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劉備

2011-09-16 11:58 pm
這兩個人

為何劉備比起曹操

曹操總是被罵的一文不值

在我看來 劉備是用心機在待人
為了趙雲把自己的兒子摔在地上

不過是用心機來感動趙雲
如果他看上的人都不是有才之人
他又何必如此的想辦法把人心留在他身上

就連死前對諸葛孔明說 假若阿斗無法好好當王
就由你來當 在背後卻派殺手 並下令 假若諸葛亮上位就把孔明給殺了

諸葛孔明就是與劉備有不相上下的智商
早猜到劉備有留這一手

所以我認為劉備是用心機在打天下
因此才有如此多的強將在他手上


而曹操不多說 我只知道他很強
當初三國在打時 他不僅要跟三國對抗
還得壓制從上往下的匈奴軍
可知他有多麼聰明才智與能力


疑問來了
我想確認我說的有無對錯

曹操是怎樣的人
劉備呢? 像我說的如此心機的人嗎?

我只要確實的史記
我不要流傳下來毫無證明的知識

回答 (6)

2011-09-18 4:57 am
✔ 最佳答案
其實,不管是劉備或是曹操,二人在用人上,皆有讓人佩服之處的說。劉備為一梟雄,他的天下,是靠著荊益二州的人才打下來的。你不得不佩服他,有能力起用這麼多的人才,助他打下一片天下的說。反觀原本擁有這些人才的劉表和劉璋,就草包到不行的說。有人才也不懂得運用,他們的失敗,根本是活該的說。而曹操就更不用說了。用人唯才是舉,管你的品行或是之前有啥仇怨,皆大肚包容的說。看看張繡一例,就讓人不禁佩服的說。魏國的人才,是三國中最壯碩的,曹操之所以能打下大半個天下,除了其本人能力傑出之外,也是因為他能夠起用大量的人才的說。看看白狼山一役後,曹操優先賞賜反對遠征者,你不得不佩服他,難怪他的部下,會願意為他效勞的說。曹操的英雄氣度,在三國中,算得上是第一人的說了啊!

至於以前所謂的『尊劉貶曹』,純粹是政治掛帥下的產物的說。隨著封建時代的結束,解除了包裝和包袱,才有了現在更開明的歷史觀的說。至於那種講心機、厚黑的歷史論調,就別太迷思和迷戀的說了啊!不然再多的史實給你,你也無法看到更多的東西的說了啊!
2011-09-19 7:07 am
如果你是要正確的史記那麼可以肯定的事沒有長坂坡趙雲單騎救阿斗的這段故事.那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編的.舉例來說都說呂布只有蠻力沒有智商.你認為一頭大笨牛董卓會讓他打頭陣嗎?
曹操再怎麼大權在握請別忘了他始終沒有改朝換代.
相對的劉備他大可以派人尋找獻帝的後代繼承帝位而非自承大統.
所以沒有誰心機重的問題.
再者歷代的史書都是由後面的朝代撰寫的,所以你看每個朝代最後幾任帝王幾乎都是不及格的,才能凸顯出他們的正統性.....
所以歷史這種東西就算你活在當下都不能了解了更何況活在現代的我們?
2011-09-19 4:03 am
潮流潮流...誰當家就有不同的政治見解

唐王朝時期,曹操是正統的論述是主流,因為中國是統一的,且唐承隋...曹操依舊是正面評價

到了南宋時期,中原已不是漢族政權所統治,南宋政府偏安南方,處境類蜀漢得強調自身正統...劉備的漢就成了正統主流...曹操當然就被極端負面化
2011-09-17 6:14 am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RS/1054704.htm
為啥劉備不是《三國演義》的第一主角
中國的二十四史中成就最高的公認是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它們對於後世史書的編撰和文學藝術創作都産生了深遠影響。而在<<三國志>>和裴松之注基礎上撰寫的長篇小説<<三國演義>>又與<<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並稱為中國古代小説的四大名著就是四部偉大的經典之作。成書于14世紀的<<三國演義>>(羅貫中約1310—1385)不僅在時間上早于其他三部,也是世界一流小説中成書最早的經典性作品。前面已有一些專家專門談了<<三國演義>>成書過程,我不再重復。概括起來説,成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西元3世紀陳壽(233—297)的史書<<三國志>>,到以<<三國志平話>>為代表的大量民間故事、平話、戲曲,最終到14世紀成為長篇小説<<三國演義>>,前後經歷了幾乎一千一百年。雖然清康熙年間人毛宗崗又作了一些修改,進一步提高了藝術水準,不過在14世紀羅貫中時已經定型。
用什麼歷史觀面對史實就有什麼樣的主題
20世紀50——70年代,特別是文革當中,曾經流行一種創作理論叫做“主題先行”。就是先確定一個主題思想,然後再去找材料來表現這個思想。這種做法是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因為只有藝術家在生活中受到強烈的感動,心情激動,産生藝術衝動,然後對生活進行藝術提煉,才能創作出優秀動人的作品來。那種按照政策需要確定的“主題先行”創作出來的作品當然只能是政治口號式的東西,連藝術家自己都不激動的東西,怎麼能夠激動別人?當然是沒有藝術生命力的,所以粉碎四人幫後被大家拋棄了。但是,對於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來説,面對大量現成的史料,藝術家用什麼觀念來處理就成為一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作家對事件和主要人物不同的基本態度可以將同樣一個事件處理得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説,這些史料究竟在什麼地方使你感動、激動和産生創作衝動,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
清代著名史學家章學誠(1738——1801)説<<三國演義>>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丙辰札記>>),這是很正確的。<<三國演義>>是歷史感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是它水準遠遠高出其他演義小説的根本原因,也是和當今一些“戲説”甚至胡説歷史的作品的最大區別。不過,“七分實事,三分虛構”只解決了在基本忠於歷史的基礎上創作態度的問題,還要解決如何對待“實事”和如何進行“虛構”。因為同樣一件實事,具有不同思想傾向和審美趣味的作家會有大不相同的看法與藝術處理:突出什麼,如何取捨,哪些實寫,哪些虛寫,往往很不一樣。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作者對主要對立面領袖人物曹操和劉備的褒貶怎麼辦。
歷史上關於三國的書籍中尊劉以蜀漢為正統和尊曹以曹魏為正統都出現過。西晉陳壽的<<三國志>>尊曹(魏)為正統這很正常,因為司馬氏政權名義上是魏元帝“自願禪位”給司馬炎的,曹魏如果不是正統,那司馬氏政權就不合法,陳壽當然不敢這麼寫。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就尊劉以蜀漢為正統,因為北方有強敵魏,就是被稱為“北魏”的那個魏,是鮮卑人拓跋氏建立的,當然不能讓它成為正統。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又和陳壽一樣尊曹以魏為正統,因為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也和司馬氏一樣是通過後週末代皇帝“自願禪位”得到的皇位,所以司馬光必須以曹魏為正統。南宋朱熹作<<通鑒綱目>>又反了過來,尊劉以蜀漢為正統,因為當時北方被遼、金所統治。由此可見這種尊劉還是尊曹的變化和這些作者所處的時代有密切關係,時代因素決定了需要以誰為正統。主題從尊曹抑劉到尊劉貶曹,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人民族文化心理的變化。羅貫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當時在以漢族為主的廣大人民心目中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不能算作是正統,所以小説<<三國演義>>在思想傾向上最突出的是“尊劉貶曹”、“擁劉反曹”,明顯地以蜀漢為正統。這樣一來就引起了小説從結構重心、情節主線、主要人物塑造等一系列問題的變化。
2011-09-17 2:54 am
這個問題應該放大一點
即是─蜀漢為何有這麼大的評價
因為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復興漢室】
所以沒有太多狗屁倒灶之事
儘管大家對於北伐爭議頗多
但相較之下
總比那些手足相殘、君臣相害的事好多了
連世說新語在寫到蜀漢之事都不免要誇讚諸葛亮一下
可見大家對於蜀漢的敬仰
不是受三國演義影響
而是其中心價值太明確、太感人了
劉備取國號仍要留漢字、自稱章武年號、希望效法漢光武帝
諸葛亮死在北伐的軍營中
連姜維都是為了復興國號而死
誰不能留下深刻的印像
給予評價呢
難不成要大家去討論東吳政變之驚、司馬家弒君之舉
2011-09-17 2:49 am
曹操與劉備兩人自古到今都是水火不容,過去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大多數的人捧劉備,貶曹操;現在則是因為對《三國演義》的反思,重新肯定曹操,但是卻處處貶抑劉備。持平而論,曹操與劉備,一個被稱為奸雄,一個被稱為梟雄,在本質上是不相上下,其實不必為了肯定誰,而否定另一人。 世人都說劉備心機重,曹操心機難道不重嗎?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其著作《二十二史劄記》中,有一篇提到三 國 君主用人中,趙翼認為:『曹操與權術相御,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權以意氣相投』,從此可知曹操的心機絕對遠高於曹操,即使是對曹操持正面肯定的陳壽,在《三國志˙先主傳》中評價劉備也說:『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無論是清代的趙翼還是晉代的陳壽,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曹操的心機比劉備深,所以說劉備是在用心機待人,這是不公平的。 況且,劉備是一直到赤壁之戰後才真正擁有自己的地盤,一直到取得益州後才有辦法進行封賞,但是這段期間仍然有許多人追隨劉備,跟著劉備出生入死,跟著劉備東奔西跑,沒有官職,沒有封賞,這些人憑著『認同感』義無反顧的追隨劉備。 這段時間中,劉備曾經被呂布襲取徐州,在海西險些全軍覆沒;曾經被曹操的特務監視,逼得要閉門謝客,把自己關在後花園種菜;曾經被曹操嚇的棄城而跑,從一州之牧淪落到要去袁紹身邊當食客;在汝南,劉備辛苦了大半年打下的基礎,一夕之間被迫放棄;在當陽,劉備被曹操虎豹精騎打的潰不成軍;在江夏,劉備低聲下氣的接受周瑜的藐視,這些人都沒有離開劉備。 劉備不像曹操可以封官,不像孫權可以賞賜,劉備沒有地盤,沒有軍隊,連軍隊給養都要仰賴別人的收留時,這些人都沒有離開劉備。試問,一個心機深沉的人能讓這些英雄豪傑如此追隨嗎?這些人追隨不是一年兩年,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起算,到劉備取得益州為止,這些人無怨無悔追隨了劉備八年,如果從呂布襲取徐州起算有十九年,如果從安喜縣尉起算,更是長達三十一年。一個人心機深沉可以瞞騙眾人一年、兩年,但是要瞞騙眾人十年,甚至三十年,這有可能嗎?何況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是一時之俊傑。 發問者的題目中提到兩點例證,其實都是有問題的。關於第一個『為了趙雲把自己的兒子摔在地上』這項例證,劉備摔阿斗根本是小說家杜撰的故事,且不說劉備沒摔過阿斗,以當時阿斗的年紀大約已經兩歲,一個成年人要突如其來抱起一個兩歲的孩子往地上摔,我想還是有困難的吧。 至於劉備死後托孤的部份更是詭異,首創死後托孤的並不是劉備,而是孫策。當初孫策死前曾對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孫策也對張昭說,如果孫權沒本事當家,就讓張昭自己取而代之,怎麼孫策說就沒事,劉備對諸葛亮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被罵成心機深沉? 劉備的成就確實比不上曹操,但是並不表示認同曹操就要貶抑劉備,兩個人各有千秋,也各擅勝場。

2011-09-19 14:25:37 補充:
TO 星之夜:
劉備取國號仍要留漢字
劉備取國號不是留漢字,劉備根本是以漢為國號
蜀漢是後人為了區分而稱呼的
劉備從未以蜀漢或是蜀為國號
所以沒有留的問題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30: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916000010KK035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