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古劍是類似這個 http://www.lqfys.com/cp/sc/sc/image004.jpg 跟這個http://pica.nipic.com/2008-01-22/20081223733312_2.jpg不太一樣但是在較為接近的兩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都是在春秋~秦,只是我實在不知道它的具體稱呼
長劍不便攜帶沒錯,可這武器在當時也算一種翹楚,那你怎麼不去指控西洋大劍過分笨重不只不便攜帶,甚至操作起來都有難度,在舔外國月亮之前都不願意式嚐一下祖宗的月餅,比起西洋巨劍,中國古劍是再早個幾千年就存在的而且更靈活,我不敢說它的靈活性跟武士刀或之後取代的細劍或是西洋細劍可比,我只是質疑,中國人在武器上的演進是不是出了點問題,古劍後來怎麼演變成毫無實戰效能的細劍,取代實戰的竟是胡人的弧刀,從漢代開始就普遍使用所謂的環手刀,到唐代出現武士刀始祖的陌刀,刀漸漸取代了劍,劍反而杖儀化變成一種花瓶,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現代開始流行的古代武術卻忽略了這塊文化之寶
還有現在是在比短兵器,長槍一類算中程兵器,既然要這樣何不弩弓甚至半自動步槍都拿出來k啊!@
像電影"神話"(成龍演的那個)裡跟西域佬擊劍的橋段,難道那些也都是近代影視技術的產物嗎?影視產物一定也有基礎啊,像武士刀跟西洋大劍基本上也多半是媒體灌水誇大的啊,怎麼中國的劍感覺就遜掉,甚至一些介紹武器的書還刻意忽略,現在小孩多半都只知道三國時代的長柄大刀跟長槍,劍就被忽略,殊不知劍才是當時的主要兵器
而且現在許多日本出的遊戲裡都把中國劍的使法做的像西洋劍一樣,中國許多武術都是以下半身作為基礎,步伐先練穩,再用雙手配合使劍,但後來的細劍卻打破這樣的規則,多採單腿立,目的是將劍延伸出去,求刺中不求對手死傷,跟跳舞有什麼兩樣
我個人覺得反手握劍是一個古代擊劍術的突破,不是像日本忍者持刀的那種握法,因為古劍殺傷力最強的部位在劍的根部,自刎都是用劍根劃脖子,反手握可以更順暢的收劍並再度施展,這是歐洲劍達不到的,歐洲的劍往往致命攻擊未奏效下一輪攻擊又要重新舉劍,要反手握還要雙手操作,唯一的優勢是劍柄護手極寬(有的劍幾乎做成十字架),可以用之抵擋甚至用護手撞傷對手,日本武士刀雖然有反手握,但刀柄前端的護手是環狀的,無法很順暢轉成反手,通常是直接在刀柄上轉,反觀中國古劍,刀柄護手是扁平的,轉動的時候毫無阻礙甚至可以用護手做為方便抓穩的凸起,可快速切換各種持劍模式,劍柄都刻意設計成這樣,那不太可能是現代花式舞劍下的產物
細劍很容易被奪耶!不必什麼高深的技術,光國軍裡的奪刀術就夠玩了,細劍一刺出來馬上側身抓著她的手腕往外一推、轉,對象要是女性再出點力甚至可以折斷手骨,身法不夠快的閃不過,只需要一面木質盾牌就夠撞她個腳步不穩
要知道細劍唯一的優勢僅在於那細小的劍尖,如果使劍者不熟練速度不夠快很容易閃躲並反制,操作細劍需要太多的技術成分了,古劍只需要把馬步扎穩,步步為營前進,再不停轉動揮舞稍具重量的劍身,基本反制點很難抓,因為古劍不用刺,甚至也不用大範圍揮砍,反手揮轉的時候只要確保劍身不會傷及自己,以劍根為標的,劍身為附屬延伸,要算到劍身的攻擊位置不能靠眼睛反應,基本上螫不傷她也夠把她武器打掉,唯一對長槍以及大一點的重劍無效,典型的短兵武器,用短武器的的技術發揮中武器的優勢,這裡再提一點反手的優勢,就是無法奪劍,基本上現下奪刀多是建立在對方正手持兵的基礎上,唯一反手奪刀的技巧還要以對象是刺捅為前提
使古劍有個關鍵點,手臂不能拉長,所以劍柄設計的較長便於平衡,手臂不拉長可以有效消彌重心的問題,但這也是個劣勢,搏鬥中必須花時間步步為營逼近對手,所以面對長兵不建議使用
許多東西都被淘汰啦,蘇格蘭巨劍也淘汰啦!但為何時下古代武器介紹的書籍媒體卻刻意忽略中國古劍發揚沒什麼用的細劍
武器本身就是要有實戰效能,現代時下所見的劍術,不是毫無實戰作用的輕劍舞,就是誇張的電影電玩的改造劍術,但我相信還是可以藉由武器外觀、重量、平衡.....等等要素去推測出設計者的用心,個人認為中國古劍(泛指春秋之後隋唐以前的)無論在外型設計,比重平衡上,都遠優於後世的細劍,在崇尚暴力戰爭的中世紀不應該輕易的被淘汰,在現代也不應該忽略遺忘,個人覺得日本刀跟西洋重劍都可以出現在現代武器介紹的刊物上,獨獨排除古劍,現代人寧願去舔外國月亮也不願去嚐一口月餅
另外我從來沒承認長柄大刀存在於三國時代,只是純粹表達現代媒體對武器的錯誤見解
要說誇大的話,同樣也是被媒體誇大的西洋重劍,同樣也是被渲染的武士刀,甚至連非洲土著所使用的短彎刀等等這些,有媒體願意去宣傳誇大這些東西,但為何獨獨揚棄國粹,古劍就這麼的不堪嗎?
我並不是想在此申論古代戰史的虛實,只是想以中世紀戰爭作為背景,以西洋重劍作為投射,反映論證中國古劍在冷冰器時代的地位。 各位不覺奇怪嗎?同樣的條件因素丟在歐亞兩地,卻有各自不同的發展,中國自春秋以來便是封建諸侯爭霸時代,至秦為止,之後分分合合的大小內戰不斷,歐洲亦是如此,自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代替,便進入了諸國分立的中世紀,同樣的戰爭背景,為何歐洲發展出重型的武器跟鎧甲,中國卻致力朝著輕量化武器前進。 歐洲重劍的使用時期是西元9~15世紀,橫跨4個世紀,但中國卻只有春秋~西漢前半葉大約不到三個世紀,自西漢後半葉,中國人的短兵變成了直柄環首刀,一直到後來的卜刀、砍山刀.....劍被徹底放棄在戰場。
因為地緣跟人員因素,在中國北方,是大片空曠平坦的平原,西方是沙漠跟極端氣候,西南是群山林立的複雜之地,東南臨海濱,複雜紛亂的地形氣候加上與北方騎馬民族的長期相處,戰爭的場地不再侷限於局部的點,戰場擴大到整片地區的控制,戰爭動輒數十萬人,導致短兵相接的肉搏戰爭走向快速化發展,劍這種雙開鋒的兵器操作複雜,稍有不慎便傷及自己,無法量產擅於使劍的鬥士,所以漸漸走向貴族化,漸漸沒落,但歐洲不同的是,封建時代的歐洲,戰爭簡單,一場戰役頂多投入數萬人便算龐大,陸戰戰場,比起亞洲也小多了,所以可以花更多的資源裝備士兵,劍被越做越重,目的從原始的砍劈切割變成敲破鐵甲,戰爭朝向血腥肉搏發展,戰術也多以密集陣型為主
以上這些因素我都知道,我要論的是現代人對古代兵器的看法,不論是遊戲電影媒體或是歷史科學角度,何以現代人會放棄研究開發古劍的作站使用技巧
我的問題從標題開始就很明確的表明是範圍很廣(所以是20點)的論證題,"中國古劍術為核那麼冷門",不論在現代或古代,不論科學或科幻。 是以我以遊戲或電影作為論證條件有何不可?沒錯!這的確是歷史板,但諸位權威,敢問有哪一位願意站出來為我們大家闡述最真實最科學最接近實況幾乎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歷史戰爭過程或劍術使用方法? 古代沒有攝影機,古代沒有留聲機,就幾行字,不足以承載文化,所以拜現代影視媒體之賜,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狀況,無論真假,這就是現代人關歷史的視窗,我們用現代科學的方式論證古代的歷史,怎麼能放棄科幻奇幻呢?
現在,回到問題核心,中國古劍為何比起西洋重劍在現代會被人們遺忘
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中國在戰爭上的發展,遠遠領先於歐洲,但是否也不是這樣,因為資源的關係,歐洲產的金屬跟成熟煉鐵技術足以供應大量的金屬鎧甲跟武器給每一位士兵,在加上其實真正使用金屬鎧甲的人數並不是非常的多,相對的,中國處在亞熱帶地形做為出發點,金屬資源的採集實不能比擬歐洲,當羅馬人用鉛來當盤刀叉餐具時,中國人老早發明了以極少木頭製作的筷子,杯碗也多以象牙獸皮極少用銅(只有王族用的鼎有),從管仲開始將鐵歸為政府公賣之後,此即證明了中國缺鐵的現實,雖然練鐵技術中國也領先歐洲,但金屬不足乃是殘酷的現實,是以中國在軍隊裝備上,除了武器,其他盡量避免使用金屬,多以獸皮、藤木、甚至麻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