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RS/1054704.htm
為啥劉備不是《三國演義》的第一主角
中國的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公認是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它們對於後世史書的編撰和文學藝術創作都産生了深遠影響。而在<<三國志>>和裴松之注基礎上撰寫的長篇小説<<三國演義>>又與<<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並稱為中國古代小説的四大名著就是四部偉大的經典之作。成書于14世紀的<<三國演義>>(羅貫中約1310—1385)不僅在時間上早于其他三部,也是世界一流小説中成書最早的經典性作品。前面已有一些專家專門談了<<三國演義>>成書過程,我不再重復。概括起來説,成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西元3世紀陳壽(233—297)的史書<<三國志>>,到以<<三國志平話>>為代表的大量民間故事、平話、戲曲,最終到14世紀成為長篇小説<<三國演義>>,前後經歷了幾乎一千一百年。雖然清康熙年間人毛宗崗又作了一些修改,進一步提高了藝術水準,不過在14世紀羅貫中時已經定型。
用什麼歷史觀面對史實就有什麼樣的主題
20世紀50——70年代,特別是文革當中,曾經流行一種創作理論叫做“主題先行”。就是先確定一個主題思想,然後再去找材料來表現這個思想。這種做法是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因為只有藝術家在生活中受到強烈的感動,心情激動,産生藝術衝動,然後對生活進行藝術提煉,才能創作出優秀動人的作品來。那種按照政策需要確定的“主題先行”創作出來的作品當然只能是政治口號式的東西,連藝術家自己都不激動的東西,怎麼能夠激動別人?當然是沒有藝術生命力的,所以粉碎四人幫後被大家拋棄了。但是,對於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來説,面對大量現成的史料,藝術家用什麼觀念來處理就成為一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作家對事件和主要人物不同的基本態度可以將同樣一個事件處理得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説,這些史料究竟在什麼地方使你感動、激動和産生創作衝動,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
清代著名史學家章學誠(1738——1801)説<<三國演義>>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丙辰札記>>),這是很正確的。<<三國演義>>是歷史感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是它水準遠遠高出其他演義小説的根本原因,也是和當今一些“戲説”甚至胡説歷史的作品的最大區別。不過,“七分實事,三分虛構”只解決了在基本忠於歷史的基礎上創作態度的問題,還要解決如何對待“實事”和如何進行“虛構”。因為同樣一件實事,具有不同思想傾向和審美趣味的作家會有大不相同的看法與藝術處理:突出什麼,如何取捨,哪些實寫,哪些虛寫,往往很不一樣。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作者對主要對立面領袖人物曹操和劉備的褒貶怎麼辦。
歷史上關於三國的書籍中尊劉以蜀漢為正統和尊曹以曹魏為正統都出現過。西晉陳壽的<<三國志>>尊曹(魏)為正統這很正常,因為司馬氏政權名義上是魏元帝“自願禪位”給司馬炎的,曹魏如果不是正統,那司馬氏政權就不合法,陳壽當然不敢這麼寫。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就尊劉以蜀漢為正統,因為北方有強敵魏,就是被稱為“北魏”的那個魏,是鮮卑人拓跋氏建立的,當然不能讓它成為正統。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又和陳壽一樣尊曹以魏為正統,因為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也和司馬氏一樣是通過後週末代皇帝“自願禪位”得到的皇位,所以司馬光必須以曹魏為正統。南宋朱熹作<<通鑒綱目>>又反了過來,尊劉以蜀漢為正統,因為當時北方被遼、金所統治。由此可見這種尊劉還是尊曹的變化和這些作者所處的時代有密切關係,時代因素決定了需要以誰為正統。主題從尊曹抑劉到尊劉貶曹,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人民族文化心理的變化。羅貫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當時在以漢族為主的廣大人民心目中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不能算作是正統,所以小説<<三國演義>>在思想傾向上最突出的是“尊劉貶曹”、“擁劉反曹”,明顯地以蜀漢為正統。這樣一來就引起了小説從結構重心、情節主線、主要人物塑造等一系列問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