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122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時,孫中山遠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的丹佛城(Denver)。當他得悉勝利的消息後,決定先從外交方面著手,爭取列強和四國銀行團的支持,並切斷西方給予清政府的借款。故此孫中山沒有立即回國,而是到英、法等國進行活動。
不過,當時國內形勢迫切需要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以便協調紛紛獨立的各省,推翻清政府。事實上,11月上、中旬,湖北軍政府和蘇(江蘇)、浙(浙江)、滬(上海)都督已經分別發電給各個獨立省份,提出各派代表共同商議組織全國性的臨時政府。12月初,各省代表會議通過了《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決定以南京為首都。但是,由於在臨時政府主要領導人的推選上存著分歧,以致中央政府未能成立。
正在這個關鍵時刻,孫中山經香港於12月25日返抵上海。四天後,各省代表會議選舉孫中山為首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誕生,主持成立了臨時政府,從而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新一頁。
南北議和開始於1911年12月上旬。由於當時南方各省的革命政府普遍傾向於妥協,所以他們在獲取南京重鎮後,決定與清政府議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議和全權代表,袁世凱則派唐紹儀為他的全權代表;南方11省革命政府推舉伍廷芳為議和總代表。
正當南北雙方代表爭執不下的時候,孫中山在南京組織了臨時政府,表示革命目的不達,無和議之可言。袁世凱一方面革除唐紹儀的代表職務並中止和談,一方面對南方施加軍事壓力;再加上臨時政府內一些同盟會會員和立憲派紛紛活動,孫中山終於被迫承認了議和的條件。為了早日推翻清廷和結束封建帝制,孫中山「迫而犧牲革命主張」,表示若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則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退位詔書,清王朝不復存在;但與此同時,心存復辟意圖的袁世凱卻竊據了民國的最高權力。
南京臨時政府建立後困難重重,革命派內部的妥協傾向日益嚴重,立憲派又與袁世凱互相勾結,使得孫中山無能為力。他在當選臨時大總統後,即按各省代表會議的決議致電袁世凱,表示「虛位以待」。稍後更接受南北議和的條件,準備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孫中山亦於當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三日後,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旋即指使曹錕在北京發動兵變,以需要維持北方秩序為理由,拒絕南下就職,並於3月10日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職。孫中山在4月1日於南京解職,由他主持的臨時政府隨之結束,臨時參議院遷往北京。辛亥革命的成果開始為袁世凱攫奪。
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後,竊奪了中央和地方的許多權力,但他不能完全控制社會政治局面,也不可能使一切回復舊觀,因為革命派依然把握著七八個省的控制權,保留著十多萬軍隊,所以共和的氣氛依然存在。與此同時,不少政黨紛紛成立,它們不斷分化和組合。袁世凱為了進一步攫取權力,竭力拉攏、收買一些政黨作為他的御用工具。可見當時社會政治上一片混亂。
由同盟會和幾個小黨派聯合改組成的國民黨,其實際領導者宋教仁等,則以「議會政治」、「政黨內閣」作為與袁世凱抗爭的工具。國民黨在臨時參議院中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並在1913年的第一次國會選舉中獲得了相對多數。由國民黨人組閣,看來已是水到渠成。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的呼聲很高。可是,政黨政治並未能捍衛初生的共和國。
國民黨在臨時參議院中成為第一大黨,與為袁世凱支持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對峙,並在第一屆國會正式複選中,擊敗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在870個席位中佔有392席,獲得相對優勢。國民黨的目標──爭取議員多數,以組織政黨內閣──似乎正在實現。
袁世凱對這種挑戰當然忌恨,宋教仁更成為他的眼中釘,必欲去之而後快。1913年3月,袁世凱指派刺客,將到處奔走呼籲組建政黨內閣的宋教仁暗殺於上海火車站。
宋案的槍聲驚醒了正在日本訪問的孫中山。他立即返回上海,放下正在籌畫鐵路建設的事務,主張武裝反袁。由於國民黨內意見分歧,不少重要人物主張法律倒袁或國會倒袁。因此,直到7月中旬,李烈鈞才在江西湖口舉義,江蘇、安徽、廣東、福建、湖南、四川等省相繼起兵討袁。然而,起義軍各自為戰,力量薄弱,很快就被早有準備的袁世凱擊敗。9月中旬,四川討袁軍放棄重慶,歷時兩個月的二次革命隨之結束。孫中山再度流亡國外,在日本策劃三次革命。偉大的辛亥革命,至此以悲劇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