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收外界資訊、搜集資料及分析事實時,我們應抱着甚麼態度?

2011-05-20 5:34 pm
回上題,

在接收外界資訊、搜集資料及分析事實時,我們應抱着甚麼態度?

回答 (4)

2011-05-22 2:42 am
✔ 最佳答案
我們應以審慎和客觀的態度接收外界資訊、搜集資料及分析事實。

“以審慎的態度了解資訊” 就是說:
1) 了解所得來的資訊是 "企圖描述事實" 或純粹 "個人感受"
2) 了解所得來的資訊的真假 (即是資訊符不符合事實)
3) 了解所得來的資訊本身有沒有 (邏輯上的) 矛盾
4) 了解所得來的資訊有沒有和其他的資訊矛盾

"以客觀的態度了解資訊" 就是說:
純粹針對所得資訊加以理解,不加上個人的感受或看法了解資訊

2011-05-24 22:29:39 補充:
Ring ( 大學級 3 級 ) 作出了以下兩個主張:
1) "所有資訊基本上都是基於發放的那人的個人感受,主觀地認為是真/假,己失去客觀..."
2) "以下為一般人既錯誤看法...不加上個人的感受或看法了解資訊"
可見:
1. 如果 1) 為真,2) 便肯定是無理取鬧。
(假設 1. 為真時 1) 為假)
大家可見 Ring 對我的回答的批評的合理性。

2011-05-24 22:30:06 補充:
所以說 "以審慎和客觀的態度接收外界資訊、搜集資料及分析事實" 是重要的。我們需要這樣的態度去辨析論述上的漏洞,要懂得批判性思考,包括檢視論述有沒有矛盾地方、會不會 "自打嘴巴" (也就是自己的論述同時也指證論述本身的問題,正如我對 Ring 的批評)。
2011-05-24 5:43 pm
應有態度: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善小為之則福聚、惡小為之則德損!

提供樓主您兩則如實了知生命實相生智慧的生命教育故事參酌詮釋:
請恭閱柔軟心無罣礙---------貝都因菩薩有一位負責電腦程式設計的小姐,每次我在工作上有所要求或要修正報表格式時,她總是皺起眉頭,我愈解釋,她眉頭皺得愈深,使我很不喜歡,心想:怎麼有人對工作無奈、厭惡到這樣?但事實上,她總是把工作做得十分周延,連我們沒考慮到的,她都設想到了。這倒使我納悶起來,她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在工作呢?幾經觀察和思量,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她是太過於投入,當我提出要求時,她已經開始工作,皺起眉頭思考了,並不是不願意做,而是立刻進入情況,節省了許多寒暄和枝節。不像有些人,開始時滿面堆歡,直說沒問題,其實跟本沒當一回事,後來就留下一堆難解的殘局!了解了之後,我反而喜歡她,我們彼此配合得很好,只要工作交給她,我就非常的放心。這使我感到,能夠互相體諒、設身處地地去做事是多麼的重要。如同一面鏡子,我從這位小姐身上,也看到了自己。對於工作太過嚴肅、緊張,當長官有新工作交辦時,我不也常是一副「苦瓜臉」?當時自己必不自覺,只是想著舊的工作尚未完成,新的任務如何調整……,但看在別人眼中,不也是一種「不願任事」的態度嗎?雖然「日久見人心」,但是予人的初步印象總是不好,應該要改進。永嘉大師〈證道歌〉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如何把憶佛的淨心帶到日常生活之中,以正觀與覺照坦然面對新的事物,把它當成生活上的一種考驗,從而培養一顆柔軟、無罣礙的心,自然能夠時時安詳、處處自在了。
資料來源 : ●《正覺電子報第12期》
圖片參考:http://books.enlighten.org.tw/data/book/cover/20070202093802.gif

http://www.a202.idv.tw/Discuz/viewthread.php?tid=13835&extra=page%3D2
圖片參考:http://www.a202.idv.tw/a202-big5/My%20Pictures/pic-1/jpg.gif/2008.5.6.-2.jpg
從小生命看佛法---正覺電子報 (第26期目次8)
--思淵菩薩--電腦的溫度是小螞蟻最喜歡的居住所,尤其是冬天。未學佛前,總是氣急敗壞想消滅這一群不知好歹的小螞蟻;看著小螞蟻跟我比速度逃生,心裡又氣又疼昂貴的蘋果電腦,唯恐牠們造成電路故障。自從阿哥教我正知正見的「無相念佛
圖片參考:http://books.enlighten.org.tw/data/book/cover/20070115145331.jpg
」後【 http://*****/newsflash/2 】,見到螞蟻爬上電腦,我心存慈悲驅趕牠,說也真是奇怪,往常跟我比速度的螞蟻,竟大搖大擺的在我的螢幕上閒逛。我笑著說︰螞蟻呀!你還真會欺侮學佛的人喔!同僚不信,小生命亦可感受佛法的慈悲,於是伸手驅趕螞蟻。他認為這隻螞蟻「智商很低、沒有危險的應變能力」;說時遲那時快,當他伸手朝向螞蟻的同時,只見螞蟻的速度加快、倉皇逃生。同僚不服氣,每每見到螞蟻就找我再次驗證看看,小生命是否可感受佛法的慈悲。我告訴他「眾生皆可見眾生的如來藏」,雖然同僚不明白「如來藏」為何物﹖但這是我為他種下的一顆佛種子,期許將來他生緣來時能萌芽。誠如阿哥為我在八識內植下的慧學佛種。世人的「貪、瞋、痴」遠比小生命來的重,所以執著心強。明明禍已當頭仍執持虛假不放,視眼前利為己所得,導致生死輪迴無有終時。螞蟻雖小,但「貪、瞋、痴」的習氣比人低,警覺心靈敏,反應直接。所以螞蟻知道我只是要驅趕牠、非是要置牠於死,因此牠慢步而行。同僚的心念落差大、氣不平順,螞蟻才會落荒而逃。佛菩薩的恩德感召,連小生命都可知曉。可見「覺知心」的語言、文字,豈是僅有的溝通橋樑?哪會是正確的判斷?善小為之則福聚、惡小為之則德損!期許正知正見的大乘佛弟子,普將光明傳遍彼端,讓正法久住,世間萬物同受恩澤。
.
.資料來源 : 《正覺電子報第26期》
圖片參考:http://books.enlighten.org.tw/data/book/cover/20070202131957.gif
---從小生命看佛法 (目次8) http://www.a202.idv.tw/Discuz/viewthread.php?tid=13850&extra=page%3D2
【 建議網友訂閱《正覺電子報》http://post.enlighten.org.tw/
本報以 釋迦牟尼佛的正法為依歸,介紹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內涵。
圖片參考: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16/5387372444_b51615f3ce_o.jpg


圖片參考:http://www.a202.idv.tw/a202-big5/My%20Pictures/pic-1/jpg.gif/2008.5.6.-2.jpg
參考: 正覺同修會--成佛之道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
2011-05-24 12:32 am
我們應抱着甚麼態度?

1) 接收外界資訊:
必須要有自己立場 / 觀點
吾好人講咩都信

2) 搜集資料 :
作對比, 信多個果
如三書, 二書話 a , 一書話 b ( 當信 a) 

3) 分析事實:
同朋友要有交流/研究,
因自己知識有限 

4)分析事實:吾好太主觀 
( 因事系有兩面 )
吾好太感性 :
有時幫人信人反而傷到自己 

5) all : 抱作對事吾好對人態度
吾好執著,因對錯都吾重要 
( 冇必要求答案 ) 

2011-05-22 4:06 am
我們沒法撰擇我們的態度,我們只會相信我們所相信的。
大部份人都是只能相信專業知識,即大部份人相信的主流資訊。
相信科學得來的結果,相信醫生是專業等等,但人越大越發覺這些都不能信,因為他們也是人,人是必然犯錯。
如一個基督徒,他的個人感受定必有一定格式。神是耶穌,他愛世人。他們不能相信耶穌不是神。但基督徒並非小眾,也非不正常的人。

應抱着學會容納所有資訊而不排除,如你分析時認為向善就是真的好,你會慢慢走向神佛,但這能算是真實嗎? 要把好壞的想法也除去。
回返最上一句,我們都是只能相信我們所想信的。如果再一般d就係相信自己期望的資訊。包括大眾認同,能有好影響,是真知識因此迫其它人也相信。全都是一廂情願。決定接受與否,你可能會懷疑我的說法,就是神為每一個人安排信什麼。

所有資訊基本上都是基於發放的那人的個人感受,主觀地認為是真/假,己失去客觀,再用自身經驗去找出認為違反自己邏輯的東西,再資訊相比下我們撰擇我們較相信的。以下四點全錯。
以下為一般人既錯誤看法:

我們應以審慎和客觀的態度接收外界資訊、搜集資料及分析事實。

“以審慎的態度了解資訊” 就是說:
1) 了解所得來的資訊是 "企圖描述事實" 或純粹 "個人感受"
2) 了解所得來的資訊的真假 (即是資訊符不符合事實)
3) 了解所得來的資訊本身有沒有 (邏輯上的) 矛盾
4) 了解所得來的資訊有沒有和其他的資訊矛盾

"以客觀的態度了解資訊" 就是說:
純粹針對所得資訊加以理解,不加上個人的感受或看法了解資訊

2011-05-21 20:22:34 補充:
客觀即主觀,沒有任何分別。學會不斷學習,有錯就改過。
每個人都不同,不用因為是個人感受就斷言是錯,人性有趣的就是每個人有不同感受,都是根據自己的個人經歷有所聯繫。
係未真相只有god know,但每人各自相信的就是真,只能汝以包容。沒人會在報上批評基督吧。但想一下,基督教不停引領人去信,而不信的人也放任其周圍叫人信,那麼... 全部人都開始入教吧了。在聖經的資訊流方面,人類做了什麼?
當然信與不信還是依個人判斷。


收錄日期: 2021-04-24 22:38: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520000051KK001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