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myblog.yahoo.com/jw!LmRruzaTHhkWCXkbh5V8Cgs-/article?mid=9084
中醫養生金句 — 睡眠篇之睡眠窒息症 -13
33. 春眠不覺曉,夜來鼾聲擾 (二) ( 21/09/2010 )
上次談到睡眠窒息症 (SAS)的現代醫學認識,今次從中醫學的角度去了解SAS。中醫學並
無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或睡眠窒息症的病名,但從其臨床症狀的特點,可歸屬於嗜卧、風
温、喉痹、多寐等範疇,後世多稱為“鼾病”、“鼾眠證”等。《黃帝內經》最早提出“嗜
卧”一詞,東漢的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出:“風温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
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隋朝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提出:“鼾
眠者,眠裏咽喉間有聲也。”;明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論及“聲如鼾睡,痰如拽鋸”
是因喉痹所致;清代吳謙在《醫宗金鑒》中提到:“喉閉聲鼾者,肺氣將絶。”這些都是
歷代醫家對睡眠打鼾的論述。
中醫學認為SAS 的病因病機是由於過食肥甘厚味,令脾胃受損,脾虛則生濕,濕聚成痰,
痰阻血絡以致血流不暢而生瘀血,痰瘀互結於氣道,影響氣流進出,睡眠時痰氣搏擊氣道,
發出鼾聲,甚至呼吸暫停。臨床上中醫診治SAS 主要是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大致可分為
痰濕內阻、痰瘀互結、肺脾氣虛、脾腎兩虛等證型,通過健脾益氣、去濕化痰、活血化瘀
等治則,使用方藥或配合針灸,對證治療。
睡眠窒息症最常見的一個症狀是睡眠打鼾。究竟鼾聲是如何產生的呢?正常人的上呼吸道
包括鼻腔、咽喉部在呼吸空氣時能維持一定的寛度,就算在睡眠時仍能保持呼吸氣流的通
暢,如果出現上呼吸道的病變如解剖異常,畸形和狹窄及咽喉後部的肌肉及組織鬆弛,吸
氣時空氣受阻,形成渦流,衝擊軟腭及鄰近的組織令其發生振動,形成鼾聲。
中國有一句說話:“豪傑鼾聲如雷”,究竟是真是假?我從《三國演義》中看到一個豪傑
的故事,卻被自己如雷的鼾聲害死。話說《三國演議》第81 回寫道:“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內容描寫張飛於義兄關雲長在東吳被孫權斬殺後,悲痛萬分,急於報
仇,並懇求劉備出兵伐吳,劉備亦立下決心,派兵伐吳,但他深知張飛好酒,而且酒醉易
怒,時時鞭撻下屬,因而告誡張飛務必戒酒。可惜張飛把劉備的說話當作耳邊風,他回到
營中後,立刻限令軍隊於三天之內製備白旗白甲,讓三軍掛孝,出發伐吳。軍中兩名末將
范彊、張達明知辦不到,於是請求張飛寛限,豈知激怒張飛,下令把二人縛在樹上,各鞭
五十下,二人被打得遍體鱗傷。二人被打後,心存不忿,便計劃暗殺張飛,並決定待張飛
飲醉後動手。豈知張飛不聽劉備勸告,再與部將狂飲至醉,於帳中睡覺,范彊、張達二人
得悉後,於初更時分,帶備短刀,潛入張飛帳中,準備下手。由於張飛睡覺時雙眼是張開
的,二人見張飛雙目怒睜,不知他是否已入睡,一時不敢下手,可是聽到張飛鼾聲如雷,
判斷他已睡着了,立刻走近,手起刀落,直插張飛腹部,張飛大叫而亡,二人割了張飛首
級,連夜投奔東吳。
補氣去濕化瘀紓鼾湯 (1人量)
黨參30克、薏苡仁30克、荷葉10克,田七5克(體質偏熱者可用丹參15 代替)、陳皮一角、
羅漢果四分一個、瘦肉300克。以清水4 – 5 碗煎至1 碗,調味即可飲用,可長期服用。有
健脾補氣,去濕化瘀的功效,可紓緩氣道的痰濕瘀阻,對減輕鼾聲有幫助。
紓緩鼻鼾穴位
1. 足三里
在雙腿前面膝眼下3 寸,脛骨外側約1 寸處,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用力按壓直至有酸
麻感覺,每次2 – 3 分鐘,不拘時按,可長期按壓。有調節全身功能的作用,可改善體
質、精神和脾胃。
2. 豐隆
在外踝高點上8 寸,或是外膝眼對下8 寸,脛骨外2 寸,是健脾化痰的主要穴位。
3. 四神聰
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 寸。是治頭痛、眩暈、健忘、失眠的主要穴位。
三者合用有調理脾胃、化痰開竅、順氣安神的作用。
崔紹漢博士 (中大臨床生化博士, 浸會大學中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