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羅馬競技場,並說明其在政治上的意義

2011-06-21 7:34 am
簡述羅馬競技場,並說明其在政治上的意義。
可以的話請多補充點在政治上的意義。
謝謝大家

回答 (2)

2011-06-23 12:44 am
✔ 最佳答案
有關競技場的建構,在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資料,請自行查閱;在此應發問者之要求而多做政治上意涵之闡述。簡單而言,競技場的政治上意涵,其實就是為選舉、討好民眾!茲詳述如下:自共和末期(西元前二世紀)起,至帝國前半期(西元前一世紀末至西元四世紀),歷代執政官及皇帝為顯耀自己的功績,不斷延長傳統節日,甚至增加新的節日以資慶賀,皇帝的生、死以及被宣布為神明的日子都成為法定大慶大賀的公共節日,以致到公元四世紀時,羅馬一年之中,竟然有177天的節日慶典,幾乎到了隔日一慶典的地步!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何羅馬人如此熱衷於公共慶典活動(最重要者即競技場的角鬥士對角鬥士之爭;或**之爭;其他還有戲劇、歌舞表演、還有糧食發放)?對於一般平民,當然喜歡,但對舉辦者而言,可就不同了,他們的興趣是在慶典之外,而非在其中!這得從羅馬的政治制度說起。羅馬自共和時期起,就採行民主政治,而且是直接選舉,不是代議政治;不但執政官,甚至大法官、營造官、大祭司…等許多官員都是由具有羅馬公民直接選出。而羅馬是廣泛使用奴隸勞動制度的國家,在此情況下,許多平民失去生活的來源,淪落於羅馬街頭,終日無所事事。但依法他們仍是羅馬的全權公民,於是這批被學者稱為「流氓無產者」,便依靠憲法所賦予之神聖權利,為自自己贏得維持獨特的「有閒」地位。由於各種政府官質的選舉只在羅馬一地舉行,生活在外地的羅馬公民不可能捨棄手中的活濟,大老遠跑回羅馬投票;即使是那些住在羅馬城或鄰近村落的有產者,也常因時間或業務關係,無法出席選舉大會。而「流氓無產者」就沒有這個困擾,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工作,若要說有工作,那這種工作本身就是從事各種官職的選舉。因此,他們實際上已成為羅馬社會中的職業「投票手」,無論是羅馬政府或候選人個人,都不能等閒對待,畢竟他們的數量優勢擺在那裏!據估計,在共和末期至帝國前半期,羅馬的「流氓無產者」已達30萬!以如此龐大的數目,他們完全有可能構成實質上的選民主體、左右選舉的主體。因此,為了贏得他們手中的選票,各候選人,包含政府,就不得不對他們許以各種好處:包括廉價、乃至免費的糧食供應及各種刺激的娛樂招待。共和國時期,元老院每年都會提撥一筆專款,以供公共娛樂支出,並責令營造官負責各項活動的組織工作。但是歷任的營造官毫無例外,每個都雄心勃勃,都希望能趁此機會在選民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從而為日後競選大法官、執政官等更高官職鋪路。因此,他們不會只滿足於元老院的撥款,都會競相自掏腰包,對這一「公共娛樂工程」進行補貼,以期把自己任內的公共演出舉辦成歷史上最偉大的演出活動。羅馬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及軍事家—凱撒,據說就是依靠在營造官任內的顯赫「政績」,在政治上飛黃騰達起來的。西元前65年,凱撒在營造官任內不斷自己出錢(其實是借錢)辦理各項公共演出,他曾經組織過一次空前規模的角鬥士表演,由於角鬥士的人數太龐大,引起政敵的恐懼,他們後來乾脆通過一項立法,限制角鬥士的數量。到了帝國時期,雖然皇帝不是靠選舉產生,但是還是得好好招待這些「流氓無產者」,因為如果這群人得不到滿足,就可能醞釀暴動,要求換一個皇帝!於是我們看到帝國時期的公共慶典不但未見減少,反而看到競技場越蓋越大、越蓋越豪華舒適,不但羅馬城,帝國內只要是稍具規模的城市,到處聳立雄偉的競技場,而已羅馬競技場為最具代表性者。以致競技場成為羅馬的標誌。以上就是競技場在政治上的意涵,它象徵羅馬的偉大,並左右政權的更替,更彰顯「選票」的無盡威力。希望對版主的提問有所幫助。
參考: 古羅馬的智慧
2011-06-21 9:05 pm
http://www.calps.edu.hk/result/it/2007/6c/22/3.htm

競技場由維斯帕先(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兒子提圖斯(Titus)在位期間建成,下一位國王圖密善又曾修建它,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競技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Nero)的「金宮」(拉丁語:Domus Aurea)原址之上,這個宮殿在公元64年發生的羅馬大火中被毀。競技場是古羅馬舉行**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根據羅馬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Dio Cassius)的記載,競技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11,000只牲畜。
競技場的名稱來源Colossus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
公元217年競技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復,繼續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這樣的活動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在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佈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宗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競技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例如埃庇道努劇場(Epidauros Theater,約公元前330年,設計師:皮力克雷托斯Polykleitos the Younger),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羅馬競技場就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鬥場,它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臺。看臺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
競技場的看臺用三層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臺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整個競技場最多可容納5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即使是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
競技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著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裡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競技場甚至可以利用輸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競技場就曾這樣將水引入表演區,形成一個湖,表演海戰的場面,來慶祝羅馬建城1000年。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52: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620000015KK101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