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留意,重慶於1997年6月18日從四川分出來成為跟省同級的直轄市,一過一般對於四川的歷史及文化概念,是包括重慶在內的。
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china50years/years1990_epi353.htm
1997年3月14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成立重慶直轄市,並且將四川省東部30個縣市納入重慶直轄市既範圍。重慶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繼北京、上海、天津之後第4個直轄市。直轄市地位等同於省而且經濟發展既前景比省更優越。同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正式成立。新成立的重慶直轄市,面積有8萬2千平方公里,人口超過3千萬,核心城區戶籍人口有621萬。
自古以來,重慶是四川盆地東部的最大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核心,亦是軍事重鎮,四川古稱巴蜀,巴就是指重慶一帶地區,而蜀就是指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重慶的東面是長江三峽,1992年3月,在七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有關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建議提交審議。「長江三峽工程」經歷了多年的爭論,最後獲得人大會議通過,決議興建。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展開。到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部份完工。評論者認為,重慶成為直轄市,與配合長江三峽工程的興建及發展有關。
=======================
四川歷史人物:鄧小平、李冰、郭沫若 、巴金、張大千、蘇軾
=======================
http://125.64.4.148:82/gate/big5/www.sc.gov.cn/10462/10703/index.shtml
圖片參考:
http://125.64.4.148:82/gate/big5/www.sc.gov.cn/10462/images/20100602wj_scgk_69.jpg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地處長江上游,介於東經92°21′~108°12′和北緯26°03′~34°19′之間,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00多公里。東連重慶,南鄰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陜三省。面積48.5萬平方公里,次於新疆、西藏、內蒙和青海,居全國第五位。
全省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複雜多樣。四川位於我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差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間。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
東部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6.5萬平方公里。盆地四週北部為秦嶺,東部為米倉山、大巴山,南部為大婁山,西北部為龍門山、邛崍山等山地環繞。該區氣候溫暖濕潤,冬暖夏熱,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農業利用方式為一年兩熟制。盆地西部為川西平原,土地肥沃,為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土地生產能力高;盆地中部為紫色丘陵區,海拔400~800米,地勢微向南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從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長江;盆地東部為川東平行嶺谷區,分別為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
西北部為川西北高原,屬於青藏高原東南一隅,平均海拔3000~5000米,高寒氣候,高山草甸植被。
西南部為橫斷山脈北段,山高谷深,山河相間,山河呈南北走向,自東向西依次為岷山、岷江、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礱江、沙魯裏山和金沙江。氣候植物呈垂直分佈,以高山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為主。
四川簡稱川或蜀。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建立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在今川西地區,由古蜀族為中心建立的蜀國;另一個是在今川東地區(包括今重慶市),由古巴族為中心建立的巴國。所以,四川地區古稱“巴蜀”。西元前316年,秦滅巴蜀,置巴蜀二郡,漢屬益州,唐屬劍南道及山南東、西等道,宋置川陜路,後分置益、梓、利、夔四路,總稱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設四川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轄區內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清為四川省,並對川、滇、黔3省省界進行較大調整,基本確定了現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國時期,今四川西部分治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劃歸四川。1997年將四川分為今重慶直轄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轄18個市,3個民族自治州。
自古以來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經濟條件,使四川成為中國經濟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據考古證明,舊石器時期今四川境內就有人類活動,在距今4000~5000年,成都平原地區是長江上游區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廣漢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遺址,是古蜀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農業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興起,歷史上四川的農業、冶金、絲織、建築等都得到一定發展。
四川是中國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以其顯著而獨特的內涵和特點聞名於世。
2011-07-03 21:19:38 補充:
文明淵源深厚。四川文明在夏商時代為神權文明,西周至春秋戰國為禮樂文明。秦統一巴蜀後,巴蜀文化逐步轉型為秦漢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亞文化。漢魏之際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隋唐五代為文學繁榮之地,佛教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宋代經濟文化高度繁榮,出現了全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巴蜀的科技在歷史上很發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種植技術、鹽井技術、青銅冶煉技術、天文學、數學、醫學等。
2011-07-03 21:20:00 補充:
地方特色顯著。四川主要屬於巴蜀文化區,區域文化自成體系。四川語言文化、戲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織錦文化、鹽文化等都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如四川方言、川戲、川茶、川酒、川菜、川藥及蜀繡、蜀錦、川派盆景等文化品牌都帶有強烈的地方特色。
文化珍品薈萃。四川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人文積澱,留下了一批珍貴稀有的高品味文化。四川擁有世界遺產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2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7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4座,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2座,其他人文景點200多個。
2011-07-03 21:20:05 補充:
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遺產,廣漢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大量金器、銅器、玉器和陶器都屬文物精品。其中,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象徵著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精神,被國家文物局批准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2011-07-03 21:20:13 補充:
川菜位居我國三大菜係之列,五糧液等川酒為國宴珍品,竹葉青、蒙頂茶、峨嵋毛峰等名茶享譽全國。
相容多元文化。四川文化雖不可避免地具有農業文明的封閉性和靜態性,但它又明顯地具有對外努力開拓的開放性。除了境內本土的巴蜀文化和西部藏區文化外,只要跨出盆地,便與楚文化、秦隴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藏彝文化區域路途相接,促成了與四方經濟文化的交流滲透,形成巴蜀文化多元相容開放的明顯特點。改革開放以來,還吸納了西方節慶文化與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