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冷戰是促進國際間的合作还是引發世界衝突?
序
從全球政治角度下〝冷戰〞當然是引發世界衝突,而並非促進國際間的合作!雖然〝冷戰〞並非一次真正戰役,是意識形態和戰爭裝備上的鬥爭;但足以影響全球政局和 經濟的稳定。
背景
60年代末70年代初,整個世界的形勢已經與戰後初期和50年代完全不同。在美蘇兩極之外,世界出現了西歐、中國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長和發生的各種動盪所造成的全球不穩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再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控制世界。因此,與前一階段相比,美蘇在這一時期的對外政策都出現了較大變化。概括地說,與杜魯門到詹森政府的對外政策具有很大延續性相比,尼克森至布希政府的對外政策則處於不斷調整之中,儘管其堅持全球擴張的總體戰略目標並未根本改變;而從勃列日涅夫到戈巴契夫的蘇聯對外政策則從利用東西方關係的緩和繼續向全球的勢力擴張轉向全面收縮。本文仍然嘗試從美國和蘇聯的國家大戰略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兩國對峙於外交政策,政治和經於濟等角度出發,揭示20世紀70-90年代以美蘇為主要對手的冷戰從緩和與緊張並存走向冷戰結束的內在因素,並勾勒這一歷史時期國際格局從兩極向多極化趨勢發展的基本圖景。
內容/實例
①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面臨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日益複雜多變的外交課題:面對蘇聯在核武器的數量方面已經超過美國,並於60年代末開始部署反彈道導彈系統,美國感到它的對蘇軍事優勢特別是核優勢已發生嚴重動搖;法國戴高樂主義和聯邦德國新東方政策的實行以及歐共體的蓬勃發展,使美國在西方聯盟中的領導地位正在遭遇挑戰;中國力量的發展和中蘇關係的分裂以及美國國內輿論的壓力,②使美國政府必須重新評估中國在美蘇中戰略三角中的作用,並改變以往僵硬的對華政策;還有那場使它付出了3000多億美元、幾萬人的生命代價卻無法打贏的越南戰爭,以及導致其國力相對下降的大量海外軍事義務,更是給美國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危機。因此美國必須對其堅持的全球擴張的大戰略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並據此制定新的對外政策,以保持它在國際政治中的主導地位。這一戰略調整的標誌便是 “尼克森主義”。
“尼克森主義”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項原則”和“三根支柱”。“三項原則”是:1.美國將恪守它的一切條約義務;2.如果一個核國家威脅一個與美國結盟的國家的自由,或者威脅一個美國認為它的生存對美國的安全以及整個地區的安全至關重要的國家的自由,美國將提供援助;3.如果發生其他類型的侵略,美國將在接到請求時,提供適當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但美國將指望直接受到威脅的國家承擔為其本身的防務提供人力的主要責任。“三根支柱”是:1.夥伴關係,即美國要與其盟國建立較為均衡的夥伴關係,以此鼓勵盟國承擔更大的責任;2.實力,即無論是對盟國還是對敵手,美國的政策都必須以實力為基礎和後盾;3.談判,即美國對其敵手要採取靈活態度,進行對話或談判,以此實現力量平衡。③根據尼克森主義,美國將以往的全球擴張的總態勢進行了修改,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軍事和外交兩個方面。
在軍事上,尼克森政府提出了“現實威懾戰略”以擺脫由於軍事伸展過度而導致的負擔過重的困境。在戰略核力量方面,提出以“充足”論取代原來的對蘇優勢論,確保美國的品質第一;在常規力量方面,提出以“一個半戰爭”的戰略取代“兩個半戰爭”的戰略,①把戰略重點集中到對付蘇聯;在海外義務方面,推行與其盟國的分級負責制,為結束越南戰爭打下基礎交上,尼克森政府在承認世界已經進入多極時代的前提下,②推行均勢政策,從而使美國的外交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第一,逐步結束越南戰爭,在海外駐軍方面加強“歐洲第一”的方針。
第二,繼續東西方的對話與接觸,緩和與蘇聯的關係,並力圖從實力出發,用軍控協議限制蘇聯的軍備。第三,主動採取行動,打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的大門,並利用同中國接近來對付蘇聯。第四,調整對盟國的政策,通過強調西方聯盟是“平等的夥伴關係”鞏固美國的領導地位。第五,注重擴大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的作用,以確保美國的經濟、政治利益。
尼克森主義作為力圖使美國的對外政策與其能力相適應,在海外實行部分收縮的同時繼續維護美國重大利益的政策,是對美國以往的外交戰略的重大調整,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國由於長期的全球侵略干涉而日益惡化的國際地位,而且促進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國際力量的分化和改組,並在不同程度上成為福特和卡特政府的對外政策的主要出發點或借鑒。
當然,正如前蘇聯駐美國大使阿納托利•多勃雷寧所寫道的:“從本質上說,無論是總統還是他的親密助手都沒有能夠沖出冷戰的影響範圍,儘管他們比其他幾位白宮的冷戰鬥士表現出更注重實效、更現實的態度。”....〔續於意見欄〕
2011-09-08 03:23:43 補充:
③ 福特和卡特政府基本上繼續實行尼克森政府的軍事戰略與外交政策。在福特任內,最終結束了美國對印度支那的侵略,從而完成了美國在亞洲的軍事收縮;在對蘇關係上,繼續推行緩和外交並進行限制戰略武器的談判。隨著蘇聯在第三世界加緊擴展勢力,卡特政府在外交戰略上作出了兩項調整:
第一,以 “世界秩序戰略”取代“大國均勢戰略”,以此鞏固西方世界的團結和美國的領導地位,並以美中正式建交而終於實現了美中關係的正常化;
2011-09-08 03:24:54 補充:
第二,明確提出“人權外交”並宣佈人權是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原則,企圖以此達到消除美國民眾自越戰引起的信任危機,在意識形態上戰勝蘇聯促進東歐變革,進一步與蘇聯在第三世界展開爭奪等多重目的。但是以強硬面貌出現的“人權外交”,其具體的運作卻並不成功。
於是以1979年美國盟友伊朗國王巴列維的垮臺、美國人質危機和蘇聯入侵阿富汗為轉折,美國提出了被稱之為“卡特主義”的波斯灣新政策,聲稱“任何外來力量企圖控制波斯灣地區,均將被認為是對美國切身利益的攻擊,這種進攻將受到包括使用軍事力量在內的一切必要手段的回擊。”
2011-09-08 03:26:05 補充:
① 該政策表明美國正在對70年代以來的對蘇緩和戰略進行重大修正,將強調道義力量轉變為強調實力,從而為列根政府以實力為核心的對蘇政策奠定了初步基礎。
與尼克森至卡特政府的兩極思維有所弱化相比,列根在其第一任期內,繼續推行美國戰後一貫以遏制蘇聯為核心的全球戰略,並具有更為明顯的兩極色彩,
“完全回復到強調通過威脅和使用武力對蘇聯共產主義進行全球遏制的軌道”。②在這種新遏制政策的指導下,列根結束了自尼克森以來的收縮態勢,在軍事戰略和外交戰略上作出了一些重要調整。
2011-09-08 03:28:04 補充:
在軍事戰略上,列根以重新謀求對蘇軍事優勢為出發點,提出了所謂的“新靈活反應戰略”,③其基本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要求美國擁有與蘇聯打兩場大戰甚至是短期的核交鋒,同時在第三世界打一場“低烈度戰爭”的能力,並為此從事了美國歷史上和平時期的最大擴軍建設;第二,提出並著手實施“戰略防禦計畫”,(“星球大戰計畫”,簡寫為SDI)④將過去利用核報復來進行威懾發展為以核防禦來進行威懾。
在外交戰略上:第一,採取在美國的軍事實力切實增強之前決不同蘇聯重開裁軍談判的立場,力圖通過軍備競賽拖垮蘇聯並迫使後者認真談判;第二,通過拒不向蘇聯提供最惠國待遇,限制高技術與產品的出口等方法對蘇聯進行經濟攻勢;
2011-09-08 03:29:18 補充:
第三,從兩極的視角看待地區衝突,力圖包攬中東和平進程、加強美國在第三世界的影響並與蘇聯展開進一步爭奪;第四,在意識形態領域強化對蘇聯的進攻和對共產主義的攻擊,以期利用蘇聯體系中的裂縫來加速蘇東政權的垮臺過程。⑤綜上所述,從尼克森到雷根第一任期,美國的對外戰略走過了一條從全球擴張到局部收縮再到結束收縮的曲線,與此相對應,美國的對蘇政策也從緩和再次走向強硬。
在美國進行一定的戰略收縮和調整之時,蘇聯基本處於勃列日涅夫時期。在此期間,蘇聯國內政治相對穩定,經濟有較大發展,核力量大大加強,因此,與史達林和赫魯雪夫時期相比,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對國際形勢的總體看法既有相當的繼承,也有重要的區別。
2011-09-08 03:30:52 補充:
對此我們可以概括出以下幾點:第一,勃列日涅夫認為,資本主義的總危機在繼續加深,它的註定滅亡是越來越明顯的了。第二,與資本主義體系正經歷著總危機相反,蘇聯和整個社會主義體系的國際影響正在不斷增長,正如1971年蘇聯外長葛羅米柯所說:“沒有哪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沒有蘇聯的參加或者違背它的意願而能夠得到解決的。”
到1977年,勃列日涅夫更是通過新憲法,宣佈蘇聯已經建成了“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三,勃列日涅夫逐漸淡化了赫魯雪夫的“核戰爭中沒有勝利者”觀點,認為現代戰爭既可能是核戰爭,也可能是常規戰爭,既可能是世界大戰,也可能是局部戰爭,而“勝利將屬於在裝備上、理論上和士氣上最有準備的一方”。
2011-09-08 03:33:10 補充:
①從上述對國際形勢的總體看法出發,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國家大戰略也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
首先,在保衛國家安全方面,勃列日涅夫將防禦為主發展為先發制人為主。他認為,只有將蘇聯的軍事力量達到並保持與美國的平等,隨時保持警惕並採取進攻態勢,才能確保國家安全的堅不可摧,並使蘇聯在世界上擁有更大影響。這一國家大戰略的變化,成為勃列日涅夫時期外交戰略的基點從赫魯雪夫的以緩和為主、追求美蘇合作主宰世界的戰略目標,發展為在全球展開戰略攻勢、積極介入、主動對抗、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進攻戰略的基礎。正如當時的蘇共中央書記波諾馬廖夫所說,“我們的時代是社會主義發動穩固的不可逆轉的歷史性進攻的時代”。
2011-09-08 03:34:18 補充:
②其次,在與西方的關係方面,勃列日涅夫堅持赫魯雪夫所實行的和平共處原則,並將該原則作為推行緩和戰略的基礎。但是勃列日涅夫把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和平共處看作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階級鬥爭的形式,“緩和絕不是取消,而且也不可能取消或改變階級鬥爭的規律”。③因此,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緩和戰略不過是一種政治上的謀略,是為主動對抗這一積極進攻戰略服務的工具,在他看來,緩和並不妨礙同美國的爭奪,也不影響蘇聯在世界上以推行“蘇聯模式”和進行世界革命為藉口而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在這種積極進攻戰略和緩和戰略的雙重指導下,這一時期蘇聯對外政策要達到的主要目標是:
2011-09-08 03:36:29 補充:
第一,保持已經達到的與美國的戰略均勢,爭取在限制戰略武器的談判中取得進展,以便在品質上趕超美國。第二,爭取通過緩和達到歐洲的和平、安全與合作,以利於蘇聯的多種利益。第三,進一步在全球擴張蘇聯的勢力,與美國爭奪對世界事務的領導權。第四,強化對東歐的控制,繼續與中國進行意識形態鬥爭。
但是東西方的冷戰對抗並沒有因為緩和而改變。在緩和達到高潮時,1979年底蘇軍大規模入侵阿富汗,直接導致了緩和的熱度急劇下降並引發了新一輪對抗,致使一些人認為東西方關係又進入了“新”冷戰或“第二次”冷戰和重新進行軍備競賽的時期,而“緩和”已經死亡。
2011-09-08 03:38:12 補充:
至此,蘇聯的軍事力量和霸權主義達致頂峰,但與此同時,它所追求的全球進攻和與西方關係緩和的大戰略卻已經擱淺。勃列日涅夫留給戈巴契夫的是一種停滯不前的國內經濟和極其失敗的外交局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