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相信阿彌陀佛的存在是一種「感性」的行為嗎?

2011-09-10 6:32 pm
如題: 所謂「感性」是指一個人能常以同情的態度、和善的心腸來觀察事情。而感性的人容易感動,所以作為常會跟著他的感覺走,故較容易迷信。 然而,「阿彌陀佛」不是歷史上的聖人,是出自一本佛教「權威」的經典的「傳說人物」,歷代也有諸多佛教中的「權威人物」加以附和,但不能因此說「阿彌陀佛」這個佛是存在的。 因此,在下請問,尤其是信仰阿彌陀佛的大德,請問您相信阿彌陀佛的存在是一種「感性」的行為嗎?

回答 (16)

2011-09-11 1:20 pm
✔ 最佳答案
所謂「感性」是指一個人能常以同情的態度、和善的心腸來觀察事情。而感性的人容易感動,所以作為常會跟著他的感覺走,←你國文的程度真的是很有問題!?

所謂「感性」是指一個人不經意念理會,端憑感覺是好、感情就好,跟著感覺走....感覺不好、感情就不好,不需要講道理、無心明理究竟的人!

極樂:我看ㄚ~~你恐怕也懂不到哪裡去!?
樂在級其精膩細緻要領裡,不要說是大貪啦~~連小貪都去不了.....因為這是說:當下四界 ...清楚明白。

極樂世界:不是說真有這麼個地方。
當下四界 ...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大有人在,

真要說真有個極樂世界這個地方、處身立命之處當下就是。

極樂世界中...大貪、大嗔、大癡的...大有人在。已經存在了...不需要去!

不需要去哪兒有個極樂世界呀...!?





2011-09-11 05:21:29 補充:
講這個呀無啥路用ㄚ~
2011-09-11 7:41 pm
相信阿彌陀佛的存在是一種「感性」的行為,
這說法並無過失,
佛教徒情緣於佛經,自然感動,

阿彌陀佛於信眾心中,或能產生某種精神能量,
能助益於信眾修行,助益於信眾心安,
感性的信仰行為,若使信眾心念走向美善,
這樣的阿彌陀佛,就有功效,

問題不在於「阿彌陀佛是否存在???」
「阿彌陀佛是否存在???」,是理性的尋求,

問題的重點是:
「阿彌陀佛到底於信眾的內心,可以產生甚麽的作用????」
是才是感性的討論,
2011-09-11 11:46 am
迷悟之間-我與無我 (完整版) 歡迎拷貝留存
http://wuwu.zxq.net/0817/08_17w.doc
http://wuwu.zxq.net/0817/08_17.pdf

作者簡介
心海易點靈 (筆名 無患子)
------------------------
現居 台中巿

悅易草堂 長工
雲水蘭若 主人
慈光圖書館 講師

觀心大德 熱心義務編排
那懷疑 阿彌陀佛的存在是件"理性"的行為嗎?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2011-09-11 3:14 am
是事實存在,不是樓主所說感性行為。
《大智度論》卷8〈1 序品〉:「亦如佛說阿彌陀佛世界種種嚴淨,阿難言:「唯願欲見。」佛時即令一切眾會,皆見無量壽佛世界嚴淨。」(CBETA, T25, no. 1509, p. 115, c15-17)

印度 龍樹菩薩所造《大智度論》卷8〈1 序品〉說:「亦如佛說阿彌陀佛世界種種嚴淨。」

經典開頭就是:「如是我聞。」表示這是 阿難尊者所親從佛聞。

《佛說阿彌陀經》卷1:「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33]舍衛國[34]祇樹[35]給孤獨園,與大比丘[36]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37]舍利弗、摩訶目[38]乾連、摩訶迦葉、摩訶迦[39]栴延、摩訶[40]拘絺羅、離婆多、[41]周梨槃陀迦、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42]俱羅、阿[少/兔]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43]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CBETA, T12, no. 366, p. 346, b28-c9)
[33]Śrāvasti.。[34]Jetavana.。[35]Anāthapiṃḍasya ārama.。[36]僧=眾【流布本】。[37]比丘名梵如次 1.Śāriputra. 2.Mahāmaudgalyāyana. 3.Mahākāśyapa. 4.Mahākātyāyana. 5.Mahākauṣthila. 6.Revata. 7.Śuddhipaṃthaka. 8.Nanda. 9.Ānanda. 10.Rāhla. 11.Gavāṃpati. 12.Bharadvāja. 13.Kālodayin. 14.Mahākaphiṇa. 15.Vakkula. 16.Aniruddha.。[38]乾=犍【宋】【元】【明】【流布本】。[39]栴=旃【宋】【元】【流布本】。[40]拘=俱【宋】【元】【明】【流布本】。[41]周梨槃陀迦=周利槃陀伽【宋】【元】【明】【流布本】。[42]俱=拘【宋】【元】【明】【流布本】。[43]1.Mannjuśri-kumārabhūta. 2.Ajita. 3.Gandbahastin. 4.Nityodyukta.。

阿彌陀經疏是唐朝的京兆慈恩寺 基法師所撰, 唐朝的 窺基菩薩是大菩薩,所言自當不虛。

《阿彌陀經疏》卷1:「今言佛說阿彌陀經者。則越危城之要躅載苦海之慈船。」(CBETA, T37, no. 1757, p. 310, c15-16) 2011-09-06 12:14:25 補充《佛說阿彌陀經》卷1:「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表示玉皇大帝也有在現場聽聞,所以樓主可以去有供奉玉皇大帝的廟宇請示玉皇大帝。
2011-09-11 2:29 am
佛說阿彌陀經上常重覆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就是因為眾生很難相信,所以不斷在經文常說這一句:「如果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應當發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又在經文中說:『為諸眾生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釋迦牟尼自己說,在這世間說淨土念佛法門,眾生已經很難相信了,更何況為眾生說這個法門,那是更困難了。
2011-09-11 12:52 am
是一種與[阿彌陀佛]緣深的自然顯現!!

總是[[[緣起世間]]]!
2011-09-10 11:17 pm
佛的存在 是無知者之擁有 是善的導引
是無知變有知的過程 更是應化空間究竟之流程
有知時佛就不存在 因為本身就是佛
這就是 佛者非佛者 的道理

所以 佛是領悟 亦是擁有 更是傳承
非是名相稱謂 不可執相

經典所載 佛之名相眾多 如是真實
為何有末法時期? 為何佛教起源地會被取代?
為何佛陀以四句偈等 苦心叮嚀 佛子深思阿!
2011-09-10 7:12 pm
感性或理性是腦袋運作下的行為
2011-09-10 6:55 pm
若不往昔修福慧 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 則能歡喜信此事 惡驕懈怠及邪見 難信如來微妙法 譬如盲人恆處闇 不能開導於他路 唯曾於佛植眾善 救世之行方能修 聞已受持及書寫 讀誦讚演并供養 如是一心求淨方 決定往生極樂國 假使大火滿三千 乘佛威德悉能超 如來深廣智慧海 唯佛與佛乃能知 聲聞億劫思佛智 盡其神力莫能測 如來功德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開示 人身難得佛難值 信慧聞法難中難 若諸有情當作佛 行超普賢登彼岸 是故博聞諸智士 應信我教如實言 如是妙法幸聽聞 應常念佛而生喜 受持廣度生死流 佛說此人真善友

2011-09-10 11:16:48 補充:
若不往昔修福慧 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 則能歡喜信此事 
惡驕懈怠及邪見 難信如來微妙法 譬如盲人恆處闇 不能開導於他路 
唯曾於佛植眾善 救世之行方能修 聞已受持及書寫 讀誦讚演并供養 
如是一心求淨方 決定往生極樂國 假使大火滿三千 乘佛威德悉能超 
如來深廣智慧海 唯佛與佛乃能知 聲聞億劫思佛智 盡其神力莫能測 
如來功德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開示 人身難得佛難值 信慧聞法難中難 
若諸有情當作佛 行超普賢登彼岸 是故博聞諸智士 應信我教如實言 
如是妙法幸聽聞 應常念佛而生喜 受持廣度生死流 佛說此人真善友
參考: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14: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910000010KK021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