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由於地緣政治的影響,芬蘭共和國如欲維持其自身的獨立,唯有盡可能地置身於美蘇兩極政治之外。但中立政策在戰間期,已證明無效。芬蘭的鄰國瑞典、挪威無一有能力支援芬蘭維持中立,有影響的大國如美國、英國,又距離太遠,無法在蘇聯入侵地緊急時刻給予中立的保障,因此戰後的芬蘭放棄原有的中立主張,改採委曲求全的低調方式,對外以不結盟為口號,實則奉行不違背蘇聯外交政策為其國策,以維持自身的獨立與自主。也因此,當北歐各國(丹麥、挪威、瑞典)提議組成一個北歐的中立國聯盟時,芬蘭也斷然予以拒絕。
對於蘇聯來說,二戰後要吞併芬蘭,就軍事上來說,並無困難可言。但就其本身的需要而言,則已無必要。這是因為戰間期蘇聯擔心德國入侵與芬蘭不會確守中立,而要求割讓的維堡、卡累利阿等地,此時已成為蘇聯領土。而在外交上,芬蘭採取親蘇政策,加上由於兩次蘇芬戰爭,芬蘭人對蘇聯的仇恨態度頗深,吞併或將芬蘭傀儡化,既無利可圖,也無必要(因芬蘭的親蘇政策已明白地以不抵觸蘇聯的外交為主,對於蘇聯來說,芬蘭實與傀儡國差別不大)。更何況在1948年,芬蘭在面臨史達林提出一份比照蘇聯同羅馬尼亞與匈牙利強硬的外交要求後,雖在國內引起廣泛的爭論,但最後芬蘭政府仍舊與蘇聯簽訂了為期十年的《蘇芬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此條約在1955年時,又展延20年)。在該條約中假定,如果芬蘭或蘇聯透過芬蘭領土,為德國或其盟國所威脅,芬蘭基於自衛需要,將允許蘇聯軍隊入境,給予必要協助。可以說,蘇聯已從實質上控制芬蘭的軍事與外交,並從條約中排除了芬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與此相對的,芬蘭政府則換得內政自主的保障。
芬蘭共和國在二戰後有受邀參與討論馬歇爾計畫的巴黎會議,但芬蘭政府在幾經考慮後,以「馬歇爾計畫現已成為大國間嚴重意見紛歧的根源,芬蘭切望置身於大國政治衝突之外,故而遺憾地表示不能參與上述會議」,拒絕了馬歇爾計畫的援助。這也是芬蘭為了避免捲入冷戰,開罪蘇聯的關係,才採行的外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