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的過程和行政圖(10點)

2011-08-15 6:36 am
請問一下各位大大,赤壁之戰的過程是如何,還有當時的時間、人物、地點、起因、結果是什麼?(如果可以的話能附一張三國時期的行政圖嗎?)(10點)

回答 (3)

2011-08-16 2:26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z/25z03/25z0311.htm
赤壁之戰
中國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說在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一帶,大敗曹操軍隊的一次決戰。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陽)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九月,曹軍進佔新野(今屬河南),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屬湖北)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曹操收編劉表部眾,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劉備在長悞(今湖北當陽境)被曹軍大敗後,於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說服孫權結盟抗曹。
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曹操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一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令其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黃蓋擇時率蒙衝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佔荊州要地。
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z/25z03/25z0312.htm
火燒連環船
赤壁之戰中,曹操率水陸大軍南下,意圖一舉消滅孫權、劉備等人的勢力。但曹操所帶領的軍隊大多是北方人,並不習慣水戰,而且在大江之上,潮起潮落,戰船顛簸不定,北軍深受其苦,多有因而病倒,嚴重影響曹軍的戰鬥力。曹操為解決這問題,遂命以大鐵鏈和木板連接戰船,猶如城堡,使步騎可在上馳騁,以利攻戰。
針對曹軍的連環船,東吳主帥周瑜派老將黃蓋向曹操詐稱以糧船投降,操信以為真。在「投降」之時,黃蓋開出戰船數十艘,前面10艘滿載乾柴草,澆了油,以布遮蓋,上插與曹操約定的旗號。當黃蓋的戰船接近曹軍船艦時,立即舉火,火船直衝曹操的水師。由於連環船互相連接,一時無法散開,加上東南風急,火勢很快便蔓延起來,甚至波及岸上營寨,曹軍人馬燒溺死者甚眾。曹操大敗,率殘部北返。這次火攻,決定了赤壁之戰的成敗,歷史上稱為「火燒連環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9B%BD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7/%E4%B8%89%E5%9C%8B%E6%99%82%E6%9C%9F%E8%A1%8C%E6%94%BF%E5%8D%80%E5%8A%83%E5%9C%96.svg/778px-%E4%B8%89%E5%9C%8B%E6%99%82%E6%9C%9F%E8%A1%8C%E6%94%BF%E5%8D%80%E5%8A%83%E5%9C%96.svg.png

三國時期行政區劃圖,其中綠色為蜀漢、紅色為孫吳、藍色為曹魏。
2011-08-23 3:50 am
2011-08-15 7:26 am
1.發生時間:208年七月—208年十一月 2.過程:曹操在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揮師南下﹐企圖一舉消滅據有荊州的劉表和江東的孫權﹐統一全國。八月﹐劉表病逝﹐次子劉琮屯襄陽﹐劉備屯樊城。九月﹐曹操至新野﹐劉琮不戰而降。因江陵貯有劉表的大量糧草兵器等﹐劉備從樊城向江陵撤退﹐並命關羽帶領水軍經漢水到江陵會合。曹操親率輕騎五千﹐日夜兼程追趕﹐在當陽長(今湖北當陽東北)打敗劉備﹐佔領江陵。劉備放棄撤往江陵的計畫﹐折向東南漢水方向撤退﹐和自漢水東下的關羽水軍會合﹐並與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所部一萬餘人聯軍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漢漢口)﹐圖謀聯合孫權抗擊曹操。當曹操南下時﹐孫權派魯肅出使荊州﹐弔劉表喪﹐兼說劉備同心禦曹。魯肅與劉備相遇於當陽﹐後劉備用其計退至鄂縣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時曹操據江陵﹐將順流東下﹐形勢緊迫﹐劉備遣諸葛亮隨肅往東吳。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孫權已接到曹操威脅的書信﹐說訓練好水師八十萬﹐要與孫權在吳地決戰。孫權不願以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曹操﹐又顧慮孫劉聯軍不能與曹操相匹敵﹐猶豫不決。諸葛亮對他分析敵我雙方的利弊﹐指出曹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北人不習水戰。孫劉聯合﹐定可取勝。孫權部下以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和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也展開了激烈爭辯。諸葛亮指出主和派意見的錯誤﹐進一步消除了孫權的顧慮。孫權決心聯劉抗曹﹐從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北)召回周瑜。周瑜支持諸葛亮和魯肅的意見﹐指出﹐實際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且已疲憊不堪。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加之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這些都是對曹操的不利因素。孫權增強聯劉抗曹取勝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周瑜率精銳部隊三萬人﹐沿江而上至夏口﹐與劉備統軍兩萬多人會合﹐共同抗曹。孫劉聯軍溯江西進﹐與順流而下的曹軍在赤壁(歷來有幾種說法。一般認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相遇曹軍初戰不利﹐退往長江北岸的烏林(今湖北洪湖東北)﹐雙方隔江對峙。北兵不慣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鐵索將戰船連鎖在一起﹐以減輕風浪顛簸。周瑜部將黃蓋建議採用火攻戰術以敗曹軍。曹操驕傲輕敵﹐相信黃蓋的詐降﹐黃蓋帶十艘蒙沖斗艦﹐滿載薪草膏油﹐外用帷幕偽裝﹐順風駛向曹船﹐因風縱火﹐燔燒曹軍船隻﹐火勢延及岸上營壘。曹軍人馬燒溺﹐傷亡慘重。周瑜﹑劉備軍隊水陸並進﹐曹操沿華容小道(今湖北監利北)﹐向江陵方向狼狽退卻﹐加以瘟疫﹑饑餓﹐曹軍損失大半。 3.結果:赤壁戰後,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機會如此大規模南下荊州。曹操集團也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遣甘寧襲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進圍甘甯,周瑜率軍救援,大破曹仁軍。劉備回師夏口,欲溯漢江迂回曹仁後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孫權繼續與劉備聯盟,以抗拒曹操。劉備進攻荊州南部, 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長沙、桂陽(郡治在今湖南郴縣)、零陵(均在今湖南境)四郡投降。後來又奪得劉璋的益州。孫權據有江東,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割據局面。
參考: 賽諸葛BOSS的智慧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59: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814000016KK097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