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魏晉期間流行清談玄學,何晏主張聖人無情。而瓦官寺乃於東晉期間所建。
http://www.epochtimes.com/b5/9/9/27/n2670294.htm
《聖人無情》僧意(1)在瓦官寺(2)中,王茍子來與共語,便使其唱理,意謂王曰:「聖人有情不?」王曰:「無。」重問曰:「聖人如柱邪(3)?」王曰:「如籌算(4)。雖無情,運(5)之者有情。」僧意云:「誰運聖人邪?」茍子不得答而去。【注釋】
1.僧意:姓名不詳。
2.瓦官寺:位於江蘇南京鳳凰台。東晉.興寧二年(364),因慧力的奏請,詔令佈施河內陶官舊地以建寺,故稱瓦官寺。
3.聖人如柱邪:以柱子比喻聖人無七情六慾。
4.籌算:刻有數目字之竹籌,用以計算數目。
5.運:操作。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h/33h01/33h0101.htm
魏晉以來的清談玄學
自東漢末年以至魏、晉之世,由於政治混亂、國家分裂、戰禍連連、社會動盪,許多士人身處亂世,遂悲觀消極、逃避現實、不問政事,乃至專談玄機,玩世不恭。同時,從西漢獨尊儒術以來,經學獨霸學壇,學者拘於煩瑣考據而難以自拔,一些人遂傾向於老、莊,欲以道、佛等說來闡釋儒家的問題。於是魏、晉及後來南北朝時期的學術界,清談玄學的潮流大盛。 玄學是由曹魏時何晏、王弼等人始創的,玄即玄奧、玄妙之意。何、王以老、莊思想為主,再加入儒家經義,形成一股「玄風」。他們推崇道家的《老子》、《莊子》及儒家的《周易》(即所謂「三玄」),提倡「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有」生於「無」,後來又滲入佛教教義。玄學的出現,一反兩漢以明經釋儒為依歸的狀況,使思想有所解放,學術轉趨蓬勃。但是,由於空談玄理、不理實務,也加劇後來政風的衰敗,使本已腐朽的門閥制度更趨頹廢。 魏晉時的玄學是與清談風氣密不可分的。魏、晉之際,一些士子崇尚何晏、王弼的玄學,並加以發展,於是社會上形成了專研玄理、鄙棄禮教、競尚清談的風氣。這種風氣的代表者是「竹林七賢」。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這些人每每遊於竹林,竟日吟詩說玄、縱酒佯狂、放浪形骸。這種清談放蕩實際上是對兩漢經學禮教的一種反抗,也是在黑暗政治中明哲保身的方法,其風氣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代。 雖說清談玄學加速了政風的衰敗,但其中亦產生不少有趣的故事。如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時常喝得大醉,甚至脫光衣服在屋內狂飲。時至今日,我們仍稱時常醉飲的人為「劉伶」,可見「竹林七賢」的代表性是跨越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