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imgcld.yimg.com/8/n/AC00838642/o/161106070916713872804550.jpg
中醫藥聯盟 ★★★ 經驗談。本人是退休老中醫,在中藥堆中成長。也研究現代醫學。也是中醫教學..授課講師。針對答題,所詢疑問,提供參如下:版主您好! 首先謝謝您! 另類回答。我不拉生意。真心誠意的回答。以專業醫學觀點來說。尿酸偏高,主要是體質關係。會遺傳,是由DNA控制基因,代代相傳。因為,此類肝腎的體質,對於尿酸的分解,與排除,有某些程度的不好,而且身體還一直製造,運動量越大,流汗越多,血中的尿酸比容,越是飆高,惡性循環,尿酸逐漸累積。因為尿酸無法藉由流汗排出,只能由小便排出。所以加強肝臟的分解,腎臟排除,<多喝水,少流汗,多尿尿>,就是減輕尿酸值的不二法門。因為尿酸值偏高的體質會遺傳,凡家族系統內有痛風史,其子孫罹患的機率相當高。血中尿酸濃度偏高,形成結晶體,隨血液全身循環運送。如果沈積在關節腔或關節周圍、韌帶、肌腱等組織,如同在關節面上撒一把(金光砂)一樣,只要關節活動時,就在那裡研磨,使關節發炎、腫脹,不通則痛。紅、腫、熱、痛也。嚴重者,可引起發燒。典型的急性發作多在半夜(屬陰、血流緩慢、代謝下降),病人通常於睡前尚覺良好。但半夜可被大腳趾第一蹠趾關節,椎心刺骨的疼痛覺醒。因血液循環關係,血中尿酸結晶石,逐漸沈澱在離心臟最遠的末端,到達極限時,就會使腳趾關節發炎。此時任何輕碰或震動都會使疼痛加劇,更有甚者,連心臟的跳動,也會隨之相呼應,心臟跳一下,就抽痛一下,一分鐘跳70下,就會令您抽痛70下,疼痛難忍。古代人少有痛風,為何現代人痛風那麼多?尿酸從那裡來的呢?是蛋白質的代謝物。食物中的蛋白質,經胃腸消化和吸收後,分解成胺基酸,然後再由肝門脈系統,進入肝臟貯存。是構成DNA及RNA組成細胞的主要原料。吃太多的蛋白質、普林(豆類,豆製品,豆腐、豆漿、豆皮等)這些過量的蛋白質,並不會全部貯存在體內,而會立即以廢棄物處理掉,但是這個處理的動作,也就是會造成腎臟的負擔,而且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副產物就是氨(阿摩尼亞)。 因氨的毒性相當大,而肝臟可將氨轉化為毒性較低的尿素(也就是肝臟的轉氨媒作用)經由腎臟排出體外,因此,如果肝功能不好,那麼轉氨能力降低或轉氨媒無法正常使用,就會導致人體血液內充滿太多的氨,也會使關節腫脹。所以尿酸偏高,也就是肝腎出問題,因為肝主分解,腎臟主排泄,兩者息息相關。日常生活飲食,應注意:豆類、內臟、竹筍、香菇、蘆筍、甘蔗筍、油炸、酵母、肥肉、肉汁、高湯、啤酒與某些海鮮,皮脂等高脂肪食物的普林含量很高。尿酸,是存在血液之中,在酸鹼值7.4的血清中,尿酸在血液中的飽和溶解度是7.0mg/dL,正常值是2.8 - 6.5m g%,其濃度超過,尿酸就會在血液中逐漸形成如細砂狀的結晶,其佔有率比紅血球還要多(RBC正常值4 -5m g%)。這些結晶石沈澱在腎臟之中,就會造成腎盂炎,尿路結石、膀胱結石、腎臟結石,阻塞遠曲小管,造成慢性腎炎。時好時壞。以前求學時,我曾經在研究室,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分析,尿酸結晶數量,居然比紅血球還多,難怪,一下床即使用的膝關節,最快磨損。(使用率最高)。還有男人的髖關節,磨損也快,甚至退化。本人也是身受其害。痛起來哀爸叫母,痛不欲生。研究所上課時,教授也說叫我用小葉冷水麻,煮起來是稍微紅色,喝後效果不大,最後自行研發沖泡茶包,每天喝2000㏄,已經不再發作,給客人喝也有效。藥方如下:丁立杇2.0水丁香2.0仙草1.0車前子1.0茵陳2.0甜菊0.2甜珠草0.3炒荔枝子1.5以上比例,打碎裝袋,好喝不會苦。
學術參考,不能代替正式醫療。很認真答題,需要補充時,請來信通知。餘請參考本人部落格。
以上摘自拙著<傳家醫藥驗方>著作權屬於本人所有,拷貝PO,應經本人同意。謝謝支持!祝福您Good Luck!合十 中醫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