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與「中國古代文學」相關的問題

2011-07-28 9:13 pm
Q1. 中國三大抒情文分別是?

Q2.「 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久,不亦宜乎」中,『交通』之意為何?

Q3. 「詩經─經部;春秋─史部;呂氏春秋─子部;昭明文選─集部」請問其中何者錯誤?

Q4.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詩眼為何?

Q5. 為何下列句子的結構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以己喜,不以己悲」這種條件相互補充的用法相似?

 (A)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Q6. 「古代人物的稱謂有以官職稱者:杜工部、王右丞、王右軍;以籍貫稱者:韓昌黎、柳柳州、李青蓮」此敘述何處有誤,又各指何人?

Q7. 「古代授予官職叫『拜』;罷黜官職叫『黜』;被流放叫『除』;自動辭去官職叫『解印』」請問此敘述中何處有誤?


謝謝各位國文好手的解答^^
更新1:

Q8. 「范仲淹〈岳陽樓記〉吸取辭賦的特色,寫景用散體,敘事議論用駢體」試問此敘述中何處有誤? Q9. 「《史記》乃漢‧司馬遷所著,《資治通鑑》為宋‧司馬光所獨撰」試問此敘述中何處有誤? Q10. 「未若柳絮『因』風起/『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中各為指何意?

更新2:

Q11. 「郡齋寥落夜無眠,紙帳青燈思悄然;不是今生惜今夕,卻緣明日是明年。」所指的節日為何?

更新3:

Q12. 下列「見」字之意各為何?  (A) 高祖發怒,「見」於辭色  (B)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  (C) 信而「見」疑 Q13. 為何「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最能看出〈留侯論〉是翻案文章?

回答 (2)

2011-07-31 8:16 pm
✔ 最佳答案
Q1. 中國三大抒情文分別是?
A1. 諸葛亮《出師表》、李密《陳情表》、韓愈《祭十二郎文》

Q2.「 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久,不亦宜乎」中,『交通』之意為何?
A2. ....嗯很抱歉這題我不知道捏.....T︿T

Q3. 「詩經─經部;春秋─史部;呂氏春秋─子部;昭明文選─集部」請問其中何者錯誤?
A3. 春秋→經部

Q4.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詩眼為何?
A4. 應該是「春色」吧

Q5. 為何下列句子的結構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以己喜,不以己悲」這種條件相互補充的用法相似?
 (A)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A5. (A) →煙籠寒水煙籠沙,月籠寒水月籠沙
  (B) →主人下馬主人在船,客下馬客在船

Q6. 「古代人物的稱謂有以官職稱者:杜工部、王右丞、王右軍;以籍貫稱者:韓昌黎、柳柳州、李青蓮」此敘述何處有誤,又各指何人?
A6. 「柳柳州」是柳宗元因為在柳州政績好才會被這樣稱呼的
  杜工部→杜甫、王右丞→王維、王右軍→王羲之
  韓昌黎→韓愈、柳柳州→柳宗元、李青蓮→李白

Q7. 「古代授予官職叫『拜』;罷黜官職叫『黜』;被流放叫『除』;自動辭去官職叫『解印』」請問此敘述中何處有誤?
A7. 「除」也是授予官職,被流放叫「放」

Q8. 「范仲淹〈岳陽樓記〉吸取辭賦的特色,寫景用散體,敘事議論用駢體」試問此敘述中何處有誤?
A8. 寫景→駢體、議論→散體

Q9. 「《史記》乃漢‧司馬遷所著,《資治通鑑》為宋‧司馬光所獨撰」試問此敘述中何處有誤?
A9. 《資治通鑑》司馬光只是主編,另外還有劉恕、劉攽、范祖禹(協編),而司馬康是檢校文字

Q10. 「未若柳絮『因』風起/『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中各為指何意?
A10. 未若柳絮「因」風起→憑藉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親近;依靠

Q11. 「郡齋寥落夜無眠,紙帳青燈思悄然;不是今生惜今夕,卻緣明日是明年。」所指的節日為何?
A11. 「卻緣明日是明年」→應該是春節吧

Q12. 下列「見」字之意各為何?
 (A) 高祖發怒,「見」於辭色
 (B)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
 (C) 信而「見」疑
A12. (A) →表現
   (B) →表現
   (C) →被

Q13. 為何「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最能看出〈留侯論〉是翻案文章?
A13. 請參考「Yahoo!知識+ →留侯論與縱囚論的破與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82621409)
2011-08-01 10:53 pm
《春秋》史歷史。
子是某家的學說。


收錄日期: 2021-05-04 06:38: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728000010KK040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