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阿戰爭原因

2011-06-30 1:20 am
請問各位以阿戰爭原因是蛇麼

請不要打出長篇大論 只要簡單的告訴我 原因 例如 領土糾紛 種族對立 之類的 簡單明瞭 謝謝各位 !!

回答 (7)

2011-06-30 5:15 am
✔ 最佳答案
¡1.宗 教 問 題 ¡
2.種 族 不 同 ¡
3.膚 色 不 同 ¡
4.原 居 住 在 那 的 阿 拉 伯 人 民 被 迫 離 開
參考: 我整理的資料
2011-06-30 5:00 pm
做作業
自己也要參與
自己節錄吧
!!!!!!!!!!!!!!!!!!!!!!!!!!!!!
2011-06-30 6:10 am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397&subjectid=533
  1948年的第一次以阿戰爭,又稱為「巴勒斯坦戰爭」或「獨立戰爭」。1948年當英國終止對巴勒斯坦的託管後,以色列於次日立即宣佈建國。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及伊拉克五國,以維持秩序為由,同時派兵進駐巴勒斯坦。   此次戰爭,共歷時一年半,最後由以色列獲勝後,以色列領土增加了50%,占有巴勒斯坦四分之三土地。戰後約有70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有60%在約旦,20%在加薩,20%在敘利亞,形成難民問題。而原本散居在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因為害怕遭到報復,或出於被迫,約有80萬人返回以色列。


  1956年的第二次以阿戰爭,又稱為「運河之役」或「百時戰役」。第一次以阿戰爭後,造成大量巴勒斯坦的難民,加深了以阿間的仇恨。此時埃及在加薩建立突擊基地,使得巴勒斯坦游擊組織經常越界侵擾以色列。於是1995年2月,以色列對加薩進行了一次報復性攻擊,使阿拉伯人死傷70餘人。   埃及總統納瑟在1956年7月在慶祝埃及革命成功演說中,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同意給予有關國家補償,同時保證從前使用運河的國家往後仍可使用運河,但英法在安全及經濟的考量下,決定採取軍事行動,取回運河。


  以色列基於想解除埃及所帶來的威脅,並藉此打通運河與阿卡巴灣,佔領若干土地以作為日後談判的籌碼。於是英、法、以色列三國協議,由以色列率先發動攻擊,英法於次日呼籲雙方在12小時內停火,以色列可佯裝接受但不必履行,待埃及拒絕停火呼籲後,英法再出動轟炸機摧毀埃及空軍並奪取水域。   以軍與埃軍在西奈半島進行了一整天激烈地戰鬥,以軍飽受埃空軍轟炸,有意撤退,11月5日英法聯軍空降攻擊,但在美蘇強大壓力之下,宣佈接受聯合國停火呼籲。11月7日聯合國派遣了一支國際警察部隊,陸續抵達埃及西奈接管以埃邊區,英法於12月22日撤離運河地區,以軍則於五個月後撤離西奈。


  1967年第三次以阿戰爭,亦稱「六日戰爭」。戰爭起因於,以阿兩民族在歷史上的仇恨、難民問題、約旦河河水糾紛、阿拉伯國家的聯合令以色列倍感威脅、聯合國和平部隊被迫撤退與埃及封鎖阿卡巴灣。戰後以色列乘勝占領整個巴勒斯坦,欲建立巴勒斯坦阿拉伯國的希望也更為渺茫。


  1973年第四次以阿戰爭,亦稱「贖罪日戰爭」或「十月戰爭」。1973年10月,埃及總統沙達特(Sadat)精心策劃一場戰爭,定下發兵日期為1973年10月6日。這一天是猶太曆法上的「贖罪日」。聖經:「當這日,甚麼工都不可作,因為是贖罪日,要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贖罪。」當天以色列全國都休息一天,軍隊也休假。阿拉伯聯軍希望藉此機會,將以色列一舉殲滅。


  贖罪日下午,埃及和敘利亞兩國軍隊南北夾擊以色列,正在禱告讀經的以色列軍隊措手不及,死傷慘重。而敘利亞坦克大軍更從北面入攻,直搗以色列心臟,情勢相當危急。以色列派出轟炸機,擊毀敘軍全部坦克,顯示以色列軍隊的制空能力。


  當北面戰線取得勝利後,以軍立刻南下。此時,以色列國防部長戴揚(Moshe Dayan)將軍不願正面交鋒,於是採去側面攻擊,登陸埃及,切斷埃軍的後路,致使以軍節節勝利,直逼埃及首都開羅。後來,聯合國出面調停此事,下令停火,才結束了第四次的中東戰爭。   此次戰爭歷時18天,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三國共投入兵力約110餘萬人,透過這次戰爭,埃軍收復運河東岸約面積為3000多平方公里。而以色列佔領運河西岸埃及領土1900餘平方公里和敘利亞戈蘭高地以東440平方公里的領土。


  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亦稱「黎南戰爭」。以色列藉口其駐英大使遭巴勒斯坦游擊隊刺殺,因而出動陸海空軍約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目的在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黎巴嫩境內建立一個親以的政權,擠走敘利亞在黎巴嫩的駐軍。以軍只花了幾天時間,就佔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這是自四次以阿戰爭以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稱為第五次以阿戰爭。

2011-06-30 3:52 am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背景1947年, 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大181號決議案」決議(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兩個獨立的國家,決議文規定把巴勒斯坦在約旦河以西地區總面積的57%劃給佔32%人口的猶太人。猶太人同意此決議,1948年成立以色列國,1948年5月14日16時,第一任以色列總理本格里昂在國民議會上發表建國宣言:「從今天開始,國名爲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全世界的猶太人們,聽到我的聲音了嗎?讓我們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團結起來!靠著這種精神,我們幾個世紀以來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讓我們爲以色列復國這個偉大的事業而奮鬥吧!」。阿拉伯人反對該決議,未建立阿拉伯國。結果發生5次阿以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國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國家聯盟(七個成員國)共集結軍隊四萬多人,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戰爭一開始,以色列總兵力只有3.4萬人,飛機(戰機加上民航機)共33架,坦克和自走砲共四輛。所以阿拉伯國家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以色列軍隊在特拉維夫南面拚命抵抗,才使戰情不致惡化。以色列總理急電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埃班說:「以色列急需幾周的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5月17日 ,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6月11日 ,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阿拉伯聯軍已經佔領了巴勒斯坦過半的領土。以色列喘息甫定,開始大力擴充軍備。這時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立即發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動,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規的以色列國防軍(IDF),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猶太人捐贈的新型輕重武器,從美國、英國進口轟炸機,從法國引進坦克,從捷克獲得了大量輕武器、野戰炮、炸彈和炸藥。7月9日 阿拉伯聯軍再開攻擊,以為十天內就能結束戰爭,孰料戰爭一開始聯軍就陷於被動,已非吳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氣奪取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7月15日 ,聯合國安理會再度命令雙方停火,10月15日,以色列軍隊破壞停火令,繼續向阿拉伯軍隊發起進攻,負責調停的貝爾南多伯爵竟然遭到以色列恐怖組織暗殺身亡。這時在軍事上已佔盡優勢的以色列軍隊針對埃及軍的弱點,一口氣發動了約夫戰役、希拉姆戰役、霍雷夫戰役。12月23日 ,阿隆師主力從比爾謝巴開始向阿里什方向進攻。以色列的司令兼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條羅馬時代的舊通道,可由比爾謝巴通往奧賈,埃軍萬萬沒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將這條舊通道大修成軍用道路,可通行裝甲戰車,沿這條古道包抄埃軍後方,埃軍大吃一驚,毫無抵抗,全面敗退。阿拉伯聯軍原本就是以埃軍為主力,埃軍一敗,聯軍更無鬥志,節節敗退,完全被趕出了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大勝,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80%,這場戰爭中有96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新難民。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向埃及發起進攻,兩天後英法同時出兵埃及,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以色列出動空軍對埃及進行襲擊,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這一場戰爭中以色列傾全國之空軍部隊,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機場進行攻擊。半小時後,以色列地面部隊發動進攻。阿拉伯國家損失慘重,400多架飛機被摧毀,有超過40多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6月11日 戰爭結束,以色列佔領了加薩走廊、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東城區和戈蘭高地,共6.57萬多平方公里。第三次以阿戰爭只用了六天就結束,所以又稱為「六日戰爭」。 第四次中東戰爭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敍利亞趁猶太人進行絕對休息日的「贖罪日」(穆斯林的齋月節)時,同時向以色列發起突然襲擊。 第五次中東戰爭長期以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一直對以色列造成極大的威脅,特別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巴解游擊隊協助埃及、敘利亞部隊,展開游擊戰,以色列自然無法容許這樣的心腹大患。1982年6月6日 ,以色列藉口駐英國大使遭到巴解組織刺殺爲由,出動陸、海、空三軍10萬多人,包圍貝魯特西區,對黎巴嫩境內的遊擊隊發動了大規模的掃蕩。 其後影響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之後,以阿雙方都認知到武力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於是阿以之間開始走向和平談判的道路,但由於雙方一開始開立的條件過於苛刻,和平談判之路仍屬遙遠。雙方武裝衝突仍頻,甚至以自殺炸彈的方式直接向對方進行恐嚇。1979年爆發伊朗革命,伊斯蘭精神領袖霍梅尼返回伊朗,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79年1月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美國,伊朗新政權要求美國引渡前國王,被美國當局拒絕。伊朗與美國交惡。
2011-06-30 3:36 am
2011-06-30 2:10 am
主要原因的確是因為領土糾紛
=========================================

1947年, 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大181號決議案」決議(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兩個獨立的國家,決議文規定把巴勒斯坦在約旦河以西地區總面積的57%劃給佔32%人口的猶太人。猶太人同意此決議,1948年成立以色列國,1948年5月14日16時,第一任以色列總理本格里昂在國民議會上發表建國宣言:「從今天開始,國名爲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全世界的猶太人們,聽到我的聲音了嗎?讓我們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團結起來!靠著這種精神,我們幾個世紀以來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讓我們爲以色列復國這個偉大的事業而奮鬥吧!」。阿拉伯人反對該決議,未建立阿拉伯國。結果發生5次阿以戰爭。
2011-06-30 1:33 am
主要還是領土糾紛吧。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50: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629000010KK058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