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編著緣起人,哲人最想了解的問題,就是「為何而活著」、「死後去哪裡」「有無徹底的離苦有永恆的喜悅」?經過二十多年探求、幾乎遍及各領域學問,終於認為非編著此書不可!原因有二,這本書對剛才三個問題,有最正確及最好的解答到達的方法。另一個原因是,釋迦牟尼(佛陀、喬達摩)所留下的教法遭到部份的增刪或曲解,甚至假託其所說!其中,以西元前一世紀以後印度北傳各區域之經典為最。本書使命,乃在找到佛陀的初衷,乃在揭示最有益人類的思想和道路。如果不仔細觀看本書,你可能辜負你此生。雖然尚有許多更深奧的經典,歷史上的佛陀並無意創立佛教(不崇拜任何神祇、不祭祀、沒有儀式。),但適應後世各階層需求,逐漸演變成「佛教」。現今,在約定俗成嚇,本書暫名為《根本佛教聖典》,然莫忘佛陀的教法乃是「佛法」而非一種宗教。「根本」一義,乃欲找出最接近佛陀教誨原意之意。但乃需從所謂的「原始佛教」中去過濾,勝制這些資料更混雜的部份「部派佛教」的特色。由於南北傳聖典之間的同異比較,在經過我的精選,應該很契合喬達摩的本懷。在藏、漢佛法已走向哲理思辯之際,更顯出根本(原始)佛法著重日常生活的道德實踐之寶貴。未編入,但就絕多數人而言,這已足夠,附帶提一點,
編著次序及方法先以日本佛教傳道協會的《佛教聖典》為版本,刪除部分明顯非「根本佛法的部份」。在編入《法句》、《經集》中譯本,及少部份《四部阿含》。最後,我個人點出佛法與其他西洋宗教教義不同之處,在引述許多哲人的觀點做結(如英國羅素,叔本華,尼采,凱倫˙阿姆斯壯,羅睺羅法師、愛因斯坦…等)。
拋棄愛慾,擺脫疑惑,日夜追求滅寂貪愛。」一0七一、可尊敬的烏波濕婆說道:「擺脫對一切愛慾的貪戀,拋棄任何東西,依靠一無所有,達到至高的名想解脫,這樣的人將停留在那裏,不再前進4了嗎?」一0七二、世尊說道:「鳥波濕婆啊!擺脫對一切愛慾的貪戀,拋棄任何東西,依靠一無所有達到至高的名想解脫,這樣的人將停留在那裏:不再前進。」一0七三、「如果他停留在那裏許多年,不再前進,洞察一切的人啊!如果他在那裏達到平靜,獲得解脫,這種人的識是否還存在?」一0七四、世尊說道:「鳥波濕婆啊!正如火苗被大風吹滅,已經消失,無以命名,牟尼擺脫了名和身,已經消失,無以命名。」一0七五、「他是消失了,還是不存在,還是遠永健康地存在?請向我解釋,牟尼啊!因為你知道這個法門。」一0七六、世尊說道:「烏波濕婆啊!這樣的人消失後,形量不存在,人們談論他的依據不存在;當一切現象消失時,一切談論方式5也消失。」(註:此段深奧)南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