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z/25z03/25z0311.htm
赤壁之戰
中國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說在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一帶,大敗曹操軍隊的一次決戰。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陽)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九月,曹軍進佔新野(今屬河南),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屬湖北)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劉備在長悞(今湖北當陽境)被曹軍大敗後,於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說服孫權結盟抗曹。
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曹操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一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令其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黃蓋擇時率蒙衝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佔荊州要地。
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z/25z03/25z0312.htm
火燒連環船
赤壁之戰中,曹操率水陸大軍南下,意圖一舉消滅孫權、劉備等人的勢力。但曹操所帶領的軍隊大多是北方人,並不習慣水戰,而且在大江之上,潮起潮落,戰船顛簸不定,北軍深受其苦,多有因而病倒,嚴重影響曹軍的戰鬥力。曹操為解決這問題,遂命以大鐵鏈和木板連接戰船,猶如城堡,使步騎可在上馳騁,以利攻戰。
針對曹軍的連環船,東吳主帥周瑜派老將黃蓋向曹操詐稱以糧船投降,操信以為真。在「投降」之時,黃蓋開出戰船數十艘,前面10艘滿載乾柴草,澆了油,以布遮蓋,上插與曹操約定的旗號。當黃蓋的戰船接近曹軍船艦時,立即舉火,火船直衝曹操的水師。由於連環船互相連接,一時無法散開,加上東南風急,火勢很快便蔓延起來,甚至波及岸上營寨,曹軍人馬燒溺死者甚眾。曹操大敗,率殘部北返。這次火攻,決定了赤壁之戰的成敗,歷史上稱為「火燒連環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9B%BD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7/%E4%B8%89%E5%9C%8B%E6%99%82%E6%9C%9F%E8%A1%8C%E6%94%BF%E5%8D%80%E5%8A%83%E5%9C%96.svg/778px-%E4%B8%89%E5%9C%8B%E6%99%82%E6%9C%9F%E8%A1%8C%E6%94%BF%E5%8D%80%E5%8A%83%E5%9C%96.svg.png
三國時期行政區劃圖,其中綠色為蜀漢、紅色為孫吳、藍色為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