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結果???

2011-06-17 8:09 pm
辛亥革命的結果???

回答 (5)

2011-06-18 7:36 pm
✔ 最佳答案
http://content.edu.tw/senior/history/ks_rs/page/ch15.htm

一、辛亥革命 1.背景 A.改革派訴求的立憲國會與收回利權運動無成,加上皇族內閣引起全國性大騷動,部分改革派人士轉而傾向革命 B.革命派經十餘次武裝起義,宣傳已普及於海內外,全面性的大革命只待時機而已 2.時間:宣統3年8月19日(陽曆10月10日) 3.導火線:保路風潮 A.起因:a.郵傳部大臣盛宣懷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取消由民間紳商集資興辦粵漢及川漢鐵路的成案 b.清廷對於原有股本償還辦法不公,又藉築路為名,大借外債,引起不滿 B.結果:湘、鄂、川、粵等省的保路風潮,以四川最烈 C.影響:a.革命黨乘機活動,行革命之實,全省陷入混亂 b.清廷採取高壓政策,派湖北新軍入川鎮壓,造成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義 4.經過:武昌起義 A.湖北革命成功的原因 a.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武漢為九省通衢要地,漢陽又設有鋼鐵廠和兵工廠 b.革命黨人長期經營的結果 湖北自張之洞興辦新式教育後,一般人民富於維新思想,革命組織團體如科學補習所、日知會、共進會、文學社等先後成立 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合併各個革命團體,便於指揮;由邊區革命進入中樞革命階段 B.時機:a.保路風潮起,鄂軍入川鎮壓,武漢較為空虛 b.革命機關被破壞 C.結果:a.湖廣總督瑞澂倉皇遁走,武昌光復,推新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 b.軍政府連克漢口、漢陽,同時照會各國,聲明保護外人生命財產及其既得利益,立獲各國承認,嚴守中立 5.影響:各省迅起響應 A.為武昌之役後,革命情勢能夠穩定發展的主要原因,使得與清廷議和 a.內地18省中,有14省宣告獨立 b.上海、南京的光復以及海軍的歸附,更是大動國際視聽,並奠定了革命軍在長江下游的基礎 c.清廷雖仍保有直隸、山東、河南、甘肅及東三省,但已危機四伏,如:山東一度宣布獨立,東三省亦有半獨立性質的國民保安會 B.同盟會不能控制全局,導致後來革命失敗 a.獨立的各省非全由同盟會所策動,大多為立憲派、舊官僚、新軍或會黨所掌握 b.革命陣營內部的分裂,導致共進會支持黎元洪,光復會投靠了袁世凱

2011-06-18 11:37:03 補充:
希望可以幫到你!

參考資料:1995 (網上)
2011-06-20 7:25 am
辛亥革命的結果八個字可以概括: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2011-06-19 5:14 pm
【 革命的準備與武昌起義 】革命的情況












從1895年至1911年間,興中會以及後來的同盟會先後發動了十次的起義,
而另一革命組織光復會亦發動多次起義。這十多次的起義雖僅曇花一現,
但卻在全中國種下了革命的種子。

終於,在辛亥年間(1911年),滿清政府因強制徵收民營鐵路,引發人民強
烈不滿,最後滿清又採高壓政策壓迫人民妥協,將民眾憤怒的情緒激到了
最高點。

辛亥武昌起義是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
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
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
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1911年9月7日,四川成都發生保路風潮成都血案,激起騷亂。清廷為撲滅保
路風潮,派出渝漢鐵路督辦、欽差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協助四
川清軍鎮壓。 10月9日,共進會領導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爆
炸。俄國巡捕聞聲而至,搜去革命黨人名冊、起義文告等,拘捕劉同等6人,
隨即引渡湖北當局。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士兵熊秉坤情急之下被迫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
一槍,隨後起義士兵推舉,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所繳獲步槍兩
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
發動了起義。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
台。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陸軍第八鎮司
令部。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
火,以火光為標誌。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
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領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
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漢陽
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
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
府宣佈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
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2011-06-17 8:57 pm
http://www.chiculture.net/php/frame.php?id=/cnsweb/html/0122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時,孫中山遠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的丹佛城(Denver)。當他得悉勝利的消息後,決定先從外交方面著手,爭取列強和四國銀行團的支持,並切斷西方給予清政府的借款。故此孫中山沒有立即回國,而是到英、法等國進行活動。
  不過,當時國內形勢迫切需要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以便協調紛紛獨立的各省,推翻清政府。事實上,11月上、中旬,湖北軍政府和蘇(江蘇)、浙(浙江)、滬(上海)都督已經分別發電給各個獨立省份,提出各派代表共同商議組織全國性的臨時政府。12月初,各省代表會議通過了《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決定以南京為首都。但是,由於在臨時政府主要領導人的推選上存著分歧,以致中央政府未能成立。
  正在這個關鍵時刻,孫中山經香港於12月25日返抵上海。四天後,各省代表會議選舉孫中山為首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誕生,主持成立了臨時政府,從而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新一頁。
  南北議和開始於1911年12月上旬。由於當時南方各省的革命政府普遍傾向於妥協,所以他們在獲取南京重鎮後,決定與清政府議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議和全權代表,袁世凱則派唐紹儀為他的全權代表;南方11省革命政府推舉伍廷芳為議和總代表。
  正當南北雙方代表爭執不下的時候,孫中山在南京組織了臨時政府,表示革命目的不達,無和議之可言。袁世凱一方面革除唐紹儀的代表職務並中止和談,一方面對南方施加軍事壓力;再加上臨時政府內一些同盟會會員和立憲派紛紛活動,孫中山終於被迫承認了議和的條件。為了早日推翻清廷和結束封建帝制,孫中山「迫而犧牲革命主張」,表示若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則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退位詔書,清王朝不復存在;但與此同時,心存復辟意圖的袁世凱卻竊據了民國的最高權力。
  南京臨時政府建立後困難重重,革命派內部的妥協傾向日益嚴重,立憲派又與袁世凱互相勾結,使得孫中山無能為力。他在當選臨時大總統後,即按各省代表會議的決議致電袁世凱,表示「虛位以待」。稍後更接受南北議和的條件,準備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孫中山亦於當日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三日後,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旋即指使曹錕在北京發動兵變,以需要維持北方秩序為理由,拒絕南下就職,並於3月10日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職。孫中山在4月1日於南京解職,由他主持的臨時政府隨之結束,臨時參議院遷往北京。辛亥革命的成果開始為袁世凱攫奪。
  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後,竊奪了中央和地方的許多權力,但他不能完全控制社會政治局面,也不可能使一切回復舊觀,因為革命派依然把握著七八個省的控制權,保留著十多萬軍隊,所以共和的氣氛依然存在。與此同時,不少政黨紛紛成立,它們不斷分化和組合。袁世凱為了進一步攫取權力,竭力拉攏、收買一些政黨作為他的御用工具。可見當時社會政治上一片混亂。
  由同盟會和幾個小黨派聯合改組成的國民黨,其實際領導者宋教仁等,則以「議會政治」、「政黨內閣」作為與袁世凱抗爭的工具。國民黨在臨時參議院中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並在1913年的第一次國會選舉中獲得了相對多數。由國民黨人組閣,看來已是水到渠成。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的呼聲很高。可是,政黨政治並未能捍衛初生的共和國。
  國民黨在臨時參議院中成為第一大黨,與為袁世凱支持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對峙,並在第一屆國會正式複選中,擊敗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在870個席位中佔有392席,獲得相對優勢。國民黨的目標──爭取議員多數,以組織政黨內閣──似乎正在實現。
  袁世凱對這種挑戰當然忌恨,宋教仁更成為他的眼中釘,必欲去之而後快。1913年3月,袁世凱指派刺客,將到處奔走呼籲組建政黨內閣的宋教仁暗殺於上海火車站。
  宋案的槍聲驚醒了正在日本訪問的孫中山。他立即返回上海,放下正在籌畫鐵路建設的事務,主張武裝反袁。由於國民黨內意見分歧,不少重要人物主張法律倒袁或國會倒袁。因此,直到7月中旬,李烈鈞才在江西湖口舉義,江蘇、安徽、廣東、福建、湖南、四川等省相繼起兵討袁。然而,起義軍各自為戰,力量薄弱,很快就被早有準備的袁世凱擊敗。9月中旬,四川討袁軍放棄重慶,歷時兩個月的二次革命隨之結束。孫中山再度流亡國外,在日本策劃三次革命。偉大的辛亥革命,至此以悲劇告終。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47: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617000051KK003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