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和學佛之別?

2011-06-21 6:46 am
有無人?可以具體話我知兩者有何分別?或無分別?
更新1:

手 指 不 是 明 月,更 不 可 當 作 明 月,世 人 常 常 以 為 文 字 就 是 真 理,但 文 字 只 是 幫 助 你 了 解 真 理 而 不 是 真 理,同 時 尋 找 真 理 不 一 定 依 靠 文 字,還 可 以 有 很 多 方 法. [LIKE]

回答 (4)

2011-06-21 9:23 am
✔ 最佳答案
信佛

信佛是正信佛陀的真理,因正信佛法而學佛,信佛未必學佛,僅是信心的初步。學佛是因正信佛法之後,所採取的實踐過程,是故,兩者有別。

信佛要正信,若不能正信佛法,倒不如不信好,何以故?若不能正信佛法,把佛法歪曲真義,易導致迷信,因而嚴重錯解佛法,自誤誤人,引人入迷,相牽入火坑,其過失非淺矣!

學佛

佛教是著重修學的,佛教是一種教育。佛所教的是什麼?要我們學些什麼?最主要的是:「戒學」、「定學」、「慧學」──「三學」。佛教的「三學」,學佛,是向佛學習。佛是我們的最高典範,信解了究竟圓滿的佛德,才能以佛為師而常隨佛學。

學佛就是向這樣的圓滿佛德去修學。學習佛的三德,就是大乘學要的三金剛句──信願、慈悲、智慧。不是空虛的知識傳授,而是著重於自覺的、實踐的。教育或者說學習,如作為無關於自己身心的淨化,而僅是學一些知識,所以, 學佛就係實踐佛的教導。
2011-06-24 11:49 pm
『蝉』是昆虫!『禅』是悟!『蝉』懂『禅』吗?

本来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011-06-23 2:08 am
有無人?可以具體話我知兩者有何分別?或無分別? 信 佛 是 佛,學 佛 是 佛.你 是 神 佛,心 是 神 佛.



2011-06-24 17:10:18 補充:
To : AliBaba

執 禪 是 禪,執 蟬 是 蟬.
你 是 禪 蟬,心 是 禪 蟬.

不 執 根 智 慧 生,AliBaba 你明白嗎?

本 來 沒 蟬 禪,何 處 不 是 空?

悟 明 上

2011-06-24 17:12:49 補充:
有 一 天 無 塵 尼 姑 找 六 祖 慧 能 問:這 本 經 書 我 無 法 看 得 明,請 問 可 為 我 解 釋 嗎?

六 祖 慧 能 回 答 說:我 不 董 文 字 的.

無 塵 尼 姑 問:你 不 董 文 字,什 樣 明 白 經 中 高 深 的 佛 理?

六 祖 慧 能 用 他 的 手 指,指 著 夜 空 月 亮 說:尋 求 明 月 不 一 定 要 用 手 指.

2011-06-24 17:12:54 補充:
手 指 不 是 明 月,更 不 可 當 作 明 月,世 人 常 常 以 為 文 字 就 是 真 理,但 文 字 只 是 幫 助 你 了 解 真 理 而 不 是 真 理,同 時 尋 找 真 理 不 一 定 依 靠 文 字,還 可 以 有 很 多 方 法.

2011-06-24 17:14:11 補充:
有 一 天 無 塵 尼 姑 找 六 祖 慧 能 問:這 本 經 書 我 無 法 看 得 明,請 問 可 為 我 解 釋 嗎?

六 祖 慧 能 回 答 說:我 不 董 文 字 的.
無 塵 尼 姑 問:你 不 董 文 字,什 樣 明 白 經 中 高 深 的 佛 理?

六 祖 慧 能 用 他 的 手 指,指 著 夜 空 月 亮 說:尋 求 明 月 不 一 定要 用 手 指.

2011-06-24 17:14:18 補充:
手 指 不 是 明 月,更 不 可 當 作 明 月,世 人 常 常 以 為 文 字 就 是真 理,但 文 字 只 是 幫 助 你 了 解 真 理 而 不 是 真 理,同 時 尋 找 真 理 不 一 定 依 靠 文 字,還 可 以 有 很 多 方 法.
2011-06-21 10:11 am
叛逆的佛陀~~本樂仁波切


圖片參考:http://s3.sinaimg.cn/middle/67831b59g9df1c5c3e6a2&690


我們常常把悉達多,那位我們稱為佛陀的年輕人,當做上帝一樣的談論著。但事實上,他只是個單純的印度年輕人,一個就像你我一樣的人。我們認為他應該是個擁有完全心靈覺醒能力的超級天才,但事實上,他真正的天才是在告訴我們:一個平凡人如何去達成與他相同的覺醒。我們說他是個王子,是王室的重要成員之一,我們認為他一定比我們佔有優勢,但事實上,在物質上來說,現在的我們比悉達多當時擁有的更多。我們說他有個王國等等,但悉達多王子擁有的不會比現在中產的美國家庭還多。他可能有比較多的僕人,但你有很多的小工具,更多的科技,更多的舒適及方便。悉達多他沒有冰箱,但你有。悉達多他沒有無線網路,也沒有部落格,Facebook及Twitter。他可能有比較多的房子和士地,但你有一張更加舒服的床。甚至你可能有張Tempur-Pedic的太空記憶床墊。重點是,我們不應該將悉達多的生活神話,並且想著,他的證悟是因為他擁有特別的環境。目前我們大部分人生活的物質條件都與悉達多類似。重點是,我們不應該將悉達多的生活神話,並且想著,他的證悟是因為他擁有特別的環境。目前我們大部分人生活的物質條件都與悉達多類似。悉達多是個尋找真理的人,就此而已。他不是在尋找宗教,嚴格來說,他不是特別熱衷於宗教。他在尋找真理。他在尋找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真正方法。這不就是我們正在尋找的嗎?如果我們看看悉達多的生活,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只有在他放棄了宗教的修持後才找到他所尋找真理及解脫。這不重要嗎?那位成為佛陀,那位覺醒的人,從宗教中他找不到他要的證悟,反而是離開宗教這條路後才找到的。


2011-06-21 02:12:09 補充:
宗教標誌的誘惑

很多喜歡把佛教當成一個宗教。這原因很簡單,當佛教被宗教標誌包圍著,如儀式,唸誦,放在聖殿的金色佛像。佛陀他自己從來沒有想要被定義成這樣的標誌;在最初的時候,他告訴他的弟子們,不要造像,不要崇拜。但他許多虔誠的弟子們不斷的糾纏他,請求他允許他們造他的像,到最後,佛陀他同意他的弟子替他造像。而現今,我們造成許多精細的黃金佛像,就像這些東西是從金字塔裡挖掘出來一樣。有這樣的回憶物當然很好,但我們必需記得它們代表了什麼: 一些讓人喚起回憶的物品,一位我們所追隨的人,而不是一個我們崇拜的偶像。

2011-06-21 02:12:21 補充:
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把佛教轉變成宗教的一種,那倒還好--在美國,我們有言論自由及權利法案。我們可以把佛教變成宗教,心理學的一支,某種自助計劃,或是任何你想要的東西。但如果我們是在尋找證悟,那經由把佛陀視為宗教偶像,是不可能找的到的。如同悉達多,只有遠離了宗教性修持,我們才有可能找的到真正的心靈覺醒。把佛陀視為一個例子,並且追隨他--在我們的生活中。再創造他所追尋的例子,他的勇氣,他開放的心--這就是佛教超越宗教的真實力量。

2011-06-21 02:12:34 補充:
真理不是宗教性的

事實上,悉達多成為佛陀是因為他在宗教上的失敗。他見到他曾經投入的苦修生活,並沒有帶領他到真正的解脫,所以他就放棄了這些方法。而他曾有過的五個同修,他們繼續這樣宗教性的苦行修持,他們把悉達多看成失敗者。他們認為悉達多不能承受這樣的修持,所以才放棄。之後,當悉達多獲得證悟,而且成為了佛陀,這五人就成為了他最早的五位弟子,但這五人在佛陀放棄宗教性的修持時視他為失敗者。我覺得這很振奮人心。身為一位心性上的修行人,我們應該用開放的態度去看待失敗。從悉達多的證悟不是來自他成功的宗教修持,而是他的失敗,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一點。

2011-06-21 02:12:47 補充:
身為一位佛教徒,悉達多是我們要追隨的最重要典範。他在心與心的極限上是位偉大探險家。他有開放的心,不用先入為主的想法去尋找真理。他想,OK,如果我可以宗教性的修持中找到真理,那我就來試試。他試了這些方法,可是他沒有找到真理,所以他放棄了。如同悉達多,我們如果真的想要心靈上的證悟,我們必需要超越宗教。我們必須要放棄執著在這些先入為主的宗教形式,想法與修持。

2011-06-21 02:13:00 補充:
宗教,如果我們不善巧的瞭解它,它會把我們困在另一些規則之中。日常的規則已經把我們卡死在這世界裡了,我們還塞入了第二組的宗教規則。我不是說宗教或規則有任何的壞處,而是,我們應該要清楚的了解我們在尋找什麼?你希望宗教,一大堆的規則要你去遵守,還是你想要真理?真理不是宗教性的,真理就是真理。

如果你對”親見佛陀”與追隨他的有興趣,那你應該了解到佛陀的教法主要是在研究你的自心與一系列自心的訓練。這種修持方法是心靈性,而不是宗教性的。目標是要自我覺知,不是救贖;是要解脫,不是天堂。這是非常個人的修持。沒有好奇心,問題與你開放的心,是沒有心靈的修持,沒有任何可行的旅程,就算你能接受任何的傳統形式。

2011-06-21 02:16:10 補充:
是沒有分別,只是先後次序,同時和佛陀因緣有沒有緣~

先信的人,就聞佛即信受,後信的人,就是先聞佛所教法經過體會而信~


收錄日期: 2021-04-24 09:36: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620000051KK011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