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 見山不是山的意境

2011-07-08 7:05 pm
如題..............

回答 (15)

2011-07-10 8:40 am
✔ 最佳答案
如何解釋 見山不是山的意境覆:喝了咖啡.

1.就是喝了咖啡.對口感不生憎愛分別.除非有別人問口感如何?

以離相心說出口感.

2.如有生憎愛分別.即覺察到而即離憎愛分別相(已知憎愛分別是識心.識心是生滅.不可得)

對六根觸六塵所生出憎愛的分別心.清楚明白不住相.

不住相心也不可得.

是 見山不是山的意境


2011-07-10 01:09:43 補充:
2.如有生憎愛分別.即覺察到而即離憎愛分別相

(已了知憎愛是五蘊分別識心.識心是生滅.不可得)

如圓覺經言:知妄即離 不作方便

離即菩提 亦無漸次
2011-07-15 7:47 am
山是一堆泥.沙.土跟一堆雜物堆在一起堆的很高
(山)不是山
(山)是個稱呼
你可以說它是海
(山)為何是山
因為大家多喚它(山)
不才淺見
感恩眾生
予諸善大德
頂禮合十
2011-07-12 12:23 am
無上聞下理,如何一矢中的!

1)見山是山:純真的小孩,看見一個山。這是山的外觀!
2)見山不是山:小孩長大了,當還看見這個山的時候,卻發現山中的可愛,有樹木,綠草如茵,還有山澗、小溪流水。各式各樣的動物,都在山中生活著......。啊!原來山中的境物與山外是不一樣的。這裡充滿著自然的生態環境,孕育萬物......顯現生機。
3)見山還是山:他已不再是小孩,年邁了。山還是一樣沒改變,變的只是歲月而已!山依舊不變的存在著.......。

結語:修學的三個不同階段。佛家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平常心看待~!這是真味!!


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維合十
2011-07-10 1:55 am
*心不執著!心中沒執著的人,就如此意境,開悟否。說見日月,即非日月,是名日月。【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四相,即是非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主旨:心是什麼要如何明心見性?要如何說明身苦心不苦,心苦身不苦?偷盜佛寺東西有何罪過?(佛字點問題解決39)註1:佛只有一心,會有二心就是眾生。註2:聰明利害是眾生輪迴求苦的本質,修智慧是眾生覺悟成佛的本心。註3:是佛心希望苦中修不希望福中學,眾生心希望福中修不願苦中學。註4:要還因果業債二個方法眾生自己決定(肉身受苦還,行功補過還)。http://tw.myblog.yahoo.com/jw!qp8hW6OYQUUP74eccQ5Kkt6irw--/article?mid=1989&prev=1990&next=1988&l=f&fid=48

*南無阿彌陀佛!!!
參考: 主旨:心是什麼要如何明心見性?要如何說明身苦心不苦,心苦身不苦?偷盜佛寺東西有何罪過?(佛字點問題解決39)
2011-07-09 9:43 am
著相與不著相的意思

看你對的境而定



譬如

看到一尊佛像很莊嚴,內心自然起恭敬心(見山是山)

內心有恭敬心,看甚麼都莊嚴(見山不是山)

已經知道是心識的作用,就順其自然(見山還是山)

又譬如



GAME OVER 不會看英文的人 只是看到G A M E O V E R
這幾個字母(見山是山)


但是懂應文的人,就會看到 "GAME OVER" 遊戲結束的意思 (見山不是山)

但是 還是 英文字母組成的 (見山還是山)






2011-07-09 2:29 am
自己去悟啦~問他們來都沒用,你自己的眼睛和所見他們所見的都不同,你的心所見和別人所見都不同,從概念和念頭走出來去看的山才真實的山,現在你所見一切都是概念和念頭堆砌出來。
2011-07-09 1:55 am
你親身在狄斯耐樂園~~體驗六大主題公園的樂趣!就知道了。

看旅遊廣告的精美的剪輯片段只是會讓你充滿憧憬~~無法完整性的全面體會。
2011-07-08 8:52 pm
.如世間珠寶財富.名利慾求.奔勞無止.世人視之.一生追求.小人視之.思以竊之己有.君子視之.賞心悅目.不為外憬一切所惑.如如自在...0
2011-07-08 8:23 pm
任何話~到了佛門幾乎被解釋的荒腔走板即如這裡之佛版~他只是世人討論佛教常識知識之處但應該遠世俗紅塵的~不但不懂得避開~竟還膽敢亂干擾~反客為主~真是好笑啊!
把這裡當成佛門?!到底是修行笨的糊塗了?還是**~而被蠱惑?這裡的發言規則~乃是yahoo~所制定難不成佛門如今成了雅虎之ㄧ旁支派系嗎?簡直笑死人之荒謬~ 正如這句話一般~〝見山不是山〞,
不能以平常心看待,每每往牛角尖去鑽~所以任何話~到了佛門幾乎被解釋的荒腔走板 拿佛陀之ㄧ生來說~能夠誠實面對佛之ㄧ生也足以解釋~見山還是山 佛生於武士領袖部落之家~
倘佛不喜愛耍槍弄劍~帶兵打仗
那麼~可想應該整日鬱鬱寡歡~
後再逢一些生老病死~人世悲難
所以心生離家尋求解脫之道~

(此乃佛之為逃避世俗~尋求解脫之道之起因)

於求道途中~訪問修道先人,修道欲欲為何?
即以:昇天必定福分用盡,非其所求之道!
(此乃佛所求僅是方便解脫之道,並非高階修行,當然色即是空亦如此~更有以其立足點以觀天下,立足點之處可證)

所以~佛乃決心以自己方式~尋求解脫之道
當時佛誤以為讓身體承受苦難可以悟道~
所以在山洞數年苦修而不得~
乃瘦骨嶙峋~爬出山洞~受牧羊女之救助~再受其幫助!
(此以示非其改變心志,而施與受之間必然有其因果債務.)

而此時其隨從者則鄙視佛,皆以佛以改變修道心志~
(此乃未得道者,要去論述如何才能得道?那不是笑死人之荒謬!
那不是小學生要去教人考博士之謬嗎?而這裡佛版比比皆是)

當佛在樹下僅數十日即悟道,
悟道之後以:苦修並不能悟道,悟道是要~(自己去查吧,本人懶的再說~)這是印度佛發源寺廟之原記載~更可笑的是佛門那群竟把他傳成:要開悟必須經歷苦修~哈哈哈~ ~根本是著魔惑自討苦吃而已!
(此足以說明,悟道與修功德無關,反而是己身不足,所以需受助而開悟,然卻仍須以好結果回報) 而開悟之後,無論釋迦家族之慘遭凌辱滅族或者佛之誤食而亡~這些佛還是只能接受宿命而已~
哪擅長做什化解災厄~這消解災厄那是佛之專擅?佛所專擅應該是頓悟~即如~未聞有以其弱項~而稱其法義神通~那應該是在~諷刺其無能吧!


那麼~在未開悟之初~為擺脫宿命~佛極欲尋求解脫之道~而已自以為之方式~此見山非山~ 開悟之後~無論滅族~或誤食~皆能安然此見山還是山~ 天下本無事~庸者自擾之誰知~佛究竟是~以自以為方式還是原原本本~那條路就是註定他要走的? 也許~釋迦滅族~佛之力不足以對抗然~誤食卻可免~ 按1. 佛不知而食~那來則正知正覺?2. 知而食~那豈不是自殺? 無論1或2~佛是成不了佛的!然既是冥冥中所注定~佛又做了什?唯有順應在冥冥之中~才是徹底了脫 其實所謂之修行~何必一定是哪種方式?即如~張天師~孔聖~佛陀~耶穌~那個修行方式是一樣的? 當明白~種種之種種~無非庸者自擾而以~當然見山還是山! ~

2011-07-08 13:04:46 補充:
補正:
乃瘦骨嶙峋~爬出山洞~受牧羊女之救助前~
乃以希望她有好的結果,再受其幫助!
(此以示非其改變心志,而施與受之間必然有其因果債務.)
2011-07-08 8:07 pm
地球見月圓一球
月球見地球圓球
虛空觀看二眼球
中空獨粒各一球
2011-07-08 7:49 pm
從見山是山到見山非山...
不執有、不著空
到最後的空有不二....
如<<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即是非山,是名為山~
2011-07-08 7:39 pm
除了執於空中

事實上還有一個更純潔的的部份

就是不知山名是山而見山

也就是第一念止住了

即是無所住
2011-07-08 7:33 pm
無相,何是山與何為景。故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無我無相吧了
2011-07-08 7:23 pm
若有若無皆在自己

任何事情看重.看輕.如何處理都是自己!
2011-07-08 7:21 pm
就像是見鬼不是鬼的道理喔~~

供參...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20: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708000010KK029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