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所謂歷史書 不過是當代學家根據當朝官方歷史而組織,編撰的綜合文章.
信哪一個,我覺得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 官方的話,
載淳幼年因貪玩而學業長進緩慢,後因選皇后之事和母親慈禧太后意見不合,彼此都不快,因此慈禧藉「帝行將親政,國是繁頤,宜節欲,勿時宿內寢」,結果同治時常獨宿乾清宮,不敢與皇后相聚。日子一長,在一些貼身太監的導引之下,同治竟幹出微服出遊風月場所的事。親政以後,實際權力仍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雖已親政,但仍常微服出遊,肆義尋歡作樂,有時竟通宵達旦,以致耽誤次日上朝,雖有大臣勸諫,他卻依然如故,毫無節制。作為一个青年皇帝,確實是辜負了朝野上下對他的殷切期望。親政次年,死於天花。
此文應出自正史.
其死因有三種說法:一說死於天花,一說死於梅毒,還有人說死於疥瘡的。比較有檔案可稽的論證,是近年《紫禁城》雜誌社出版的《故宮軼事》中徐藝圃所寫的《同治帝之死》。他從清室檔案《萬歲爺進藥用藥底簿》中查閱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載淳得病召禦醫李德立、莊守和入宮請脈時起,直至十二月初五日載淳病死時止,前後共37天的脈案、處方及106帖服藥記錄,肯定同治是死於天花無疑,而絕非死於梅毒或其他病症。臺灣出版的《玉座珠簾》一書,是一部傳奇式的歷史小說,作者高陽也查閱了大量有關檔案史料,參考了不少清宮軼事,取精去粕,編纂成書。他說同治是以借查園工之名,微服出遊,結果身染梅毒,走馬牙疳,潰爛穿腮,梅瘋入腦,不治身亡。
我只能告訴你,清朝素有改編,掩飾歷史的往績,信那個就要靠你自己判斷
參考: 李鎮(同治帝主治禦醫,花翎二品頂戴食三品俸太醫院左院判李德立四世孫),文章原名:《同治究竟死於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