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淝水之戰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2/32d/32d01/32d0101.htm
公元383年,東晉和北方的前秦之間發生了一場實力差距極為懸殊的大戰──淝水之戰。在這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中,東晉竟以八萬之眾,大破前秦近百萬大軍,成為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
自從西晉滅亡之後,北方的胡人政權割據紛爭。公元351年,氐人苻健(317-355)創建了前秦,都於長安,勢力漸漸強大起來。東晉桓溫在354年首次北伐時,曾與前秦交兵,一度攻入關中。公元357年,苻堅(338-385)即前秦帝位,他廢除苛政,整頓吏治,興修水利,加強軍備,使前秦成為北方諸國中最強大的勢力。從370到376年之間,前秦先後攻滅了前燕、前涼等國,統一了北方,國勢一時大振。苻堅想進一步統一全國,但東晉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如謝玄(343-388)在京口訓練了一支兵──「北府兵」,曾屢屢挫敗前秦南侵之企圖,最後苻堅親率大軍南下,想一舉滅掉東晉,於是淝水之戰乃起。
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親率步兵六十五萬、騎兵二十七萬、羽林軍三萬南下侵晉,東晉丞相謝安(320-385)乃命弟謝石(327-388)、姪謝玄等率軍八萬人迎戰,苻堅和苻融登上壽春城頭,遙望淝水彼岸之晉軍,但見「部陣整齊,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心生畏懼,於是苻堅便遣被俘的晉將朱序(?-393)到晉營勸降。朱序將秦軍情況密告謝石,謂「若秦百萬之眾皆至,則莫可敵也。及其眾軍未集,宜在速戰,若挫其前鋒,可以得志」。晉軍遂立即部署,從容應敵。
當時秦、晉兩軍列陣相持於淝水兩岸,晉軍不得渡,謝玄乃遣使要苻融令軍隊稍稍後退,以便晉軍渡河決戰。苻堅等想乘晉軍半渡淝水時加之截擊,遂麾軍後撤。誰知秦軍一退遂「制之不可止」,朱序等也乘機在陣中大呼「秦兵敗矣!」。秦軍一時大亂,「(苻)融馳騎略陣,馬倒被殺,軍遂大敗」。晉軍不斷渡河勇攻,大獲全勝。在晉軍的追擊下,秦軍潰散四逃,死亡大半。「(苻)堅為流矢所中,單騎遁還於河北」,後來收拾殘兵,大概只剩下十餘萬人。
淝水之戰是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南北戰爭。苻堅敗後,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於混亂,而東晉的偏安則更形穩固,南北對峙成膠著狀態。
淝水之戰,前秦軍看見草木和聽見風聲、鶴鳴,都以為是晉軍,可見苻堅和前秦軍在形勢逆轉之時,不但未能沉著應付,還自亂陣腳,最後落得兵敗國亡的下場。可見「處變不驚,沉著應付」這八個字,是時刻需要牢記的。
2. 燕雲十六州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5/52/52z/52z05/52z0505.htm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其地為:幽州(今北京一部分)、薊州(今河北薊縣)、瀛州(今河北河間縣)、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涿州(今河北涿縣)、檀州(今北京密雲縣)、順州(今北京順義縣)、新州(今河北涿鹿縣)、媯州(今河北懷來縣東南)、儒州(今北京延慶縣)、武州(今河北宣化)、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縣東北)、朔州(今山西朔縣)、蔚州(今河北蔚縣西南)。它們是中原的屏障,具有重要軍事地位;後晉石敬瑭割棄燕雲十六州予契丹,為契丹、女真等南下,提供了便利條件。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4/43/43z/43z03/43z0303.htm
公元九三六年,後唐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為了奪得後唐的政權,甘當「兒皇帝」,向契丹稱臣,彼此約為「父子國」;他又割讓了燕雲十六州予契丹,由是得以在太原稱帝,並改國號為晉,史稱後晉。敬瑭即位後不久,即攻下洛陽,並開始了在中原的統治。石敬瑭重視選官、寬刑,同時又注意「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因而農、商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恢復。然而,石敬瑭為了討好契丹,由是每年均要向契丹輸送大批銀、絹。此舉不僅加重了人民負擔,也損害了民族自尊,百姓日益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