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生番/熟番/化番?

2011-07-27 4:56 am
高一上台灣歷史

關於台灣的原住民...

課本中其中的一句話:

*同時清朝官府與民間又將"番"一歸順情況,區分'生番" '熟番" 及"化番"...

化番?是...?


那漢化深淺的大小?誰最深?誰最淺?((煩勞用">"or"<"表之))

謝謝~

回答 (6)

2011-07-27 5:15 am
✔ 最佳答案
*化番

1.與清之通事有交易關係者(通事是協助官府與原住民交涉者,由熟悉原住民語言的漢人擔任,或由熟悉漢語的原住民擔任。)

2.化番約有兩百多社,判服不定。


由第二點可知,化番並沒有像熟番那樣地漢化,
反而比較像一種交易的關係,並沒有完全降服!!

故您的第二個問題,漢化深淺大小: 熟番>化番>生番
參考: me
2011-07-28 8:15 am
福爾摩沙 被清劃分為《生蕃、熟蕃》
《蕃》在漢字的解釋是外邦
當時台灣對中國而言是 (外國人民)


清勢力未進入台灣之前,
台灣人當然不會使用大陸語言,
後來清官方開始對台灣推廣漢學,
也就是用閩南語,客家語發音的漢學,.


鄭成功勢力組織瓦解之後
鄭成功所帶來之軍人百姓,
被施狼追殺或遣返大陸,
台灣幾乎沒有留下鄭氏遺留的漢人。


台灣人是在清代之初才正式的接受漢學教育。
教育產生台灣新的閩客語群,
這些 語群
絕不是鄭成功帶來的後代百姓

《蕃》
是指外邦(外國人民)
大清不可能把《蕃》視為歧視的意思
大清新納入的台灣百姓
被官方定名為《生蕃、熟蕃》


如果用閩南語、念一下(生手)(熟手) 。
很明顯
只不過是《 生疏》和《熟練》意思

所以
(生)(熟).不會有問題 。 《生蕃》是對《漢語言、漢文字》生疏的外國人民
《熟蕃》是對《漢語言、漢文字》熟練的外國人民
這樣解釋也不會有問題 。

一個堂堂大清帝國的官方,
對一個新加入的民族,
當初的定名應該不會有歧視的味道。

滿清最初自己的軍隊 不到 30 萬 就是靠和地方勢力結盟,
才征服中國 268 年 ,
清官方絕對不會對異族產生歧視 。
在古文書中 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 可發現
大清官方對台灣熟蕃態度是禮遇的
反而對漢人是猜疑不信任 《生蕃》《熟蕃》會讓覺得不雅,
應該是後來少數低賤的《文盲、流民》的扭曲 和醜化。
漢人野台戲劇
喜歡把征服者當成自己的光榮史。

把敵方對手 都賤稱為蕃
用輕昧態度來強調對蕃邦的鄙視
百姓長期耳濡目染
形成自大驕傲的民族性格而根本不知 ,
漢人地盤 自古來,
一直遭受異族入侵,
大陸東北 地區的滿族勢力、
北亞游牧民族蒙古勢力 、
日本人,歐美強國、
都入侵過大陸華夏漢人的地盤,
漢人何來的優越感? 令人百思不解現在的台灣
過度美化漢文化
老百姓產生《漢人是高人一等》的錯誤認知
相對《生蕃》《熟蕃》被扭曲 、被醜化。
好像理所當然

漢人自我膨脹、醜化異族的性格
在漢人戲劇文化中特別明顯
台灣人長期下來對本土文化產生矮人一截的感覺
進而忘記自己祖先的根源,
甚至自以為是漢人
最後連種族宗族都認同錯亂。




政治力量的介入
媒體廣告的宣揚
讓百姓以身為中華民族為榮

自以為是漢人
屬於和統治者一樣的種族

譬如
中影的《唐山過台灣》.
《源》
讓許多閩南語群和客家語群的熟番後代 .
相信他們的祖先來自大陸.
這些60年代電影.
就是典型誤導台灣人的''政宣電影'',
讓 台灣人相信會說閩客語
一定是《大陸過台灣》
政府投資拍片
加速台灣人相信統治者的宣傳
台灣人忘了自己祖源,
台灣人害怕被指為台灣人。

漢人入墾不是事實《 入懇》大多數都是虛構
清代統治台灣212年
而清代台灣官方推廣的語言就是閩客語
熟蕃經過212年大多數都會說閩客語

如果(熟生蕃)到另一地區就業或工作時.
清代台灣官方推廣的語言就是國語.
不同族群一起交談.當然是用清代台灣官方推廣的語言.

台灣人為了逃避熟生蕃這個被醜化的稱呼
會說閩客語的熟生蕃都稱自己是閩南人.客家人.
也有部分會互相指稱對方是《蕃》


其實 這些人只是忘記自己是《熟生蕃》的後代,
台灣人強烈排斥被稱為《蕃》
就算被扭曲成漢人似乎也樂於接受.

虛構的漢人《入墾》更是不斷的在台灣歷史出現,
台灣人不會撰文 反駁,
任由漢文字 虛構、醜化台灣史 清屯番制度下的《熟蕃》,屯丁、每一人可分配到兩甲很優的耕地
當時台灣屯番 就有4000多人
這些人都是《熟蕃》不是漢人清朝和漢人是敵對關係

鄭成功勢力《軍人、百姓》被施狼追殺或遣返大陸,
台灣幾乎沒有留下鄭氏遺留的漢人。
清朝不可能讓漢人《入墾》
漢人《入墾》都是虛構

所謂的漢人《入墾》
其實就是會說閩客語 的《熟蕃》
《熟蕃》不願承認自己是《蕃》
稱自己是閩南人、客家人 。



2011-07-28 00:16:26 補充:
泉州移民「陳賴章」 《入墾》的例子
佔台灣土地開墾 比例上只是一小部份


台灣 土地開墾都是《熟蕃》的作為
虛構的漢人《入墾》台灣人應該強烈批判




大清統治台灣212年

住在城市或平原的百姓,漸漸的就會說閩客語。
百姓自己以為是 (閩南人.客家人).

212年大約9-10代,
這是相當長久的時間.
忘了父母的語言.
這在語言演化史來說是普遍的事

2011-07-28 00:16:46 補充:
1895年大清結束
日本時代開始.
1896年 日本人戶口普查把忘了父母語言的《老百姓》
被歸類為(福).(廣)

(福).(廣)
也就是閩南語群和客家語群.
日本人特別在戶政指導手冊的『戶口鑑』中說明戶口章程
戶口謄本(福).(廣)是會說閩客語又忘了父母的語言的熟蕃
如果大陸人就會註明為(清).
所以日本時代戶口謄本標註的(福).(廣) 的《老百姓》絕對是原住民。
這是目前族群爭議的重點

因為《老百姓害怕自己被歸類為熟蕃》
如果熟蕃沒有被醜化
誰會在乎自己是不是熟蕃

2011-07-28 00:19:16 補充:
當時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
日本時代台灣總人口3,046,859
內地人(即日本人) 59,618
本島人(熟蕃.生蕃) 2,979,018
外國人(即漢人) 8,223

2011-07-28 00:21:15 補充:
以下轉貼意見

2011-07-28 00:22:08 補充:
日本時代戶口登記〈清國人〉只有8,223人.
還會說熟番語的約剩下4萬6千人.
會說閩客語的熟番語登記(福).(廣)系

這些人(福).(廣) 的熟番和(生蕃)再加剩餘的(熟蕃)都被歸類為本島人.

2011-07-28 00:22:25 補充:
1945年國民政府時代 把本島人改成台灣人.
台灣的身分證會註明中華民國大陸的省份.
也就是你是某個省的人。

現在問題來了.
當初日本時代戶口謄本..
被登記(福).(廣).會說閩客語又忘了父母的語言的熟蕃.
是語群是語系
被國民政府認為他們祖先是比國民黨更早從大陸來過的族群.

2011-07-28 00:22:41 補充:
這樣的誤會 .讓台灣住民人數突然變成少數.
很明顯官方的操作
故意錯誤
台灣人也樂以配合
原因是前面提到的
《老百姓害怕自己被歸類為熟蕃》


其實被登記(福).(廣) 的百姓 都是熟番《福爾摩沙》住民..
這是台灣歷史學家現在開始漸漸有相同的認知。

1943年二次大戰結束的前一年.
日本人又統計.
台灣總人口是6,585,841人..
本島人6,134,408人..
日本399,450人..
漢人是51,978.人.

2011-07-28 00:22:47 補充:
重點是.
台灣總人口是6,585,841人..
本島人就佔了6,134,408人..
漢人也不過是51,978人.



本島人6,134,408人..

被國民黨說成(福)(廣)是漢人.
許多證據証明(福)(廣)就是熟番.


日本人離開台灣時台灣人口640萬.
本島人6,134,408人還是佔絕對多數.

現在台灣2300萬
台灣住民至少有2000萬
台灣住民沒有理由變少數。

2011-07-28 00:34:41 補充:
以下轉入意見

2011-07-28 00:35:56 補充:
轉入意見

2011-07-29 18:10:29 補充:
1906漢人只有8000人
歷史鐵證如山
大清的台灣戶口資料完整無缺
如數交給日本

台灣的中國政權
常說
台灣人都是黃帝子孫

你自認為是 漢人 沒人反對

2011-07-30 18:12:46 補充:
清國人沒有權利選擇變更成日本國的台灣人



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

清國留在台灣的大陸百姓戶籍被登記成外國人〈清國人〉

清國人沒有選擇國籍之權利

沒有權利選擇變更成日本國的台灣人



大陸人在台灣

戶口謄本被填寫成〈寄留〉而種族欄被填寫成〈清〉

種族欄〈清〉很明顯是國籍的意思

戶口謄本是日本國的文書專用格式

沒必要再設一個國籍欄

只有護照才有國籍欄

外國人在日本國台灣的戶口謄本上被填寫成〈寄留〉

寄留在某某戶

也就是清國人的民眾留在台灣人口

日本時代戶口登記明顯〈清國人〉只有8000人

2011-07-30 18:13:05 補充:
戶籍欄之 ( 福、廣) 指的是平埔族百姓使用的副用語

來區別漢化較深之平埔族先民





日本時代戶口謄本的種族欄 ( 福、廣) 不是省籍的意思

而是清代對台灣熟蕃所推廣的漢學212年後

產生大量的閩客語群



強調一下是

(語群)



您想一想

日本國的戶口謄本怎麼可能填寫清國的省籍



如果

廣東人來日本國的台灣

戶口謄本登記〈寄留〉種族欄填寫〈清〉

不可能填寫( 福、廣)

2011-07-30 18:13:10 補充:
熟蕃被清統治長達212年

212年的漢學推廣

平埔族人〈熟蕃〉當然會說 河洛語 客家語

甚至忘記自己的母語

日本人很清楚這個重點



所以戶籍欄之 ( 福、廣) 當然是指的是副用語

是語群不是族群

戶籍欄之( 福、廣)就是會說 河洛語 客家語的〈熟生蕃〉不必懷疑

2011-07-30 18:16:42 補充:
網路自有公斷
不在回應傾中派

2011-07-30 21:00:19 補充:
抱歉
不再回應 傾中派

2011-07-30 21:03:26 補充:
歷史有興趣的人

都不難發現

部份漢文字所寫的台灣史

的確是有問題



(荷蘭 西班牙 日本)

遺留下的記載

漳泉渡台的’’漢流民’’

大部份以低劣品質

在台灣角落生存



特別提到漳泉流民的聚落

居住環境是髒亂不堪 隨意大小便

那麼生活 都成問題

那有力量驅趕 數量眾多的’’強勢熟蕃’’



台灣以前稱漳泉流民叫「羅漢腳仔」

2011-07-30 21:03:33 補充:
聽聽古諺:如何形容

一. 乞食伴羅漢 有路無厝.

病無藥,死無蓆.死無人哭’’》

二. 紅柿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

※ 紅柿=冬天快到的意思



早期

由大陸到台灣的漳泉民眾

因為沒有雇主

大部份以等待’’空缺’’的方式尋找工作

居無定所

形同流浪漢

2011-07-30 21:11:53 補充:
《 強勢熟蕃 》 接觸道教

道教伸入台灣
而道教的 五行 八卦 風水 地理 流年 發財 命相 加上祭拜文化
而讓熟蕃風俗 產生劇烈的改變
道教殯葬業龐大的商機
帶動 《 強勢熟蕃 》 接受漢式喪葬文化
也模糊台灣人的根本傳統


首先
長輩死亡最主要的 祖先牌位
就直接和道教產生密切關係
沒有祖先牌位 的熟蕃
殯葬業者會建議喪家來設立牌位
如果揀骨時才設立牌位 就請 《 土公師 地理師 》 幫忙
《 土公師 地理師 》 再參考百家姓
依據姓氏再 填上堂號
這些堂號就是大陸 地區的地名
榮陽堂 西河堂 濟南堂 等等 …
( 祖譜上有記載 墓碑也有刻上堂號 )

2011-07-30 21:12:20 補充:
過去教育不普及
到處是文盲許多人不知堂號 是什麼意思
這就是造成 台灣人後代子孫 《 種族和宗族認同錯亂 》 的原因
少數人就是依據這幾個因素
經過文書虛構宣揚
把強勢熟蕃扭曲為閩南族群 . 客家族群硬說是台灣人祖先來自中原

甚至部份台灣人
至今還以為自己是閩南人 . 客家人
互相以 《 蕃 》 來賤視對方

聽老一輩 辦過〈喪葬事務〉的人說過
只要和《土公仔》談好價錢
墳墓 祖先牌位 . 堂號
甚至 10 代 15 代一大本假漢族譜
都能包到好交給你
這就是大陸進入台灣的殯葬文化產生了假漢人
但是從來沒看過漢文人 肯去批判這段在台灣 存在多年不倫不類的現象

2011-07-30 21:12:36 補充:
善良的台灣人
被灌輸中國的的風水 地理思想之後
業者
就可以說服你
把地下已經埋了多年的祖先
挖出來重新轉個方向《改風水》
而稱之 《 後代子孫命運會更好 》
這也就是大陸進入台灣的文化之一


以上這種高利潤的殯葬行業
快速催化台灣熟蕃
擁有漢式祖墳

所以
這種中國殯葬文化在清代
已經開始蠶食台灣人民

2011-08-13 19:46:29 補充:
中國人扭曲台灣史非常嚴重
台大保存原始資料就是日本時代留下
另外日本本土也有出版日文台灣史
日本人把清國人與福爾摩砂人分的很清楚

會說閩客語的福爾摩砂人就是熟番
沒什麼值得懷疑

to
PoSeDoN
我很清楚你是中國派
驕傲的網蟑
我根本不在乎你的看法
2011-07-31 5:31 am

台灣原住民,是指漢人移居台灣前最早抵達台灣定居的族群、原住民。縱使台灣各原住民族擁有各自的起源傳說,但近年來依據語言學、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推斷,在17世紀漢人移民台灣之前,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的活動已有大約8,000年之久[3]。台灣原住民在遺傳學和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等的南島民族族群有密切關聯[4]。[編輯] 族群定義
圖片參考:http://bits.wikimedia.org/skins-1.17/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895年清朝時期的木版畫,描述台灣原住民的部落頭目(番王)和婦女(番婆)

在許多的文字歷史當中,台灣原住民在不同的儒家、基督教和國家主義等強勢文化的統治者各有不同的定義和方案。每一個強勢文化的定義和方案皆以各族群對於這些強勢文化理解度上的差異和相似度、習性、地區、面貌和先前對於其他族群的接觸狀況來定義[9]。針對於各個族群,殖民力量的強制分類將原住民分開成各個已命名的子群。這些分類不總是和原住民的自我描述所出現的差異有所符合。然而,這些分類經由政府的確立和長時間大眾的廣為傳播,變得越來越堅固,並成為大眾了解的事實差異,並塑造成今日中華民國政府政治上的論調,並且影響著台灣原住民的政策方針。
在1603年,明朝陳第的著作《東番記》中,將台灣原住民稱為東番(字面上為「東方的未開化民族」);同一時期在台灣殖民的荷蘭政府,則是依據先前在現今馬來西亞殖民的經驗,將台灣原住民稱為Indias或Blacks[10]。
18世紀初,清朝政府統治台灣之後,當時的人們依據強勢文化的適應和影響程度,大幅修改了對於台灣原住民的定義,並且依據各族群對於清朝政府的服從程度,建立了一套系統定義了各原住民族群的關聯性。清朝文人使用生番這個名詞定義不服從清政府的原住民族群,而熟番則是定義著這些原住民族群服從清政府,並且履行繳付人頭稅的約定。根據乾隆皇帝時期和隨後時期的標準,熟番等同於被滿漢文化同化,並且服從於清朝政府生活在當下的原住民族群,但是保留這個較輕蔑的名詞,表示雖然此族群並非漢民族,但在文化程度上,比起非漢民族有很大的不同[9][11]。這些名詞反應著當時廣泛的思想:在採用儒家社會規範之下,任何族群皆可以被同化或順服[12]。
在台灣獨立人士的台灣共和國概念裡,民主進步黨將所有台灣原住民族統稱為台灣本族,並劃分為台灣民族中的其中一族,為7個民族之一。在2011年,於台灣共和國概念的編制之下,認為台灣原住民是唯一原生於福爾摩莎島的民族有高山與平埔族,[20]主張該南島語系族群自越南邊界遷徙而來,並認為因戰爭或其它緣故,亦有少部分高山族散居在越南及其它地方。根據民主進步黨的2011年人口抽樣調查,509,878人被認定為高山族,其中據估計115,550人為阿美族,98,800人為泰雅族,86,510人為排灣族,還有其他族群的人口[20]。 族名 各原住民語 人口數 (人) 承認 附註 阿美族Pangcah
Amis183,799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排灣族Paiwan88,323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泰雅族Atayal
Tayal80,061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布農族Bunun51,447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魯凱族Rukai11,911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卑南族Puyuma11,850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鄒族Tsou
Cou6,733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賽夏族Saysiyat
Saysiat5,900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達悟族Tao
Yami3,748日本學者劃分之傳統9族原稱雅美族邵族Thao6932001年原本被認為是為鄒族中的平地原住民噶瑪蘭族Kavalan1,2182002年部分噶瑪蘭人被分類為阿美族太魯閣族Taroko
Truku25,8572004年1月14日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撒奇萊雅族Sakizaya4422007年1月17日在日治時代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
人口為向內政部申報者賽德克族Seediq6,6062008年4月23日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日治時期的平埔族多半被視為本島人(指台灣漢族、包含客家人、閩南人),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沿襲日人的山地政策,因此僅高砂族在法律上被歸類為「山胞」,亦即今天的原住民人口。
2011-07-29 11:50 pm
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6486854

跟據日本政府1905 年人口普查的報告書,本島人分成漢人、熟蕃、生蕃三種,而漢人又佔了本島人的 97.2%,約280多萬。熟蕃+生蕃也不到九萬,怎麼能說只有八千多個清國人是漢人呢?

2011-07-30 10:50:11 補充:
跟據我提的資料:

台北帝國大學,1905年的戶口統計資料,《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 (全島之部)》,頁1。

裡面記得一清二楚。

漢人(福建廣東等移民)總數:2800485
熟番:46432
生蕃:36363
清國人:8973

你要不要先搞清楚再說。

2011-07-30 22:07:07 補充:
精采↓
這種瘋言瘋語我等著你到台大歷史系去發表。
2011-07-27 8:41 pm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577&Keyword=%E7%94%9F%E7%95%AA

臺灣番民大致可分生番、熟番以及化番,生番熟番之主要差別在於有無接受清廷教化、服徭役與納餉課。介於生番、熟番之間者為化番,或歸化番。生番通常不屬清廷有效管轄,地域上大多分布於中央山脈近山丘陵以上的山區,與中央山脈以東的平原地帶。
生番一詞,最早出現在1693年(康熙32年)《康熙實錄》中,福建巡撫卞永譽題報之奏疏內有「諸羅縣所轄大武郡等社土官卓乃等呈有六社生番咸願附籍疏餉」等語。清初文獻,如1697年郁永河撰《裨海紀遊》、1717年周鐘瑄《諸羅縣志》多以生番或野番稱之。在文獻中,生番往往不是記述主體,通常是伴隨著地方動亂、番害或是番社歸化等事件出現。
清代生番不負擔帝國臣民的各種義務,被視作化外之民,1871年(同治10年)的琉球漁民被臺灣南部生番所殺,清即以此回覆日本代表,於是日本決定自行出兵。經此一「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改以積極治理番民,取代先前將漢番分隔的消極政策。
日治時期以後,以「高砂族」或「蕃族」指涉清代的生番,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山地同胞」、「高山族」、「山胞」稱之,1988年正名為「原住民」。
2011-07-27 5:38 am
化番:意即「歸化生番」,指與通事*有交易關係者。此類原住民時而順從、時而反抗,不甚穩定,計有兩百餘社。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55: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726000010KK099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