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初日本要佔領台灣?

2011-05-30 12:48 am
請詳細說明
越清楚越好

回答 (5)

2011-05-30 1:04 am
✔ 最佳答案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事件,清朝應朝鮮要求下派兵進入朝鮮,並依照中日天津條約,知會日本有關行動。事件平息後,日方拒絕撤兵,後來更突襲駐守於朝鮮的清軍。清廷被迫向日本宣戰。由於該年是甲午年,故又稱為中日甲午戰爭,其後中國戰敗,清廷向日本求和。
---------------------------------------------------------------------------------------------------
馬關條約
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攜帶全權委任狀,乘坐德國商船「公義」號抵達馬關港(今下關港),隨後與日方全權代表伊藤博文展開和談,地點為馬關著名的河豚料理店春帆樓。日方在第一輪談判中提出的草案包括三項主要要求:

中國向日本賠償軍費庫平銀兩億兩;
割讓台灣島、澎湖列島,以及北緯41度線以南的遼東半島;
向日本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順天、湘潭和梧州七處通商口岸
---------------------------------------------------------------------------------------------------

甲午戰爭: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6%97%A5%E7%94%B2%E5%8D%88%E6%88%B0%E7%88%AD

馬關條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9%97%9C%E6%A2%9D%E7%B4%84

供您參考~~
參考: wikipedia
2011-06-01 12:33 am
GOGO回答的根本離題耶
2011-05-30 11:49 pm
其實日本最主要要的是遼東半島
台灣澎湖只是附屬品而已
不過後來歐洲列強認為日本要的太多了
所以由俄德法出面干涉
其中俄國更是認為日本此舉已經侵犯俄國的權益
甚至派出艦隊來威嚇日本
最後日本只拿到台灣 澎湖
2011-05-30 5:17 am
日本國土面積很少,資源有限,需要靠侵略等方式去進行擴張,以攫取資源甚至殖民。一方面經朝鮮半島及中國東北向東北亞擴張;另一方面就是向南洋擴張,台灣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途站,可以為南進的日軍提供補給及後勤支援。

http://www.wufi.org.tw/nyc/taihist1.htm

  自明治維新以來採取富國強兵政策,而窺探向外發展時機的日本,終於乘鄰國朝鮮所發生的東學黨之亂,毅然於一八九四年出兵朝鮮,而與自任朝鮮宗主國的清國展開戰端。同年八月一日,日清兩國宣佈戰爭,而戰況趨向不利於清國。日本軍於十月二十五日渡過鴨綠江,攻陷九連城、安東,並於三十一日佔領鳳凰城。次年一月間攻陷山東省一角,二月間掌握了威海衛及周圍,並降服了北洋艦隊。三月間,除佔領澎湖島之外,在北方集結軍隊於遼東半島大連,經攻破山海關之後,形成直衝北京的態勢。

清國之向日本妥協,是早在一八九四年九月,北洋艦隊蒙受決定性打擊,而清國勢力被驅逐朝鮮半島,敗色趨濃的時候就決定了。當時雖有職司外交的總理衙門,但因深受西太后信任、位居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而實際掌理外交事務的李鴻章,向列強請求調停。然而,出乎李鴻章所料,聯合調停案由於列強間政策的不一致而未能成功。十月間有英國向日清兩國試探以朝鮮獨立、賠償戰費為條件的和談,十一月並有美國提出斡旋。但當時日本的輿論相當瘋狂,大有未攻陷北京不講和之勢。急於求和的清國當局,於十一月間透過美國駐北京公使 Charles Denby,Jr 以朝鮮的獨立與相當數額的賠償金為基本條件向日本提出和談。接著又派遣天津海關稅務司 Gustav Detring 到日本試探和談,但都未被日本接受。當時已邁進南滿,沈緬於連勝氣氛的日本朝野,已不再滿足於朝鮮獨立等的條件,而一味想等待清國進一步疲憊之後,一舉要求割讓領土。
清國當局深恐事態惡化。 鑑於 Detring 因非「正式使節」而被拒絕談判,乃於十二月三十日改任命尚書銜總理衙門大臣戶部左侍郎張蔭桓及頭品頂戴兵部右侍郎署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和談使節。說來,清國可真是太過急於和談,才未能看出日本並無和談之意。

其實,日本大本營早已計劃南方作戰,而在一八九四年八月間決定冬季作戰方針時,已看準可在冬季佔領台灣。然而,為了殲滅北洋艦隊既耗時,且又有人強調冬季仍可進行直隸平原之決戰,以致喪失貫徹南方作戰的機會。十一月下旬旅順淪陷後,大本營即重新檢討作戰計劃,準備以主力軍攻陷山東威海衛,殲滅殘餘的北洋水師,另以部分兵力佔領台灣島及澎湖群島,藉以鞏固和談時的有利地位。於是,在次年一月間,北洋水師降服時,大本營便向混成支隊司令官比志島大佐下達出動命令,並於二十日命令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享中將佔領澎湖島。可見,當張、邵和談使節團一行到達日本大本營所在地廣島時(一八九五年一月三十日),正是日本的南方作戰已付諸行動之時。事實上,日本是企圖在台灣方面造成軍事勝利的既成事實,以便鞏固佔領台灣的基礎。
2011-05-30 1:07 am
日本侵略擴張的歷史背景 二十世紀推動法西斯主義的井上日昭,在鎌倉山修佛法,以日蓮主義建立天皇中心,成立血盟團,於1932年暗殺元大藏大臣,加速侵華野心,故法西斯主義為佛 教所推動和贊成。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各寺院推行恤兵事務機關支援侵華,又編中日事變資料,說侵華為合法。1941年佛教連合會參與日本宗教報國會,宣言云:「發揚皇國宗教的本旨,向大東亞共榮圈建設邁進,協助建立世界秩序。」又獻梵鐘製武器。後又主張「掃滅反皇道思想」。這都是用佛教名義進行的戰爭和屠殺。 佛教呢?豈不獻梵鐘製造殺人武器、發表聲明支持日本侵略行動?因著這些佛教徒的惡行,許多無辜百姓被日本軍閥殺害,無數慰安婦遭日本軍人傷害佛教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扮演積極推動的角色,是佛教界也承認的事實,請看http://forum.1ch.hk/gogo/viewthread.php?tid=79 摘錄:龍達瑞(加州西來大學):東京審判的幾個日本戰爭罪犯和“南京大屠殺”的戰犯受死前居然念的是《金剛經》。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受到佛教影響的。這裏,“來世”被看作是很輕鬆的東西。日本佛教在二戰時捲入戰爭是非常深的。 東本願寺的僧侶高松誓,就是1900年中國發生義和團事件之際,日本佔領廈門計畫的廈門事件策謀者之一。 佛教團體的真宗本派…布教工作,在於灌輸「戰死即超生」,到「極樂淨土」,並不可怕的觀念。 日本的淨土真宗為戰爭效力 宗教本來是對神或超能的絕對者或神聖者的信仰,宗教也富有勸善懲惡的教義,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然而,佛教信仰也為日本帝國所發動的戰爭效力,教導信徒「死亡」不可怕,儘管上戰場殺敵無所謂。 自明治以來,日本佛教中不少宗派相繼淪為軍國主義的幫凶。挖空心思閹割佛教經典,炮制侵略有理、殺戮無罪的歪理。其中淨土真宗和日蓮宗表現得尤為惡劣。 日蓮宗和尚田中智學(1861─1939,東京人)早在中日甲午戰爭時就組織佛教徒為日軍念經祈禱,鼓吹“必須讓日本去統一宇內,讓日本最終地永遠地成為宇宙人類靈魂之巨鎮,世界万邦朝儀的大戒壇,王佛冥合的理想世界。” 更多內容:http://forum.1ch.hk/gogo/viewthread.php?tid=79 其狂熱的征服世界的邪說,引起了日本右翼政客和少壯派軍人的极大興趣,即由山梨縣身延山久遠寺的和尚井上日召(1886─1967)出面發起成立“一人殺一人”的“血盟團”,為日本政府推行法西斯化鋪路。田中智學又在日蓮宗內組織建立了法西斯團体“國柱會”,以“內固祖廟中心宗門統一之基,外啟王佛如一法國冥合之猷運”為宗旨,自任總裁。國柱會的骨干分子石原莞爾(1889─1949)是“九一八”事變策划人之一,他從日蓮宗的經文《撰時鈔》里找出“一天四海皆歸妙法”等句,宣稱“日本是佛教正法源頭”,妄說日本人能以“一乘妙法統一亞洲、統一世界”。這一謬論后來竟成為日本建立 “大東亞共榮圈”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理論依据。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田中和他的門徒興高采烈,發表了“解決滿蒙危机”聲明,主張乘机擴大侵略,以武力“徹底解決,實現國運興隆”。同時派出僧侶赴東北,慰問關東軍。田中智學還親赴長春,向傀儡皇帝溥儀宣講“王道本義”。 日蓮宗僧侶在侵華戰爭中充分暴露出其幫凶的罪惡面目。1932年1月18日下午,日蓮宗和尚天崎啟升、水上秀雄帶上藤村國吉等三人,從上海江灣妙發寺出發,來到位于租界外的三友實業社門前,蠻橫地向正在操練的中國義勇軍辱罵和扔石頭,中國工友起而還擊,于是引發了“一‧二八”淞滬事變。事后日方招認,這兩名和尚是受駐滬特務机關長田中隆吉和間諜川島芳子指使,蓄意挑起事端的。 中日戰爭爆發后,日本政府近衛內閣頒布總動員令,并頒發扼殺一切反戰言行的《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等臨時取締法》等一系列戰時法規,要求“舉國一致,盡忠報國,扶助皇運”。佛教各宗各派紛紛舉行效忠集會,向天皇表忠,表示要“振作國民殉國精神,奉獻報國誠之心”,“發揚皇道宗教之真諦,奉戴圣戰之宗旨”。此后各寺院布教,竟大肆宣傳“尊皇即奉佛”,“皇軍是為完成統治全世界的圣業而戰”,“皇軍所至,宇宙經輪回轉”,“天皇必胜,神國必胜”。佛教真宗,還向出征士兵教喻:“無論殺死多少敵人,也一點不違背佛意!” 更多內容:http://forum.1ch.hk/gogo/viewthread.php?tid=79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42: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529000015KK0620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