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佛陀面對謾罵的故事(另外想到的問題)

2011-05-24 10:01 pm
如提佛陀友則故事是引用送禮來譬喻說別人無理的謾罵若
自身不接受對方自己就要承受如同送禮人不接受自己要將禮物拿回
(以下是我個人的想法與疑問麻煩請各位指正解答)
我覺得若那人接受謾罵(回嘴,生氣等等)
我覺得謾罵者是不是也等於會收回自己的''禮物''吧
因為他造作口業讓人生氣我覺得他的罪業
比對方是個有修養者不與他計較那種情況還要來的重對不對
當然計較或生氣甚至想報仇的人也有罪報
另外一個問題是若是稱讚人呢?
稱讚別人別人不接受的話是不是自己就能得到這個''禮物''
因為人家不接受(人家是個有清淨修行人不執著於名聞利養)
若真心稱讚別人別人欣然接受我想自己也會有福報
就不會說這個恭敬''禮物''自己收不到而沒有福報吧
但修行人是不執著不會計較這種稱讚的,那稱讚的''禮物''就回回到自己身上
我想問的是罵人者讓別人生氣的罪業重(別人收罵人者的''禮物'')
還是罵了別人不接受不計較自己全然收回這禮物來得重呢?(罵人者收回''禮物'')
稱讚別人人家不計較沒接受,自己收回這禮物得到的福報多(收回禮物)
還是真心祝福稱讚人使人心生歡喜得到的福報大呢??(沒禮物)
我了解因果複雜牽扯眾多,故只單純討論在這樣的情況下的假設
不討論上輩子欠別人要還債等等的因素
感恩大家為我解答

回答 (13)

2011-05-24 10:21 pm
✔ 最佳答案
大德法安:
別人罵你.毀謗你..他是菩薩..他在幫你消業障..罵你的人,不論如何一切恭敬..因為他是佛.這是禮敬諸佛的道理...自己千萬不可生氣..生氣會與三惡道相應...反之也不要罵人..罵人讓人生煩惱這是殺業..所以不管別人如何.別人的意念如何我們不用在意...我們學佛一定得懂這道理!!尤其是因緣果報的道理..千萬不與眾生結怨..一切廣結善緣就對了,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阿彌陀佛

2011-05-25 10:00:29 補充:
板主法安:
別人罵你你生怨恨心,是沒有消業反而增業的..為什麼?因為你的心性已與他相應了..這檔事是很難..但是是起頭難..所以修行中要常觀照自己的念頭..一有不對的念頭就心想阿彌陀佛把他轉掉就好.ˋ這要常練習就是...一段時日你會有很大的自在感喔...別人罵完我後就一句歡喜心謝謝~~那真功德無量....我已做一段時日..但碰到惡緣少..所以沒啥機會讓我練...但我還是記得常觀照自己的意念就是...加油..


阿彌陀佛
2011-05-25 5:06 pm
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有天 有個師父修持佛法修的很好

惡鬼看到 想去干擾他

於是惡鬼每天都去罵師父

很難聽的話 祖宗十八代 ...之類全部都罵了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

惡鬼受不了了

惡鬼說: 我這樣罵你 你都沒聽到嗎?

師父說: 有聽到阿

惡鬼說: 那你為什麼不理我

師父問惡鬼: 別人要把禮物送給你 你不接受 那這份禮物是誰的?

惡鬼回答: 自己的

師父又說: 那你這樣謾罵我 我不接受這些話 那這些話屬於誰的?

惡鬼聽到後非常慚愧 就這樣離開了




參考: 我
2011-05-25 4:20 pm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7]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CBETA, T08, no. 235, p. 750, c24-27)
[7]罪=罪【明】*。[*7-1]罪=罪【明】*。

2011-05-25 08:21:28 補充:
別人幫忙消罪業,謝謝他啦!
2011-05-25 6:48 am
實際:送禮給人,人家沒回應,那送的禮就要自己「吞」回去。

送得越大就要「吞」得越用力。

吐出來再吞回去,就跟呼吸一樣,不增不減。


所以送禮要掌握一個原則,就是送到小門外就好,免得被趕出來不高興。
2011-05-25 6:05 am
人罵我,我會先反省自己是否真有錯,有錯就改,還感恩他的提醒。若無錯,可憐她有病,犯了貪嗔癡的病,好可憐。人誇我,我會想我是否值得他誇獎,若無,要謙虛否認。若有,要感恩他的鼓勵。事情過了,就沒了,一切轉頭空,一切無所得。
2011-05-25 5:56 am
嗡!阿拉巴紮那諦。~~~能收聶靈魂波動,平復心情思緒。

~~行者當"能"行"!!


不要築高空閣樓,妄想紛飛收聶不止。

一步一步願成。

沒有化實為虛的能力,就不要滿口話虛為實的誇浮。

化實為虛,以虛凝虛,能虛化實。
2011-05-25 12:35 am
如果被狗咬了是否也要對咬才行
這不就完全被別人操縱了
禪宗常謂當家作主
學佛就是要學當家作主
兵法曰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焉有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的道理
無理謾罵的人用的就是自知理虧的烏賊戰術
讓人無法清楚明白的講道理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
這種人自然會被排斥
會生氣是我們的習氣還未度脫
若是控制不了會礙事
能夠離貪瞋癡才能冷靜客觀的看清事實
不能說如何應對才正確
應該要看事情的輕重影響
用世間法的角度明智處理即可
學佛的目的是開智慧
障指的就是障礙我們覺悟成就智慧
若是一舉一動都怕造業
那麼這種顧慮反而成了你的業障
走錯了路早晚會發覺也就有改正的機會
但是猶疑畏縮不敢盡力而為根本就無法明辨對錯
依照別人給的正確路線走是世間知識
自己走過從錯誤中覺醒才是覺悟
因此學佛不怕走錯路怕的是執迷不悟
浪子回頭金不換
乖寶寶是經不得考驗的
而學佛要圓滿三十二相更不是少法可得

2011-05-25 12:14 am
聖人早已無人我見,當然無人我相

凡夫則需長時薰修忍辱工夫

聖人境界非可一步到位

否則何需三大阿僧祇劫

不管對方是聖人否

罵人者必造三業

佛法最可貴的是(轉)

還(轉)不過就多煉忍

阿彌陀佛!
2011-05-24 11:30 pm
這個故事取自阿含經


  有一次,佛陀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來了一位年輕的婆羅門,因為不滿他的哥哥隨佛陀出家,所以就當著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辭,十分氣憤地謾罵佛陀。
  佛陀靜靜地聽完這位年輕婆羅門的謾罵發洩,然後才反問這位年輕的婆羅門說:
  「婆羅門!你有沒有親朋好友來你家拜訪的經驗?」
  「有啊,瞿曇!那又怎樣?」
  「婆羅門!你曾經準備餐飲,來招待那些到訪的親朋好友了嗎?」
  「有啊,瞿曇!」
  「婆羅門!如果他們沒吃你準備的餐飲,那你所準備的餐飲,最後會歸誰?」
  「瞿曇!如果他們沒吃,那些飲食當然還是歸我啦。」
  「這就對了,婆羅門!你來我面前,對我粗言惡語,侮辱謾罵,我都沒接受,那你剛才那些粗惡謾罵,最後又歸誰了呢?」
  「瞿曇!雖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經給你了。」
  「婆羅門!沒有我的接受,何來你的給予?」
  「瞿曇!那你說說看,什麼是接受?什麼是給予?什麼不是接受?什麼不是給予?」
  「婆羅門!如果你罵我,我反過頭來回罵;你對我動怒,我也回過頭來對你動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鬥我,我反鬥回去,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給予。反之,如果不以謾罵回應謾罵;動怒回應動怒;拳頭回應拳頭;爭鬥回應爭鬥;這就沒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給予。」
  「瞿曇!我聽以前我們有德行的婆羅門長老說,如來、阿羅漢、等正覺在面對別人的怒罵侮辱時,是不會生氣,也不會動怒的。而今,你生氣動怒了嗎?」
  這時,佛陀回答說:
  「瞋恚永斷的人,還有什麼事會讓他起瞋心的呢?
   你應當瞭解:
   善於自我調伏而正當生活者,是不會有瞋心的,
   更何況是全然依於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脫者!
   以瞋怒來回應瞋怒,這是惡劣的人、惡劣的事;
   不以瞋怒回應瞋怒的人,
   才能贏得最難贏的戰爭。
   因為他不但明白對方為何憤怒,
   也能夠讓自己沈靜而提起正念,
   不但戰勝他人,也戰勝了自己,
   讓自他都獲益,是雙方的良醫。
   如果有人認為這樣的人是傻瓜,
   那不過是個不懂正法的無知者。
   不瞋勝過瞋恚;善行勝過不善;
   布施勝過慳貪;誠實勝過妄語。
   聖賢者不會動瞋心,也不會有害人的念頭,
   但惡人執著於瞋恨,卻像山那樣難以鬆動。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馬;
   狂奔的馬,要靠韁繩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馬兒的韁繩,
   遠比不上能控制內心的調伏力!
   所以我說世界上最好的調御師,
   不是那手持韁繩控制馬兒的人。」


2011-05-24 15:41:58 補充:
其實我們都不是聖人
很難做到被辱罵後還能夠心中不在意的程度
其實佛教導人修持忍辱
一開始須知該如何轉換自己的心境
一味的忍耐最後爆發出來是非常恐怖的
當境界來臨時
該如何變換自己的想法與心境
可以試著想想跟一個沒有文化水平的計較是多麼無聊的事情
可以想想他現在也許因某事困擾而心情不佳才會罵我
可以找許多理由來說服自己
當然一味的忍耐也是不對
佛教的學習是不偏鬆不偏緊
取自於中庸之道
試想一下如果那個罵你的人
你依然對著他罵回去
只會更加深仇恨的增加
如此便會沒完沒了
永遠沒有解決的一天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任何的事物境界都是由自己的心境去變化出來的
或許這會讓自己的內心更好過一些
2011-05-24 10:43 pm
你和一般人一樣,只聽一半故事,這樣沒機會真正弄懂佛陀的智慧話語。

人家婆羅門也不是省油的灯,故事接下來還有他說的"送出去的禮豈有收回之理"( 你不受,我也不收回).........後續對話自己去查,看看這世間誰有智慧回答得比佛陀好???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59: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524000010KK032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