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運河宋代運河異同

2011-07-14 6:43 am
請問明代河道和宋代河道有何異同? Thank you so much

回答 (1)

2011-07-19 6:38 am
✔ 最佳答案
宋代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096&subjectid=1966
宋代的運河與整頓


  唐末,由於地方民亂和藩鎮割據,汴渠失於維護,水道相繼淤淺。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四個短命朝代都沒有修浚。到後周世宗顯德二年 (955)由於準備用兵南唐,才利用故堤疏導汴渠,汴京與江淮之間才通行無阻,奠定了日後北宋運河和汴京繁榮的基礎。   北宋定都汴京(開封),改變長期以長安、洛陽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格局,隨著長江流域經濟地位日漸提高,宋遼、宋夏對峙局面形成和北宋政權「強幹弱枝」政策的實行,南北水運意義重大。汴京附近平原廣闊,在改造、疏浚前代原有水道之後,形成以汴京為中心向四圍輻射的人工水運系統。   汴河,是隋時通濟渠故道。在汴京以西,自河陰縣汴口引導黃河河水向東流,注入汴京城外郭汴河上水門,穿越內城,由外郭汴河下水門出城。汴京以東河段大概沿今惠濟河道,到泗州城南邊注入淮河。北宋「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汴路而進。」所以汴河是北宋立國的根本。但汴河因與黃河相接,受到其漲落不寧和泥沙淤塞的影響,需要不時維修。北宋一百七十餘年間進行的汴河建設包括: 1.水源建設:  汴口因黃河流量不固定,北宋利用人工控制汴河河口深淺寬狹的方式來節制流量。假如汴河水位高漲,就將汴口河床墊高、河道變狹窄,減少黃河進水量,以避免大量泥沙淤積;汴河水位降低,就挖深浚闊汴河河口,以增加進水量。設置主監官、役卒就近監看,每年為了因應各種狀況而需要常常挖填。這樣工程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因此不得不再尋找新的水源。太祖建隆二年(961)疏導索水、須水注入汴河。神宗元豐二年(1079)又開始「導洛清汴」的工程,從鞏縣任村沙谷口至河陰汴河河口,開鑿河道五十里引導洛水注入汴河,然後阻斷封閉黃河的水源,十餘年間,由於洛水含沙量小,對改善汴河通航發揮作用。汴河沿線還陸續建造陂塘(「水櫃」)以濟運。 2.河道工程:  汴河因長期引導黃河以為水源,造成泥沙淤積,使得河床漸高。浚河清淤工程頻繁,其中包括:幾乎每年一次的人工清挖,河床底置石板石人,以記其深度。使河道狹窄的工程,汴京城東南汴河下水門至應天府段汴河,河道開闊水位較淺,水流速慢所以容易淤塞,仁宗嘉祐元年(1056)開始沿岸設置木板使河道狹窄,用以加速水流,減緩淤積。固護汴堤,北宋派遣軍士日夜巡護汴堤並定為常制,工程品質要求頗高,會以大錐試堤之虛實,臨河岸築短牆為區隔,以防止人馬跌落,沿堤植柳以固護堤腳。汴河沿線開鑿減水河設置水閘控制以備泄減漲水。北宋汴河的年運額隨朝廷花費與日俱增,從宋初的數十萬石快速增加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1008)的七百萬石,以後維持在六百萬石上下;宋朝採取每十至三十艘漕船為一綱的「綱運法」組織運輸。每年汴河成千上萬艘公私船隻往還,帆檣如林,不僅溝通全國華北政治中心與江南經濟重心的聯繫,也促進貨物交流和沿岸經濟的發展。   北宋後期,汴河淤淺河床抬高日益加重,汴京東水門下至襄邑,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多,自汴堤下瞰,居民如在深谷。金滅北宋以後,汴河失去漕運價值,任其淤塞。靈璧以東尚能行水,宿州以上河床成陸行大道,維持五百多年的中原水運動脈終於堙沒。


明代
http://culture.edu.tw/history/menu_photomenu.php?menuid=371&s_level=2
運河的運作與影響
  明代運河依各道的主要水源與地形起伏等因素,概分為七段,為了克服地形及水位差距,先後有「堰埭」、「船閘」等調節設施。由於有效地解決各段水源的問題,使運河的效能提高,沿線的市鎮也就因此逐漸發展起來,往來的船隻也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

運河的限制與衰退
  由於欠缺現代化的水量調節設施,使得各段航道都出現問題。大抵黃河以北缺水,以南則有水患與風災;而運用船閘時,有水洩的問題,造成無法全年使用,限制了運河的效能。加上明代後期不再有大規模的修築整頓,使得運河的功能出現衰退。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51: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713000051KK012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