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星有甚麼特徵??快快快20點

2011-06-03 3:39 am
八大行星有甚麼特徵??

回答 (4)

2011-06-03 5:22 am
水星的簡介與特徵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他圍繞太陽高速飛行,因此不會被太陽的引力拉向太陽。水星很小,比月球大不了多少。它沒有空氣或大氣層保護,所以溫度可以升得很高,也可以降得很低。水星的表面光禿禿的,佈滿岩石和環形山。

金星的簡介與特徵
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星星,而且是除月球外地球在太空裏最近的鄰居。除太陽和月亮外,它是我們在地球能看到的最亮的星星,尤其是在太陽即將升起和剛剛降下的時候。金星的大小和地球幾乎一樣,但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它表面很熱,圍繞它的大氣層很厚而且有毒。

地球的簡介與特徵
地球對我們來説很特殊,因爲他正正是我們的家園。它與太陽的距離剛剛好,可以接收適量的光和熱。地球上有空氣可以呼吸,有充足的水可供飲用,這些對動植物的生存都十分重要。至今,地球是我們發現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火星的簡介與特徵
火星是一個寒冷的、多岩石的行星,也叫做紅色行星,這是因爲它表面上覆蓋著鐵銹色的塵埃。強風常常把大量塵埃吹向四面八方。火星像地球一樣,有不同的季節,但是由於離太陽較遠,它比地球要冷得多。

木星的簡介與特徵
在太陽系中,木星是所有行星中最大的一個。它比地球大1500倍。與地球不同的是,它不是由岩石構成,而是像太陽一樣由氣體構成的。但它尚未大到能夠成爲一顆恆星。紅、黃、白色夾雜的雲團在木星周圍翻滾,而木星表面上的風暴幾百年都不會停息。

土星的簡介與特徵
土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行星。它看上去與其它行星不同,因爲它被寬闊扁平的光環環繞著。儘管其它行星也有光環,但都不如土星的那樣清晰、美麗。圖形和木星一樣,是一個巨型氣團,由氣體構成。

天王星 和 海王星的簡介與特徵
距太陽最遠的行星,叫遠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的大小差不多,約是地球的50倍。他們都有厚厚的大氣層,很小的岩石核,和隱約可見的光環。

(這些都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打出來的,希望能幫到你。)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水星檔案
距太陽:5800万公里
直徑:4878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88天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59天
衛星數目:0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金星檔案
距太陽:1.08億公里
直徑:12100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225天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243天
衛星數目:0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地球檔案
距太陽:1.5億公里
直徑:12756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365.26天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23.9天
衛星數目:1個(月球)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火星檔案
距太陽:2.28億公里
直徑:6786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687天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24.6天
衛星數目:2個(火衛一,火衛二)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木星檔案
距太陽:7.78億公里
直徑:142984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1.9年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0小時
衛星數目:16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土星檔案
距太陽:14.27億公里
直徑:12.0536万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29.5年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0小時
衛星數目:17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天王星檔案
距太陽:28.71億公里
直徑:51118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84年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7.24小時
衛星數目:17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海王星檔案
距太陽:44.97億公里
直徑:49528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65年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6.1小時
衛星數目:8個

(這些也是我自己打出來的,希望你會好好珍惜。)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2011-06-03 4:45 am
水星是太陽系最內側與最小的行星,比月球大1/3;也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環繞太陽一周只要88天。由地球上看水星的視星等亮度在-2.0至5.5等之間,但因其距離太陽的最大角度(最大距角)只有28.3°,常淹沒在日出前或日落後的暮曙光中,故不太容易被看見。在中國又稱為「辰星」。

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二顆。在中國古代又稱為「長庚」、「啟明」或「太白」。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感覺上,金星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是最明亮的時刻。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地球是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而生命誕生於10億年內。從那以後,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使得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誕生,也使得臭氧層形成。臭氧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質歷史和軌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續。地球預計將在15億年內繼續擁有生命,直到太陽不斷增加的亮度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圈。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相近,公轉一週則花兩倍時間。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中國則稱為「熒惑」,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3]英文裡前綴areo-即為火星。
木星是太陽系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12]。它的質量輕於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為太陽系中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陽距離(由近到遠)位於第六、體積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氣體(類木)巨星。古代中國亦稱之鎮星或填星。天王星是從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它的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Οὐρανός),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與在古代就為人們所知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相比,天王星的亮度也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較為黯淡以及緩慢的繞行速度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認定為一顆行星。[15]直到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宣布他發現了天王星,從而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海王星是太陽系從內至外的第八顆,體積是太陽系第四大,但質量排名是第三。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而類似雙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較低,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羅馬神話中的尼普頓(Neptunus)命名,因為尼普頓是海神,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天文學的符號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7/Neptune_symbol.svg/20px-Neptune_symbol.svg.png
,是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頓使用的三叉戟。海王星的大氣層以氫和氦為主,還有微量的甲烷。在大氣層中的甲烷,只是使行星呈現藍色的一部分原因。因為海王星的藍色比有同樣份量的天王星更為鮮豔,因此應該還有其他的成分對海王星明顯的顏色有所貢獻。[8] 海王星有太陽系最強烈的風,測量到的時速高達2,100公里。[9] 1989年航海家2號飛掠過海王星,對南半球的大黑斑和木星的大紅斑做了比較。海王星雲頂的溫度是-218 °C(55K),因為距離太陽系第二遠,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海王星核心的溫度約為7,000 °C,可以和太陽的表面比較,也和大多數已知的行星相似。
參考: wiki
2011-06-03 4:43 am

內行星。由左至右依序為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大小合乎比例)。



由上而下: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
水星

水星(0.4 天文單位)是最靠近太陽,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地球質量)。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僅知的地質特徵除了撞擊坑外,只有大概是在早期歷史與收縮期間產生的皺摺山脊。 水星,包括被太陽風轟擊出的氣體原子,只有微不足道的大氣。目前尚無法解釋相對來說相當巨大的鐵質核心和薄薄的地函。假說包括巨大的衝擊剝離了它的外殼,還有年輕時期的太陽能抑制了外殼的增長。
金星

金星 (0.7 天文單位)的體積尺寸與地球相似(0.86地球質量),也和地球一樣有厚厚的矽酸鹽地函包圍著核心,還有濃厚的大氣層和內部地質活動的證據。但是,它的大氣密度比地球高90倍而且非常乾燥,也沒有天然的衛星。它是顆炙熱的行星,表面的溫度超過400C,很可能是大氣層中有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的。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金星的地質活動仍在進行中,但是沒有磁場保護的大氣應該會被耗盡,因此認為金星的大氣是經由火山的爆發獲得補充。
地球

地球(1 天文單位)是內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唯一地質活動仍在持續進行中並承認擁有生命的行星。它也擁有類地行星中獨一無二的水圈和被觀察到的板塊結構。地球的大氣也與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這兒的生物改造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氣。它只有一顆衛星,即月球;月球也是類地行星中唯一的大衛星。
火星

火星(1.5 天文單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質量),只有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稀薄大氣,它的表面,有密集與巨大的火山,例如奧林帕斯山,水手號峽谷有深邃的地塹,顯示不久前仍有劇烈的地質活動。 火星有兩顆天然的小衛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獲的小行星。

木星
木星 (5.2 天文單位),主要由氫和氦組成,質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質量總合的2.5倍。木星的豐沛內熱在它的大氣層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的特徵,例如雲帶和大紅斑。木星已經被發現的衛星有63顆,最大的四顆,甘尼米德、卡利斯多、埃歐、和歐羅巴,顯示出類似類地行星的特徵,像是火山作用和內部的熱量。甘尼米德比水星還要大,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

土星
土星(9.5 天文單位),因為有明顯的環系統而著名,它與木星非常相似,例如大氣層的結構。土星不是很大,質量只有地球的95倍,它有60顆已知的衛星,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擁有巨大的冰火山,顯示出地質活動的標誌。泰坦比水星大,而且是太陽系中唯一實際擁有大氣層的衛星。

天王星
天王星(19.6 天文單位),是最輕的外行星,質量是地球的14倍。它的自轉軸對黃道傾斜達到90度,因此是橫躺著繞著太陽公轉,在行星中非常獨特。在氣體巨星中,它的核心溫度最低,只輻射非常少的熱量進入太空中。 天王星已知的衛星有27顆,最大的幾顆是泰坦尼亞、歐貝隆、烏姆柏里厄爾、艾瑞爾、和米蘭達。

海王星
海王星(30 天文單位)雖然看起來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較高使質量仍有地球的17倍。他雖然輻射出較多的熱量,但遠不及木星和土星多。海王星已知有13顆衛星,最大的崔頓仍有活躍的地質活動,有著噴發液態氮的間歇泉, 它也是太陽系內唯一逆行的大衛星。在海王星的軌道上有一些1:1軌道共振的小行星,組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2016-04-13 10:42 am
水星的簡介與特徵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他圍繞太陽高速飛行,因此不會被太陽的引力拉向太陽。水星很小,比月球大不了多少。它沒有空氣或大氣層保護,所以溫度可以升得很高,也可以降得很低。水星的表面光禿禿的,佈滿岩石和環形山。

金星的簡介與特徵
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星星,而且是除月球外地球在太空裏最近的鄰居。除太陽和月亮外,它是我們在地球能看到的最亮的星星,尤其是在太陽即將升起和剛剛降下的時候。金星的大小和地球幾乎一樣,但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它表面很熱,圍繞它的大氣層很厚而且有毒。

地球的簡介與特徵
地球對我們來説很特殊,因爲他正正是我們的家園。它與太陽的距離剛剛好,可以接收適量的光和熱。地球上有空氣可以呼吸,有充足的水可供飲用,這些對動植物的生存都十分重要。至今,地球是我們發現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火星的簡介與特徵
火星是一個寒冷的、多岩石的行星,也叫做紅色行星,這是因爲它表面上覆蓋著鐵銹色的塵埃。強風常常把大量塵埃吹向四面八方。火星像地球一樣,有不同的季節,但是由於離太陽較遠,它比地球要冷得多。

木星的簡介與特徵
在太陽系中,木星是所有行星中最大的一個。它比地球大1500倍。與地球不同的是,它不是由岩石構成,而是像太陽一樣由氣體構成的。但它尚未大到能夠成爲一顆恆星。紅、黃、白色夾雜的雲團在木星周圍翻滾,而木星表面上的風暴幾百年都不會停息。

土星的簡介與特徵
土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行星。它看上去與其它行星不同,因爲它被寬闊扁平的光環環繞著。儘管其它行星也有光環,但都不如土星的那樣清晰、美麗。圖形和木星一樣,是一個巨型氣團,由氣體構成。

天王星 和 海王星的簡介與特徵
距太陽最遠的行星,叫遠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的大小差不多,約是地球的50倍。他們都有厚厚的大氣層,很小的岩石核,和隱約可見的光環。

(這些都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打出來的,希望能幫到你。)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水星檔案
距太陽:5800万公里
直徑:4878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88天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59天
衛星數目:0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金星檔案
距太陽:1.08億公里
直徑:12100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225天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243天
衛星數目:0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地球檔案
距太陽:1.5億公里
直徑:12756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365.26天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23.9天
衛星數目:1個(月球)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火星檔案
距太陽:2.28億公里
直徑:6786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687天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24.6天
衛星數目:2個(火衛一,火衛二)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木星檔案
距太陽:7.78億公里
直徑:142984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1.9年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0小時
衛星數目:16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土星檔案
距太陽:14.27億公里
直徑:12.0536万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29.5年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0小時
衛星數目:17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天王星檔案
距太陽:28.71億公里
直徑:51118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84年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7.24小時
衛星數目:17個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海王星檔案
距太陽:44.97億公里
直徑:49528公里
年(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65年
日(自轉一周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6.1小時
衛星數目:8個

(這些也是我自己打出來的,希望你會好好珍惜。)參考資料迪士尼兒童百科全書——探測太空




Jimmy · 5 年前




1
真好


0
真差



意見































舉報濫用



NM


水星是太陽系最內側與最小的行星,比月球大1/3;也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環繞太陽一周只要88天。由地球上看水星的視星等亮度在-2.0至5.5等之間,但因其距離太陽的最大角度(最大距角)只有28.3°,常淹沒在日出前或日落後的暮曙光中,故不太容易被看見。在中國又稱為「辰星」。

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二顆。在中國古代又稱為「長庚」、「啟明」或「太白」。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感覺上,金星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是最明亮的時刻。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地球是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而生命誕生於10億年內。從那以後,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使得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誕生,也使得臭氧層形成。臭氧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質歷史和軌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續。地球預計將在15億年內繼續擁有生命,直到太陽不斷增加的亮度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圈。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相近,公轉一週則花兩倍時間。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中國則稱為「熒惑」,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3]英文裡前綴areo-即為火星。
木星是太陽系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12]。它的質量輕於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為太陽系中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陽距離(由近到遠)位於第六、體積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氣體(類木)巨星。古代中國亦稱之鎮星或填星。天王星是從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它的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Οὐρανός),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與在古代就為人們所知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相比,天王星的亮度也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較為黯淡以及緩慢的繞行速度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認定為一顆行星。[15]直到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宣布他發現了天王星,從而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海王星是太陽系從內至外的第八顆,體積是太陽系第四大,但質量排名是第三。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而類似雙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較低,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羅馬神話中的尼普頓(Neptunus)命名,因為尼普頓是海神,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天文學的符號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7/Neptune_symbol.svg/20px-Neptune_symbol.svg.png
,是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頓使用的三叉戟。海王星的大氣層以氫和氦為主,還有微量的甲烷。在大氣層中的甲烷,只是使行星呈現藍色的一部分原因。因為海王星的藍色比有同樣份量的天王星更為鮮豔,因此應該還有其他的成分對海王星明顯的顏色有所貢獻。[8] 海王星有太陽系最強烈的風,測量到的時速高達2,100公里。[9] 1989年航海家2號飛掠過海王星,對南半球的大黑斑和木星的大紅斑做了比較。海王星雲頂的溫度是-218 °C(55K),因為距離太陽系第二遠,是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海王星核心的溫度約為7,000 °C,可以和太陽的表面比較,也和大多數已知的行星相似。






參考資料:
wiki
NM · 5 年前




1
真好


0
真差



意見































舉報濫用


路人甲



內行星。由左至右依序為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大小合乎比例)。



由上而下: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
水星

水星(0.4 天文單位)是最靠近太陽,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地球質量)。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僅知的地質特徵除了撞擊坑外,只有大概是在早期歷史與收縮期間產生的皺摺山脊。 水星,包括被太陽風轟擊出的氣體原子,只有微不足道的大氣。目前尚無法解釋相對來說相當巨大的鐵質核心和薄薄的地函。假說包括巨大的衝擊剝離了它的外殼,還有年輕時期的太陽能抑制了外殼的增長。
金星

金星 (0.7 天文單位)的體積尺寸與地球相似(0.86地球質量),也和地球一樣有厚厚的矽酸鹽地函包圍著核心,還有濃厚的大氣層和內部地質活動的證據。但是,它的大氣密度比地球高90倍而且非常乾燥,也沒有天然的衛星。它是顆炙熱的行星,表面的溫度超過400C,很可能是大氣層中有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的。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金星的地質活動仍在進行中,但是沒有磁場保護的大氣應該會被耗盡,因此認為金星的大氣是經由火山的爆發獲得補充。
地球

地球(1 天文單位)是內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唯一地質活動仍在持續進行中並承認擁有生命的行星。它也擁有類地行星中獨一無二的水圈和被觀察到的板塊結構。地球的大氣也與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這兒的生物改造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氣。它只有一顆衛星,即月球;月球也是類地行星中唯一的大衛星。
火星

火星(1.5 天文單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質量),只有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稀薄大氣,它的表面,有密集與巨大的火山,例如奧林帕斯山,水手號峽谷有深邃的地塹,顯示不久前仍有劇烈的地質活動。 火星有兩顆天然的小衛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獲的小行星。

木星
木星 (5.2 天文單位),主要由氫和氦組成,質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質量總合的2.5倍。木星的豐沛內熱在它的大氣層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的特徵,例如雲帶和大紅斑。木星已經被發現的衛星有63顆,最大的四顆,甘尼米德、卡利斯多、埃歐、和歐羅巴,顯示出類似類地行星的特徵,像是火山作用和內部的熱量。甘尼米德比水星還要大,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衛星。

土星
土星(9.5 天文單位),因為有明顯的環系統而著名,它與木星非常相似,例如大氣層的結構。土星不是很大,質量只有地球的95倍,它有60顆已知的衛星,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擁有巨大的冰火山,顯示出地質活動的標誌。泰坦比水星大,而且是太陽系中唯一實際擁有大氣層的衛星。

天王星
天王星(19.6 天文單位),是最輕的外行星,質量是地球的14倍。它的自轉軸對黃道傾斜達到90度,因此是橫躺著繞著太陽公轉,在行星中非常獨特。在氣體巨星中,它的核心溫度最低,只輻射非常少的熱量進入太空中。 天王星已知的衛星有27顆,最大的幾顆是泰坦尼亞、歐貝隆、烏姆柏里厄爾、艾瑞爾、和米蘭達。

海王星
海王星(30 天文單位)雖然看起來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較高使質量仍有地球的17倍。他雖然輻射出較多的熱量,但遠不及木星和土星多。海王星已知有13顆衛星,最大的崔頓仍有活躍的地質活動,有著噴發液態氮的間歇泉, 它也是太陽系內唯一逆行的大衛星。在海王星的軌道上有一些1:1軌道共振的小行星,組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42: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602000051KK008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