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書籍介紹

2011-08-07 9:14 pm
聽說(我們仨)一書十分好看

可否較詳細地介紹書中的內容?

回答 (2)

2011-08-07 11:53 pm
✔ 最佳答案
你好~~~

其實在網上你亦可以找到一些評論,讀後感等的~~

http://www.gaes.gov.mo/big5/book/writing02/12.pdf

http://www.hkedcity.net/library/review/view.phtml?file_id=49833

http://www.twghcmts.edu.hk/booksharing/book(005).htm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50901655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81400046

此書的確不錯的~看到網友們都極力推介這本書~看來真的要大大讀一讀,才能真正感受到此書的精華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
參考: Yogi
2011-08-13 2:51 am
《我們仨》– 回憶社會、家庭
「仨」 - 一個巧妙的字,把三人緊緊牢靠在一起。《我們仨》是楊絳回憶丈夫錢鍾書、女兒錢緩,以及文革的作品。書中條理分明地分下三部份,紀念仨的往昔:一部是驚夢、一部是如是如非的尋夢、以及最後一部是楊絳孑然回顧三人的追夢……



《我們仨》以楊絳患得患失的夢為開篇,也許現實的她確曾極力希望一切皆是夢幻。那麼,丈夫女兒的離世,亦只淪為夢魘,而不是迫使逃離現實的打擊。在文中,她以冷豔的文筆刻劃三人六十多年的家庭生活,重點更是罹患脊椎癌去世女兒 - 錢緩。由錢緩還未出生,到經歷文化大革命,以及與世長辭,一生的滄桑痕跡亦紀錄在數百頁稿紙之上。作者楊絳用字含蓄而不拘謹,反而未使憂情愁緒的喪親之痛淡漠,而突顯出她刻意隱瞞獨自一人生活下去的悲涼。楊絳數十年的春秋亳不輕易渡過,作為九十二歲的文學家,捱過的苦頭,受過的災難多不勝數。本應生活迫人,早就造就一身銅皮鐵骨,可恨又可憐的是,經驗 - 從不換了她血肉做的心藏。對錢鍾書、對錢緩,除了老淚縱橫,還可以怎樣承受無法磨滅的打擊?



此書集中紀念以及愐懷親情,傳統社會的薰陶下,中國家庭觀念向來嚴謹,對於研究社會文化的楊絳亦不能獨善其身。觀摩到驚濤駭浪雄偉的知識分子,亦不過擁有人之常情。世代上,一位妻子、一位母親,從不因個人環境和地位而改變天賦下來的天職。照顧家人和女兒,又豈是楊絳所能拒諸千里之外?《我們仨》,由一個家庭,描繪出社會縮影,以至人民生活都活現在筆下景界,實在不得不令人惻目。



由心緒而發,對其中一節很有印象,提及錢鍾書和楊絳年輕時一心求學,考上獎學金,本應平步青雲路。奈何有天忽聞:「文學學士,就是對文學無識無知。」而毅然放棄追逐求學的終極理想。人生,百轉千回在數十憶口子身上,極其量不過重演片段的劇目。跟他倆相似的是,不知多千多萬的人們為了理想、夢想、奢想,而不顧一切追求,但終章卻不是每每留守完美結局。教讀者必須對生活有所領悟或反思,推敲值得商榷的事實。



而在文中第二部分,多次提及「客棧」。客棧、客棧,客棧大概可提供舒適的環境,以及服務,但永不能填補家的感覺,永遠缺失家的完整。正正因為錢鍾書、錢緩寰絶人世,楊絳心中顛簸的思憶無法彌補難以接受的痛失家人。在往後的日子,家不成家,也許有家庭成員的回憶,但永遠擺不開客棧的名堂。



一句:「世間好物不固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正正表現楊絳、錢鍾書和女兒錢緩的心路歷程。一個精神意識而現世高低不存在的「仨」,已經把《我們仨》真面相表露無遺。三人彌漫的親情、人情、社會情,動容而不濫情。不只這三人,或許這是中國人最重要以及最基本的情。就借一書《我們仨》,引領我們尋覓心靈彼岸。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42: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807000051KK004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