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用現代語更詳細解釋第八識-如來藏心-阿賴耶識

2011-08-28 6:16 am
第八識-如來藏心-阿賴耶識
更新1:

幻影回答非常好,還有補充嗎?

回答 (2)

2011-08-28 7:37 am
✔ 最佳答案
這是佛教八大宗中, 祖師創立唯識有宗, 將識分類為八種識。

第七識是末那識,它就是一個傳遞作用,把我們所有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一切資訊全部傳送給第八識──阿賴耶識。

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專門記錄我們所有善惡事的倉庫。我們所做一切善惡,或非善非惡的種子全都儲存在阿賴耶識裡,縱使百千劫也不會遺失和消亡。因果就是從這裡面來的。為什麼看過色情電影,當時控制住沒有手淫,但過幾天就會破戒呢?那就是阿賴耶識已經記錄下眼睛看到的色情畫面和第六識──意識所產生的淫念,只要機緣成熟了,它就會現前起作用,導致戒淫道路上屢戒屢犯,這就是因果規律。八識一直以來都在主導我們的行為和心理。就是覺得色情的畫面看一下也沒關係,只要不手淫就行了,有些人確實當時是能忍住,但他不知道,他已經深深的種下了邪淫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了,遇緣就會產生作用。

所謂的“如來藏”,其實就是“清淨”了的阿賴耶識。也就是經過我們修學佛道去淨化身心 , 去除一分妄念, 增加一分清淨心 , 當自心完全清淨無汙染即是如來藏識(又稱實相, 法性...等)。
 
2011-08-28 8:35 pm
六識論與八識論意涵-上集
正覺教團 三乘菩提系列-學佛正知見
第48集: 由正光老師主講 「六識論與八識論意涵-上集」
...  【所謂八識,何等為八?一者阿梨耶識,二者意,三者意識,四者眼識,五者耳識,六者鼻識,七者舌識,八者身識。】---《入楞伽經》卷8   由經典可知,人總共有八個識:眼、耳、鼻、舌、身五識,意識,意根,阿賴耶識。前六識當中的前五識,就是眼、 耳、鼻、舌、身識,祂分別色、聲、香、味、觸塵;也就是說,前五識對現行的境界加以分別,祂本身是虛妄法。接下來談意識,意識的體性是「審而非恒」,祂有歸納、分析、整理的體性;可是,祂卻是藉意根、法塵而出生的法,所以是生滅法。祂有兩類,第一個是五俱意識,第二個是獨頭意識。五俱意識的意思就是說,祂白天的時候六個識在配合運作;獨頭意識指祂睡覺的時候,不與外五塵相接觸,而與法塵相應;同樣的道理,對於二禪以上的等至位,祂也不與外五塵相應,而只與定境法塵相應。接下來要談“意”,「意」就是意根,也是唯識學所講的末那識;祂的體性是恒審思量,祂處處作主,沒有不作主的時候;祂雖然無始劫與第八識在一起,可是祂仍是可斷之法,為什麼呢?當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之後,這個意根也會斷滅啊!接下來是第八識。第八識叫作阿梨耶識(阿賴耶識),祂的體性是恒,但祂是無覆無記性的──恒而不審,祂本身就是離見聞覺知啊!而且前七識都是從第八識出生。
  那,第八識與三轉法輪有什麼關係?我們就加以說明。在三轉法輪裏面所講的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阿賴耶識因為有能藏、所藏、執藏的體性,故名阿賴耶;所以你只要把能藏、所藏、執藏的體性滅除了(也就是滅除執藏三界生死種子的作用),阿賴耶識就改名叫作異熟識,只改其名不改其體啊!這在唯識學所說的就叫作「滅阿賴耶」,是滅掉阿賴耶識的名字,而不是滅掉阿賴耶識本體。然而,異熟識裏面,祂有種子的變易生死,所以你只要把種子的變易生死滅除了以後,異熟識就改名叫作無垢識。由此可知,三轉法輪所講的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指的都是同一個心體,只是在不同的階位所施設不同的名字。所以如果有人主張「阿賴耶識是生滅法」,你就知道他說法不如法。而在二轉法輪所講的就是「非心心、無心相心、不念心、無住心」啊!非心心指的不是眾生所認知的心,眾生所認知的心是有見聞覺知,然而第八識沒有見聞覺知;無心相心是說祂對諸法不分別,也就是說祂離見聞覺知,不與六塵相應:「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維摩詰經》卷2)接下來叫作不念心,祂不念一切法,表明祂是離見聞覺知的;接下來談無住心,指祂不與六塵相應,所以才無所住啊!所以二轉法輪所說的非心心、無心相心、不念心、無住心,指的還是第八識,只是祂在不同階位所施設了不同的名字。
  ...
  接下來,我們從禪宗祖師所悟的心體來加以說明。也就是祖師們以參禪的方式,以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於因緣成熟後,於一念相應慧、找到了第八識,他現前觀察就發現總共有八個識。所以有一首偈說地非常妙啊: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家裏把帳開。   “八個兄弟共一胎”指的是八個識(同在一起);“一個伶俐一個呆”,伶俐的指末那識,祂處處作主;一個呆指第八識,祂本身離見聞覺知,不與六塵相應(不分別六塵境界);“五個門前作買賣”講的是前五識,祂對現前的境界做分別;“一個家裏把帳開”指的就是意識,因為祂有思惟、分析、歸納、整理的體性啊!由於祖師悟了,發現有八個識;他也現前觀察這個法身第八識分明顯現,所以有一首偈說地非常好:頭角混泥塵,分明露此身;綠楊芳草岸,何處不稱尊。(《人天眼目》卷3)    儘管(一頭牛)牠的頭、祂的腳沾滿了灰塵,可是牠的法身還是分明的顯現;不管牠是在綠色的楊柳樹下,或者是在芬芳的草地乃至在岸邊,祂的法身都是唯我獨尊,沒有不稱尊啊!所以從這邊就可以證明,禪宗祖師所悟的心體就是第八識。綜合結果,無論從經典或是從禪宗祖師所悟的心體,都可以證明第八識才是 佛所說的正法。反過來,我們來觀察六識論。六識論主張人只有六個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識;與八識論相比,就少了第七識與第八識。因為少了這兩個識,就產生了兩個現象:第一個現象就是,它認為「世俗諦是無,勝義諦是有」;可是這個勝義諦到底在哪裡,他無法親證;無法親證的結果,就拿意識心取代第八識了,就變成 佛所說的常見外道。另外一個(現象)就是說,他認為「世俗諦也無,勝義諦也無」,所以主張一切緣起性空,(一切有情都沒有常住法,死後斷滅)這就落入斷見外道了;可是他怕被人家說成斷見外道,所以反執意識心(意識細心、極細心)為真實我,又入了常見外道,所以就俱足了斷見與常見外道。   ...  
相關閱讀:三乘菩提綱要與影片連結
學正法 來正覺


收錄日期: 2021-04-24 09:34: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827000051KK011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