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因素使戰後日本被稱為一個「經濟奇蹟」?
當日本戰敗投降時,經濟前景看來很暗淡,最重大的打擊是喪失戰前的帝國,缺乏從殖民地來的原料,工業被逼停產;超過六百萬人從殖民地被遣回,亦推高失業率;其周邊的國家都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者,對日本抱有敵意,使日本喪失了海外市場。
至 1947 年,日本的生產只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百分之三十七。但在 1960 年代,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都有超過百分之十的增長,領先美國的百分之四。日本的出口總值由 1950 年的八億二千萬美元升至 1969 年的一百六十七億美元,大升二十倍。至 1980 年代,日本已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解釋這個「經濟奇蹟」的原因甚多,大致可歸納為內在及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戰後日本的政局,日本民族個性和勞資關係,以及日本的工業基礎;而外在因素則包括盟軍佔領的影響,美國的援助及冷戰的影響等。
我們可首先從內在因素探討為甚麼戰後日本被稱為一個「經濟奇蹟」。1945-52 年間,美國佔領日本,帶給日本一個穩定的局面。當日本恢復其主權後,於 1955 年成立的自民黨就一直在大選中勝出,控制着政府,使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享有一段長時期的政治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此外,日本人個性勤奮和喜歡儲蓄。1950 年後,隨着工資快速增加,儲蓄亦快速增加,令金融體系中有大量資金供企業投資和發展經濟,促使日本經濟穩定增長。勞、資雙方緊密的關係也使日本創造一個「經濟奇蹟」。一直以來,日本企業的僱員都享受着「終身就業制度」的保障,培植出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因為企業預期員工將終身為其效力,因此願意投放時間和金錢培訓員工,引入新科技,有利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日本的工業基礎也解釋為甚麼戰後日本能創造「經濟奇蹟」。自 1868 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已發展現代化的輕、重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已是一個工業強國,擁有先進科技及大量的技術人材,雖然日本最終戰敗,但仍擁有令工業具競爭力的技術及幹勁。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面對的困難原來是有利條件。
大戰結束後,很多工業受到嚴重損毀,在復修及重建的過程中,日本可以安裝最先進的設備及採用最新的科技,令日本生產商在設備及技術方面均凌駕其他外國對手。由於戰後大量遣散軍隊,很多日本人失業,造成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而農村亦長期提供大批廉價工人,對促進日本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除內在因素外,盟軍佔領,美國的援助及冷戰的發生亦有助戰後日本創造一個被認為沒有可能的「經濟奇蹟」。雖然盟軍佔領日本時修改了憲法,禁止日本擁有軍隊,省掉了戰前花在軍隊的龐大開支。佔領期間的政治改革也確立了日本現代議會政體,為日本提供了一個穩定政治環境。佔領期間的經濟和社會改革,例如勞工法產生勞工運動,保護了工人,而農地改革令很多佃農可以擁有土地,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由於工人和農民的經濟情況得到改善,日本的國內市場得以穩定發展。佔領期間的教育改革把強逼義務教育延長至九年,提升了國民的知識水平,日本的國民樂於接受新技能和新科技,有助日本的經濟發展,令日本的經濟重建在堅固的基礎上,為日後的快速復興鋪路。
美國的援助是日本戰後經濟復興的重要促進因素。美國主要向日本提供食物和原料,避免社會不安。韓戰(1950-53 年)期間,美國希望重建日本的經濟,以阻止共產主義的傳播,所以向日本大量採購軍需品,及提供貨物和服務給在日的美軍及其基地。
1949 年,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1946-49 年)中取得勝利,美國決意維持和日本的軍事伙伴關係。1951 年 8 月,美國和日本簽訂了《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美國獲准在日本駐軍,條約一直維持至今。自那年起,美國一直承擔軍事保護日本的責任,因此,日本可以省卻龐大的軍費開支。1954 年,日本成立自衛隊,目的是維持和平、治安及日本的獨立和安全;但開支僅佔財政預算約百份之六,比較其他強國,日本一直維持着最低限度的軍費開支。由於省卻龐大的軍費開支,日本政府可以一直維持着低稅制和有較多資金用作發展經濟。最後,冷戰的爆發亦使日本能創造「經濟奇蹟」。
http://www.nwcss.edu.hk/subject/history/data2005-06/student_working/S7A%20(Chinese)/japa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