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宗教經典感覺會讓人跌倒?

2011-07-30 8:11 pm
文 章太多,只舉幾段


以西結書
5:10 在你中間父親要喫兒子、兒子要喫父親、我必向你施行審判、我必將你所剩下的、分散四方。

馬太福音
25:41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豫備的永火裏去。約翰福音
3:36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約翰福音
15:6人若不常在我裏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幹,人拾起來,扔在火裏燒了。”
詩篇
137 : 9 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列王記下
2:23 以利沙從那裡上伯特利去.正上去的時候、有些童子從城裡出來、戲笑他、說、禿頭的上去罷、禿頭的上去罷。
2:24 他回頭看見、就奉耶和華的名咒詛他們。於是有兩個母熊從林中出來、撕裂他們中間四十二個童子。
申命記
25:11若有二人爭鬥、這人的妻近前來、要救他丈夫脫離那打他丈夫之人的手、抓住那人的下體.
25:12就要砍斷婦人的手、眼不可顧惜他。
約翰福音
9: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9: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何西阿書
13:16 撒瑪利亞必擔當自己的罪、因為悖逆他的 神、他必倒在刀下、嬰孩必被摔死、孕婦必被剖開
更新1:

最怕昧著良心替自己與魔鬼的偏見找理由 耶神是神是魔經文清楚,ㄠ的太硬沒意思 絕多數人不懂經文,盲目信仰,自嬰孩被洗腦

回答 (6)

2011-08-01 8:32 pm
因為聖經被編多次,所以出現有矛盾現象,使人閱讀有不解的情況. 聖經進化史按照猶太人的傳說,<托拉>即<魔西五經>,為魔西所寫.然而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以來,西方學者日益注意到這部經典著作中的眾多重覆,矛盾之處,特別是到19世紀,經格拉夫,魏爾豪森,德賴弗等學者探索,關於<魔西五經>底本的理論逐漸系統化,其中最為流行的是格拉夫-魏爾豪森四底本學說.該學說認為,<魔西五經>主要來源於四種不同的底本資料. 最初的底本是“耶和華本”,由南猶大學者於公元前850年前後完成,該本稱猶太人信奉的神“耶和華”(Jahweh),故又簡稱“J”本.<創世記>和<出埃及記>大部分材料以及<民數記>第10章第29節以下各章節,<士師記>第1,2章的材料源於此本. 稍後出現的底本是“埃洛欣本”,這是約公元前700年間由北方以色列學者創作,其中根據北方的傳聞與“J本”有不同的記錄,明顯區別之一為該本子<創世記>中稱神為“埃洛欣” (Elohim),故又簡稱“E本”. 公元前722年北方以色列滅亡後,代表北方觀點的“E本”流入南方猶太王國,與南方更早時出現的,“J本”綜合,求同存異,編出“JE本”,其中“J本”特色佔優. 公元前621年約西亞王下令俢建聖殿時發現的<申命記>書卷,稱為“申命記本”,(Deuteronomy)簡稱“D本”,包括今<申命記>第12-26章的核心部分,約成書於公元前700-前650年間,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滅亡前後,申命派史家將此本與“JE本”綜合,形成”JED本“,其特色是突出申命派”犯罪-懲罰-悔過-救贖“的宗教歷史觀. 最晚的底本為“祭司本”(Priestly Code),簡稱“P本”,這是巴比倫囚虜得釋返鄉,重修聖殿前後寄居巴比倫的猶太祭司們整修的本子,時間約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以文體簡潔,風格莊重為特徵.該本從<創世記>中關於上帝創世故事起,資料貫穿於<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之中,包括全部<利未記>.尼希米重振猶太教時,祭司們將“P本”編入“JED本”,形成“JEDP本”. 據西方學者桑德密耳之說,該本定型於公元前450-前375年間,並由以斯拉在耶路撒冷當眾誦讀.由此,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主要由上述四種底本最後綜合成當今樣式的<魔西五經>. 此後,聖經正典化的過程仍在繼續.同樣由多位猶太學者創作的前期先知書和後期先知書成書於公元前7世紀-前4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也獲得了列入正典的資格.同時,後來構成文集的各卷也己編成,在公元90年的詹尼亞(亞布內)會議上,猶太教拉比們確認這些書卷為猶太教聖經最後一部分正典.至此,聖經正典最後定型.聖經三部分經典的權威性與其正典化過程相對應.律法書排在首位,在猶太教會堂誦讀時屬必讀部分;先知書次之,屬應讀部分;文集則居最後,屬選讀部分. 次 經 和 偽 經:次經和偽經是對舊約聖經內容的補充和擴展,同是猶太教重要的經典共15卷,是一些隱姓理名的猶太人以希伯來文和希臘文寫成. 作一小補充歷史,好等看的人明白聖經成書的環境:猶太人本由12個支派所組成,稱為希伯來王國,而最後的國王是所羅門王,所羅門王死後希伯來王國一分為二,猶太人進入南北朝時代,南面稱猶太王國由兩個支派組成,首都耶路撒冷,北面稱以色列由十個支派組成,首都撒馬利亞,而猶太王國比較保守原先猶太教,但以色列就混入了異族宗教(金牛犢). 猶太王國和以色列互相攻打了200年之久.以色列在公元前721年被亞述所滅.猶太王國在公元前586年被新巴比倫所滅.

2011-08-01 12:36:02 補充:
聖經所謂前呼後應也是牧師的吹噓!

因為聖經的神跡傳說,都是抄襲美索不達米亞泥版傳說.

考古學的洪水爭論在兩個問題上:
1遠古初民時代究竟有沒有一場大洪水?
2世界上這樣普遍的洪水傳說究竟起源於哪裡?

1877年, 美國賓直法尼亞大學對美索不達米亞進行了為期4年的考古發掘, 這也是美國人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首次考古發掘. 在蘇美爾古國尼普爾城, 出土了泥版約50,000件, 其中一塊3,700年前的碎片也記錄著(吉爾伽美什)史詩所說的那次大洪水的故事. 這為史密斯的發現提供了佐證.

2011-08-01 12:36:15 補充:
1922年, 英國考古學家列奧納德, 伍利爵士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烏爾古城遺址進行發掘時, 在近12米的深處, 他接觸了一厚達2.5米左右, 完全沒有碎陶和瓦礫的土層, 這顯然是一個沖積層, 地質學家提出的合理解釋是: 由於沖積層厚達2.5米, 一定是被特大洪水淹沒過. 經過顯微鏡下的分析, 這一沖積層的於土的確是由於一場大洪水而沉積起來的. 這成了大洪水無可爭辯的地質証據, 也再次証實了(吉爾伽美什) 史詩中大洪水的記載的真實性. 同時, 由於經過伍利的考証, 烏爾王陵出土物的年代為公元前4000年, 也就是說, 史詩涉及的年代要比聖經古老得多. 這也証明, 聖經上的大洪水傳說起源於烏爾.
2011-08-01 2:54 am
除咗洗腦,耶神仲會派出天使,晚晚報夢,實行內外夾攻;

死未?!
2011-07-31 3:49 pm
人们不相信神,认为圣经是愚蠢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圣灵,他们不明白圣经。
我有圣灵在我的灵魂,因为我已经接受了耶稣。

歌 林 多 前 書 1:18-19
18 因 为 十 字 架 的 道 理 , 在 那 灭 亡 的 人 为 愚 拙 ; 在 我 们 得 救 的 人 , 却 为 神 的 大 能 。 19 就 如 经 上 所 记 : 我 要 灭 绝 智 慧 人 的 智 慧 , 废 弃 聪 明 人 的 聪 明 。
2011-07-31 10:25 am
對於這個深奧的問題, 我嘗試從兩個對立的立場分別分析一下, 然後得出結論.

正方立場:

第一點:

聖誕由不同書卷組成, 舊約是猶太教聖經的正典選輯而成, 而新約聖經正典書目,於公元397年舉行的迦太基會議正式確定。

注意猶太教, 天主教, 新教對書卷的選取不盡相同.

既然由不同的作者, 相隔千年的時代, 各有不同的寫書的動機和立場, 那麼出來的製成品必然不倫不類, 前後矛盾.

第二點:

由於以前沒有影印機, 複製書本只好靠手抄.

根據考古學的發現, 聖經的抄寫有誤差, 近年有"複製耶穌"等書寫到原來四福音的經文沒有耶穌升天的章節, 可能是後人所加上.

可見現代的版本未必與原來相同.

第三點:

講解聖經的"人"有利害關係, 而曲解聖經.

例如有些團體的長老可能等著九九奉獻去供養其子女到英國讀書. 故胡亂把一些奇怪的文學作品解成上帝的話.

其實教會與社會的利害關係從古到今一直存在. 從君士坦丁大帝定為羅馬國教開始, 十字軍, 女巫獵殺, 到利用宗教佔據別國的行為. 宗教一直有其實際的利益存在.

試問他們講的說話會不會沒有立場, 正如傳銷佬講的說話可信嗎?

反方立場:

提後316:

聖 經 都 是   神 所 默 示 的 、 〔 或 作 凡   神 所 默 示 的 聖 經 〕 於 教 訓 、 督 責 、 使 人 歸 正 、 教 導 人 學 義 、 都 是 有 益 的




在我分別思考了雙方立場之後, 結論是你的命題是錯的. 聖經絕對沒有跘倒人. 你錯了, 哈利路亞.
參考: 天地良心
2011-07-30 10:51 pm
這位暱明的者:
你抱著挑釁基督教的心態去抽幾節經文出來強解後便立論,完全不理上下文意,你根本就不明白你所讀的。

中國歷代文字獄高手,現在都要企埋一邊了!
2011-07-30 9:29 pm
>>為什麼讀宗教經典感覺會讓人跌倒?
因為閣下沒有理會上文下理,錯信令人戰慄聖經用搜尋器在聖經找"強姦、摔死、下體"並對找到的經文加入自己的錯誤見解所引致,見意閣下自行查看該完整章節經文才作結論。

2011-07-30 19:26:30 補充:
>>絕多數人不懂經文,盲目信仰,自嬰孩被洗腦
若信徒真的是自嬰兒時被"洗腦",就解釋不到教會有年少老幼不斷加入信主的原因了。


收錄日期: 2021-04-20 01:00: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730000051KK004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