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巴爾幹半島 :應該是指波斯尼亞的克羅地亞族地區,波斯尼亞人曾受鄂圖曼帝國所統治而信奉伊斯蘭教。奧匈帝國為阻止鄂圖曼帝國西進,故慫恿塞爾維亞人遷入波斯尼亞北部而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地亞人遷入南部,形成今天波斯尼亞多族混居的特點。雖然後來奧匈帝國從鄂圖曼帝國手上取得波斯尼亞,不過波斯尼亞族仍然保留伊斯蘭教的信仰。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18/content_445995.htm 【國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簡稱波黑。 【人口】401萬(2004年),其中波黑聯邦佔62. 5%,塞爾維亞族共和國佔37. 5%。主要民族為:波什尼亞克族(即原南時期的穆斯林族),約佔總人口43. 5%;塞爾維亞族,約佔總人口31. 2%;克羅地亞族,約佔總人口17. 4%。三族分別信奉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 【簡史】6世紀末7世紀初,部分斯拉夫人南遷到巴爾幹半島,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等地定居。12世紀末葉斯拉夫人建立了獨立的波斯尼亞公國。14世紀末,波斯尼亞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強盛的國家。1463年後成為土耳其屬地,1908年被奧匈帝國佔領。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茲‧裴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遭當地青年暗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劃分為幾個行政省。
圖片參考: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18/xinsrc_9315acea279511d7b5d400b0d03f0b06.jpg
http://www.travellife.org/uchome/space.php?uid=15295&do=blog&id=54953 西元4世紀羅馬帝國正式一分為二的時候, 東西帝國的邊界剛好落在今天波士尼亞-塞爾維亞的國界上。夾在羅馬天主教會及東正教之間, 波士尼亞地區的人一直不受任一方支配。他們甚至弄出一個「波士尼亞教會」, 結果兩大教都譴責「波士尼亞教會」為異端。波士尼亞人在宗教上的游離或許為第三大宗教在1000年後踏進波士尼亞的歷史準備好舞臺。 14世紀土耳其人攻佔今天波士尼亞北部地區,統治了500年。強迫也好自願也好,確實有很多「波士尼亞教會」的信徒皈依了伊斯蘭教。本來篤信天主教-主要是克羅地亞族-和東正教-主要是塞爾維亞族-又住在波士尼亞地區的人, 多數已逃離土耳其人管治的範圍。但奧匈帝國害怕奧圖曼帝國會一路西進, 因此, 信奉天主教的奧匈帝國慫恿塞爾維亞人返回波士尼亞北部定居, 緩衝一下可能出現的威脅。土耳其統治結束之後, 各種族各宗教在波士尼亞混和一起的情況逐漸形成。 2. (A)1830年代:當時鴉片泛濫,毒害中國人,雖然當時主宰鴉片貿易的是英國人,不過葡萄牙人是最早的鴉片販子,華人普遍對洋人沒有好感。
http://www.chiculture.net/0118/html/b03/0118b03.html 「鴉片戰爭」前,英國在對華貿易一直有大量逆差。為了抵償巨額的貿易逆差,英國不惜從事可恥的「鴉片」貿易。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一般不超過二百箱;六十年代以後上升到一千箱;1786年達二千箱。19世紀後,增長更加迅速。1800至1801年,為四千五百七十箱;1830至1831年,驟增至二萬一千八百四十九箱;1838至1839年,竟高達三萬五千箱。除英國外,法、美、俄等國也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戰爭」後,鴉片貿易雖未合法化,但實際上獲默許,免徵稅收,大量輸入。第二次「鴉片戰爭」使清政府被迫准許「鴉片」貿易「合法化」,納稅後即可正式進口。鴉片貿易使白銀源源不斷流往國外,造成白銀短缺。 1838年底,一直被「鴉片」問題困擾的道光皇帝痛感煙患氾濫,政府財源枯竭,軍紀廢弛,於是決定嚴禁。1839年1月,道光帝命欽差大臣林則徐南下廣東禁煙。林在廣東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查禁措施。同年6月,他將收繳的「鴉片」在虎門全部銷毀。然而,滿朝文武在討論禁煙問題時,都未能充分考慮禁煙運動的最大阻撓者──英國──如何反應。道光帝希望林則徐做到,既杜絕鴉片,又避免戰爭。而在當時,這無疑是一個大難題,任何人都無法執行。林則徐禁煙的消息傳到英國後,不久就爆發了「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