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題清末民初歷史~

2011-09-13 1:29 am
在清廷退詔書中,袁世凱於末尾加入「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等字,他用意為何?
(A)表示逼退清廷退位是他的功勞
(B)表示其取得政權於滿清而非民國
(C)表示他是清廷與民軍(革命軍)的共同領袖
(D)顯示民軍支持奇成立臨時政府

求詳解,謝謝!
更新1:

※訂正 →(D)顯示民軍支持其成立臨時政府

更新2:

TO:柯達 你的答案是對的,不過解釋我還是不太懂""" 話說這題我寫Cˊ ...ˋ

回答 (2)

2011-09-13 1:47 am
✔ 最佳答案
(B)表示其取得政權於滿清而非民國

因為詔書中要袁世凱出面組織臨時政府,才同民軍協商統一辦法,則明確地表示,袁世凱的地位全來自清廷。袁世凱在繼承清帝國所有法理地位後,才與民軍協商如何結束內戰,統一全國。

2011-09-12 22:07:36 補充:
簡單一點說,清帝國是當時合法的中國政府,這個中國政府宣布將中國政府交給袁世凱,讓袁世凱成為新的合法政府,並給予他與叛軍談判的權力,這就表示,袁世凱的臨時政府是清帝國將政權主動交出的,他只是在繼承清帝國地位後,才向叛軍談和,所以他的政權是來自清帝國,而不是在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2011-09-13 2:10 am
→(D)顯示民軍支持其成立臨時政府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3/63b/63b01/63b0101.htm
當革命軍於1911年底佔領武昌時,清廷即起用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率領北洋軍隊南下鎮壓。袁世凱一面以兵力威脅革命軍,一面又利用革命軍要挾清廷,企圖居間獲利。由於當時革命軍的實力不足,孫中山不願內戰延長,乃以清帝退位、贊成共和、遵守約法為條件,同意把臨時大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袁世凱見目的已達,便在1912年2月12日逼宣統帝宣告退位。接著,參議院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而袁世凱則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奪權後,即加強其獨裁統治。他在繼任臨時大總統時,不願離開北方的根據地,所以預先指使部下發動兵變,逼令參議院同意把臨時政府遷往北京。此後,袁世凱進行了一連串陰謀活動,極力加強個人的獨裁統治。當時的革命領導人之一宋教仁熱衷於政黨政治,於1912年8月改組同盟會為國民黨,並逐漸取得國會的多數席位。袁世凱為了不受政黨內閣的監督,首先派人暗殺宋教仁,然後非法向外國銀行借款,加強軍隊實力。
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革命黨人的憤慨,孫中山因而號召進行「二次革命」。1913年七月,江西李烈鈞、南京黃興、上海陳其美、安徽柏文蔚等國民黨人,先後舉兵起義討袁,各地陸續響應。但因北洋軍隊實力雄厚,「二次革命」首尾僅及二月,便被袁世凱鎮壓下去了。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3/63c/63c01/63c0101.htm
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強迫國會選其為正式大總統,不久又進一步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以擴大總統的權力。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後來更製造輿論,鼓吹中國只適宜君主制度,又組織群眾請願,擁戴他為皇帝。公元1916年元旦,袁世凱正式稱帝,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以洪憲為年號。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27: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912000010KK056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