開福州後,渡河向東南行,……在第五天傍晚抵達宏大繁華的刺桐城(Zaitun),所有印度船舶運載的香料及其他貴重貨物咸集此港。……余敢斷言,如有一艘船運胡椒到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以供應基督教諸國,則同時必有百艘船運來刺桐港。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港口之一,這裏貨物堆積如山,幾乎難以想像」。《伊本.巴圖塔遊記》云「我們渡海到達的第一座城市是刺桐城,……該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目睹港內有大舶百艘,小船多得不可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