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自然界中含有“雌激素”的植物,至今已發現的植物性雌激素約有400種,最爲常見的是異黃酮,主要分佈於豆科當中,在大豆中含量特別豐富,故稱“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的結構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相似,它在人體可起到補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在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時(如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大豆異黃酮又會阻止雌激素過量作用於女性靶器官,從而使女性體內雌激素活性保持平衡,因此大豆異黃酮又被稱爲女性雌激素水平的調節器。
此外,大豆異黃酮分子中含有的酚羥基可作爲供氧體,能與體內自由基反應,降低氧自由基對生物大分子的損傷,減少腫瘤的發生。由於異黃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雌激素,易於分解,不會在體內堆積,因此沒有外源性雌激素的毒副作用,是安全的,這是化學合成的雌激素和從動物胸腺提取的雌激素所不具備的。
大豆和豆製品中還含有異黃素,它具有平衡雌激素的作用,這種對雌激素的雙向平衡作用,在食物中很難找得第二種。所以,大豆及其製品理應成爲我們餐桌上的“貴賓”、“座上客”,是食補雌激素的理想之選。女人一生都應與大豆和豆製品結盟,每天應保證一杯濃豆漿,或者吃一份豆製品。此外,大豆及其製品同蜂王漿一樣,合理配置了人體需求的多種營養物質,也是對我們的機體進行“綜合治理”的能手。如大豆中富含的磷脂是一種天然營養活性劑,可增加組織機能,降低膽固醇,改善脂質代謝,預防和治療腦動脈、冠狀動脈硬化;大豆中的植物蛋白是大腦從事複雜智力活動的基本原料,增加食物中大豆蛋白的含量,就能增加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大豆中至少有5種物質(蛋白酶抑制素、肌醇六磷酸酶、植物固醇、皂苷、異黃酮)具有防癌功效,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降低過氧化脂質的作用,從而調節人體免疫機能;大豆不含膽固醇,飲食中用以取代部分肉類,不但正符合低脂低膽固醇的飲食原則,而且恰到好處地起到了降低血脂的作用。
另外 ; 多數水果蔬菜穀物都含有微量的植物雌激素,儘管含量不高,但在日常保健中卻不能忽視,因爲它們也是膳食營養素的主要來源。在已發現的幾百種植物雌激素中,以異黃酮、木脂素、二苯乙烯類化合物等幾種研究較多。異黃酮在食品中的分佈局限於大豆,而木脂素的分佈要廣泛得多,儘管木脂素化合物含量相對食品基質來說通常較低,但是它們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可見它們是一種重要的植物雌激素來源,特別對於那些嚴格素食者以及一般食者。木脂素主要存在於亞麻籽、扁豆、穀類,以及茴香、葵花籽、芝麻、洋蔥等食物中。
二苯乙烯類化合物也是一類作用較爲突出的植物雌激素,廣泛地存在於高等植物中,主要來源有葡萄、葡萄汁以及葡萄酒,花生以及花生醬,最典型的是紅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除了能補充植物雌激素,它對預防心血管疾患起著較大的作用,而且具有非凡的抗氧化以及抗癌效果。除此以外,黃豆芽中含有香豆素,人參和西洋參中含有人參皂苷類物質,柑橘科中含有柑橘素,甘草中含有異甘草素,薯蕷和野山茶中含有甾醇類等,這是另一些種類的植物雌激素。
總之,植物雌激素廣泛存在于豆類、穀類、水果、蔬菜等300多種植物中,日常飲食中除大豆及其製品外,小麥、黑米、扁豆、洋蔥、蘋果、石榴、銀杏、茴香、葵花子、咖啡和橙汁等食物中含量相對較多。每天最好能攝取三十至三十五種不同的食物,適當均衡且多樣化的攝取五穀雜糧和蔬菜水果,不但補充了微量的植物雌激素,同時也爲身體提供了其他多種多樣的營養素,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滿足身體健康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