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是哪為皇帝在朝

2011-05-23 10:44 am
馬關條約是哪為皇帝在朝?其內容與對中國及台灣的影響!謝謝

回答 (3)

2011-05-23 3:34 pm
✔ 最佳答案
馬關條約是1895年簽訂,當時是清德宗光緒皇帝

=============================================
影響 俄法德三國干涉由於馬關條約中規定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危害了沙俄在東北的權益,故於馬關條約簽署後六天則受俄國、法國及德國的干涉,稱為三國干涉。日本於是被迫同意歸還遼東半島,但清廷須繳付三千萬兩「贖遼費」作為補償。其後,俄國以「還遼有功」為名,向清政府租借旅順和大連,將勢力伸入南滿,並成為1904年日俄戰爭的遠因。


日本勢力擴充日本在甲午戰後使朝鮮脫離與中國的宗藩關係,並扶持朝鮮成立大韓帝國,成為日本發展勢力的前奏並導致於1910年正式吞併朝鮮,成為日本1930年代起進犯中國東北,及1940年代起進犯亞洲的侵略戰爭跳板。與此同時,由於台灣及澎湖列島的割讓[9],更增加了中國南方的軍事威脅於1898年把福建劃為日本勢力範圍,並使臺灣成為日本1930年代進犯南洋的南進中心。另外,馬關條約所規定的賠款為當時日本國家預算8000萬日元的4倍強,相當於3億6000萬日元以上的白銀。日本以賠款作為財源完成金本位制度。 賠款的支付造成中國更貧乏。藉由獲取臺灣稻米、茶葉、樟腦、蔗糖、林業開發,日本內地獲得了資本主義的所需的資本運作,使日本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從邊陲晉升到半邊陲國家(1868-1900),二戰後從半邊陲晉升到核心(1945-1970)。推動變法及革命1894-1895年甲午戰敗及馬關條約的簽訂令全國震撼,後續1895年的《中俄密約》,使有識之士明白單靠1850年起自強運動學習西方船堅炮利技術並不足以抵抗外敵的入侵,繼而提出政治改革的要求。保皇黨人康有為及梁啟超在北京發起舉人聯署簽名,要求清廷拒和、遷都、變法,史稱「公車上書」,後續因應1898年的各國強租軍港及劃定勢力範圍於是推動君主立憲的維新運動但失敗史稱戊戌變法並成為八國聯軍的遠因,另一方面革命黨人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運動亦展開,主張推翻滿清,建立共和政體。

2011-05-23 20:19:58 補充:
我說3樓的,你要貼維基的資料我管不著,但是連我自己打的字一起貼上去是怎樣?
2011-05-23 8:22 pm
馬關條約是1895年簽訂,當時是清德宗光緒皇帝
=============================================
影響《馬關條約》簽訂後,支持滿清的台灣紳民反對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但無法獲得光緒皇帝的支持,只好在5月25日獨立建國,稱為「台灣民主國」,擁戴滿州,持續抗日保滿。6月7日,台北無血開城。台北軍民歡喜投降,投奔日本。但台北以南的滿清勢力依然強大且鬥志不懈,頑強抗日。在四個多月的激戰中,50,000侵台的日軍有4,600人戰死或病死。10月21日,台南淪陷,抗日鬥爭轉入低潮。當時日本人從來就不認為清朝代表中華,而更多地將其當做一個占據了中華的“胡虜”,而自已以中華自居。而中華民國建國國父孫中山亦曾在三民主義中,表示清朝是中國的亡國時期。所以1871年,中日兩國在琉球事件後談判《中日修好條規》,日本代表團堅決不同意清政府在條約中自稱“中國”,談判甚至因此陷入停頓。日本方面認為:“中國系對己邦邊疆荒服而言”,要求只寫“大清國”。這樣的要求,被中國代表力拒:“我中華之稱中國,自上古迄今,由來已久,即與各國立約,亦僅只約首書寫大清國字樣,其條款內容皆稱中國,從無寫改國號之例”。雙方陷入僵局。後經李鴻章親自出面,與日本欽差全權大臣伊達宗城約定:“漢文約內則書中國日本,和文約內則書大日本、大清”。這在表面看是雙方各讓一步,實際上是中國從慣例上讓步了。甲午戰爭前後的日本文獻中,日本人將自己稱為“神州”、“中華”,這成為他們戰時在東亞進行國家形象塑造的基調。日本宗方小太郎,為山縣有朋親率的日本第一軍起草了一份安民告示《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文采飛揚,以驅逐韃虜為號召,主題幾乎就是為了把中國人民從黑暗的滿清統治下解放出來的戰鬥。受此影響,當時台灣有識之士,以辜顯榮為主,盡皆投效日本,協助日軍「驅逐韃虜,解放台灣」。
日軍在中國用漢文發布的所有公告,都不斷強調甲午戰爭為解放戰爭。日本的“中華”意識宣傳,在當時和此後的大清帝國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的。一些西方外交官就註意到,在通商口岸,漢人的抗日情緒便遠低於滿人。英國駐天津總領事寶士德(Henry Barnes Bristow)向倫敦報告說,天津水師學堂的漢人學員,認為日本能戰勝也是好事,可以借此推翻滿清朝廷。寶士德為此擔心天津漢人暴動,要求派遣更多的軍艦以備不測。馬關條約可說是啟動了漢族復國的意志,也啟動了中華民國建國戰爭的序幕,也是協助台灣脫離滿清暴政的關鍵條約。

2011-05-23 15:16:35 補充:
響應著日軍解放戰爭,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運動亦大量展開,主張推翻滿清,建立共和政體,並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
2011-05-23 5:57 pm
《馬關條約》於1895年簽訂,當時在位皇帝為光緒。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展開一連串的抗日行動,最後被日本徹底征服及佔領,並實行有效管治,對台灣留下明顯的日式文化影響至今。

http://www.chiculture.net/0119/html/b10/0119b10.html
  1895年3月23日,日軍進攻澎湖。《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紳民強烈反對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在5月25日成立「台灣民主國」,擁戴清朝,抗日保台。5月29日,日軍在基隆以東登陸。6月2日,李經方代表清政府與日本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大將辦理交割台灣手續。6月3日,基隆在激戰後失陷。6月7日,台北淪陷。台灣軍民鬥志不懈,頑強抗日。在四個多月的激戰中,50,000侵台的日軍有4,600人戰死或病死。10月21日,台南淪陷,抗日鬥爭轉入低潮。
  為了抗日保台,1895年5月23日,丘逢甲等台灣士紳以全台居民名義,發布《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5月25日,「台灣民主國」成立,定年號為「永清」,取「永遠擁戴清朝」之意。製「藍底黃虎」國旗,推代理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定台北為首都。同日,唐景崧致電清政府總理衙門,表明民主國「遵奉正朔,遙作屏藩」,實際仍屬中國。6月4日,日軍迫近台北,唐景崧離開撫署,兩天後內渡廈門。
  1895年5月29日,日軍在台灣基隆以東50里的澳底登陸,進犯基隆。6月1日,在瑞芳受清軍伏擊,死傷19人。6月3日,日軍攻進基隆,清軍展開巷戰。日軍傷亡31人。基隆陷敵後,兩名清軍點燃火藥庫,炸死日方軍官一名、士兵20名,傷百餘人。6月7日,日軍由基隆進佔台北。同月17日,在台北宣布「總督府」成立,開始對台灣實行「殖民」統治。
  1895年6月12日,日軍近衛師團派一個中隊南下台灣新竹偵察。至中壢以南,被吳湯興的義軍圍攻,6月16日逃回。日軍再遣一個支隊南下,同月22日攻陷新竹縣城。日軍在新竹一帶不斷遭義軍襲擊,糧道受阻,不得已推遲「南征」。6月28日、7月1日,日軍兩次進攻安平鎮的胡嘉猷統領義軍據點,均遭失敗,傷亡四十餘人。7月13日,一支35人的日軍護糧隊,在三角涌被蘇力的義軍殲滅,僅三人逃脫。7月15日,前來偵察的日騎兵22人再次在此被殲,亦僅三人逃脫。6月25日、7月10日、7月25日,義軍三次反攻新竹城,未克。
  1895年7月,幫辦台灣防務劉永福派吳彭年從台南率「黑旗軍」北上,與各路義軍聯合赴敵。7月29日,日軍近衛師團南進,一路燒殺。8月14日,苗栗失陷。8月28日,日軍進攻台灣府城彰化,吳湯興、吳彭年力戰犧牲。敵入彰化,逢人即殺。日軍於8月29日佔雲林縣,30日,前鋒抵大莆林。台民楊泗洪奉劉永福命北上禦敵,9月3日包圍大莆林的日軍,同時派兵包圍並殲滅駐他里霧的日軍通信騎兵隊,僅三人逃脫。9月4日,一支11人的日軍運輸隊又在他里霧附近被殲,僅二人逃脫。9月6日,大莆林日軍突圍北撤,楊泗洪追擊時中彈犧牲。雲林縣收復。
  1895年10月初,日軍集中四萬兵力,分路南侵。一路於10月9日陷嘉義。10月10日,另一路在台南布袋嘴登陸。10月12日,從布袋嘴出發的日軍一個中隊在東石村被圍,傷亡19人。10月11日,第三路日軍登陸枋寮港,在攻佔加冬腳時,遭「黑旗軍」伏擊,死傷52人;10月14日,在橋溝溪遇清軍伏擊,傷亡94人。10月15日,日軍佔打狗港(今高雄)炮台,16日佔領鳳山縣城。同月19日,進攻王爺頭。義軍堅決抵抗,至死不退,300餘人犧牲,日軍死傷22人。同日,日軍突破台南府城的最後防線曾文溪,劉永福內渡廈門。10月21日,台南淪陷。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46: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523000015KK008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