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以何為舟筏?才能到達彼岸呢?」

2011-08-23 7:38 am
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以何為舟筏?才能到達彼岸呢?」與分享無上法喜呢?


圖片參考:http://pic4.nipic.com/20090817/939324_100523012_2.jpg



《星雲法師》以何為舟筏?
唐朝潮州的大顛寶通和尚,俗姓陳,法號寶通,自號大顛,廣東潮陽人。他與藥山惟儼禪師同在西山惠照禪師的門下出家,又一同到湖南衡山參禮石頭希遷禪師,成為希遷禪師的法嗣弟子。後來又回到潮陽,建立靈山寺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韓愈被貶至潮州時曾去拜訪大顛禪師,二人結為好友。
某天,一位長久以來都精進讀經、禪坐的僧人,可是卻苦於找不到方法和技巧,不知道該如何用功才能契入佛法大要,特地來拜訪大顛寶通禪師。
僧人見到禪師,恭敬請示:「請問禪師,人生猶如苦海,時有大波大浪,我們應該以什麼為舟筏,才能幫助我們安然度過苦海,到達彼岸呢?」
大顛禪師說:「以木頭為船筏,就可以通過苦海了。」
僧人本以為大顛禪師會說出一番大道理,沒想到竟是如此平凡的答案,不禁心生懷疑,又再次提問:「只是這樣,就可以得度了嗎?」
大顛禪師淡淡地回答說:「盲者依前盲,啞者依前啞!」
僧人再問:「禪師,在盲啞人前,您是怎麼樣得度呢?」
大顛禪師說:「心通一切通,何在乎江海風浪?」
大顛寶通禪師與「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曾有過對手;當時韓愈被貶謫到潮陽,曾特地前往拜訪大顛,但他閉眼不見。韓愈等待將近半日,直到侍者敲磬,希望禪師出定會客,並在禪師的耳邊輕輕說「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韓愈即刻抱拳告辭,並說:「不必,已於侍者口邊得到入處。」
這一位不開口能降伏韓愈的大顛禪師,現有人問他,如何渡過愛河千尺浪,生死無邊海?他以平常心說,船筏可以渡江海,若再要深入,心中的慈航還不能得度嗎?
更新1:

★後學靜心感謝每位好友們熱忱贊助!~後學靜心感激至極!~感恩!再感恩!~ ★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眾多好友們詳細贊助名單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sponsor_list?qid=7011082201583 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大師、大德、前賢好友們大駕光臨!蒞臨指導!蓬畢生輝! ★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各位、前輩、大師、大德、前賢好友們 撥冗參與此題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以何為舟筏?才能到達彼岸呢?」 提供寶貴精湛無比的高見恩賜法語和分享無上法喜﹒

更新2:

後學靜心頂禮致敬!感恩!再感恩!~ 各位先進、前輩、大師、大德、前賢好友們~ 法佈施福德無量!~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後學靜心頂禮致敬!感恩!再感恩!~

回答 (6)

2011-08-23 9:06 pm
✔ 最佳答案
靜心前賢法佈施無量 , ~令人讚嘆!~五體投地頂禮~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教導我們擁有般若智慧,去親證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從煩惱及痛苦的此岸,到達自在、解脫的彼岸。修般若波羅密多時,通達五蘊皆空,即是因;由此體達平常無分別的勝深智慧(空性)而能度一切苦厄。

大乘佛法將各人必修習的戒、定、慧三學擴充為具有廣泛社會內容的菩薩行——「六度」,亦名「六波羅蜜」,其內容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智慧度,必須相資相行,不可缺一。如同過渡的人須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六度就是舟筏,行六度可從生死輪迴的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解脫的彼岸。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2011-08-25 5:00 am
★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大師、賢德好友們大駕光臨!蒞臨指導!蓬畢生輝!


★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大師、賢德好友們

撥冗參與此題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以何為舟筏?才能到達彼岸呢?」

提供寶貴精湛無比的高見恩賜法語和分享無上法喜﹒


後學靜心頂禮致敬!感恩!再感恩!~

日月入懷大師賢德先進前輩好友

Benny Mak 賢德先進前輩好友

帥哥哥賢德先進前輩好友



後學靜心頂禮致敬!感恩!再感恩!~

各位先進、前輩、大師、賢德好友們~ 法佈施福德無量!~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
2011-08-25 2:39 am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朵朵紅蓮安足下 灣灣秋月鎖眉頭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渡人舟

苦海非海無常故苦

渡舟乃是般若號

菩薩慈悲喜捨作法施.

眾生藉以自渡,離無明
2011-08-25 12:50 am
請問賢德大大何以解:「以何為舟筏?才能到達彼岸呢?」





偶不是賢德大大ㄛ。


但知道要以無為法才能到彼岸。


金剛經云: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以無為法才能讓你到彼岸ㄛ。

唯有證『無為法』,才能地地增上。因為賢聖修行是地地增上的,故『一切(地地增上的)賢聖是有差別』。

如同二地菩薩不同於初地菩薩,初地菩薩不同於聲聞 辟支果、阿羅漢。

但這些賢聖所證皆是無為法,雖然所證皆是無為法,但他們的成就還是不同的, 還是有差別的。

故說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而唯有三轉法輪如來藏正法才雙具有為法及無為法,故才能如實成就中道實義。




所以 ,千萬也不要去學喇嘛的有為法: 灌頂、上師觀想、拙火、寶瓶氣、大手印......最後就是被喇嘛雙修看上當明妃。



所以 千萬-千萬-千萬 要遠離喇嘛教ㄛ!





2011-08-23 3:01 pm
方法:
遵守經訓五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

依據:
淨土五經一論

以阿彌陀佛宏深寬廣無量之四十八願為舟筏,乘佛願力,必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頂禮
2011-08-23 8:05 am
以法為依....................

2011-08-23 00:07:41 補充:
善男子。云何如來修定業輪。定有十種何等為十。謂正觀察諸有識身六種境界。我我所執以為其因。業為良田。無明覆蓋。愛為滋潤。無有自在依他而立繫屬眾緣。為欲斷滅業煩惱苦三種流故。如是觀察。云何業流。謂諸有情所行諸行。若此諸行所由無明及愛為因能生諸有。名煩惱流。若由煩惱識為其因眾緣和合名色生起。名色為因眾緣和合六處生起。六處為因眾緣和合觸受。後有生老死等次第生起。是名苦流。

2011-08-23 00:08:33 補充:
如是三流。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而得生長。為欲枯涸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三種流故。於五取蘊觀為無常及苦無我。愚鈍無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空無所有無相無願。無所造作無生無起無出無像寂靜遠離無所出生。於五取蘊如是觀察。能順空忍順無相忍順無願忍。

2011-08-23 00:09:13 補充:
為欲隨順觀五取蘊。復方便修入出息觀。即是修習持來去念。云何由念如實觀察入息出息。謂正觀察。數故。隨故。止故。觀故。轉故。淨故。應知此中數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為依伏諸尋伺。二能取於入出息相。隨能造作二種事業。一依出離捨諸尋伺。二能善取入出息相。止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示現入出息滅。二能安住勝三摩地。觀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示現入出息盡。二能安住心及心法。別異觀察。轉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方便捨諸取蘊。二能方便趣入聖地。淨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捨結。二能淨見。如是六種方便。修習入出息觀。便能隨順觀五取蘊。

2011-08-23 00:10:02 補充:
所以者何。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蘊。如是入息出息領納。名受取蘊。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蘊。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蘊。如是入息出息了別。名識取蘊。如是所說五種取蘊。各各別異互不相似。新新非故無住無積不可言說。如是觀察五種取蘊能除三行。若能如是究竟隨觀三種行盡。便能於此諸有識身六種境界究竟隨觀。我我所執業於無明愛因田覆潤一切皆盡。如是修習四種念住皆得圓滿。乃至修習八支聖道皆得圓滿。如是乃至修習十八不共佛法皆得圓滿。如是乃至修一切種無生法忍首楞伽摩三摩地等皆得圓滿。如是修習持來去念入諸靜慮。名住正法勝義有情。名為真實修習靜慮。名為真實供養三世諸佛世尊。

2011-08-23 00:27:28 補充:
FROM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睇埋後便會好D..因為裹頭說修定也有條件..我說的都是由書上找的....法一早已在.....感受深的便早點找..感受淺的便遲點..願各位早日得成正果...佛同菩薩在等著...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我唸佢地..因為佢地同我較有緣...^^ 眼訓,..晚安..

2011-08-24 08:02:49 補充:
我不是大德,我仍有很多缺點。我只是眾生。


收錄日期: 2021-04-30 01:19: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sponsor_list?qid=70110822015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