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問題 15點

2011-05-15 6:11 am
在下有3個問題想請教各位↓

Q1東晉時期的士族是不士都是當高官?
Q2「侯景之亂」以後,士族的地位還在嗎?
Q3南朝時期,寒門掌機要,政治情況是否有好轉?

感謝各位的寶貴意見!!

回答 (3)

2011-05-16 12:03 am
✔ 最佳答案
九品官人法是選官制度
一直用到隋文帝開皇年間
你去看世說新語就知道當時超多同姓氏的人不見得有才德卻有高官
為什麼
原因就是由中正官將報名的人分為九等﹝上、中、下,三等中又各自分三等,一共九品﹞,再按品級分官
結果有權勢又沒品的人﹝若是有品就會知人善任,就不會濫用私人﹞把持,最終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場面
使世族一直掌握大權,間接造成侯景之亂
最後隋文帝開科舉
隨著時代演進、各種動亂,直到宋代才完全消弭世族的政治地位

2011-05-15 16:04:29 補充:
侯景之亂是對世族的一大打擊
但是並沒有完全消除
2011-05-16 7:51 pm
1. 不一定是高官,也可以是享有特權之門閥貴族。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2/32z/32z06/32z0625.htm
東晉及十六國
士族
士族亦稱「世族」、「勢族」,與庶族相對。士族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累世高官、享有特權之門閥貴族。士庶之際,實如天隔。二者輿服有別,彼此不通婚,不共坐,等級森嚴。士族可佔田地,封山護澤,蔭庇佃客部曲,有免賦免役、門蔭子弟仕進之特權。其有僑姓、吳姓、郡姓、虜姓、膏梁、甲族、冠族、著姓、右族、華腴、舊族、高門之名。士族盛於兩晉,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東晉時士族輪流把持朝政,至南朝漸衰,寒人始掌機要。

2. 門閥士族統治本來已經開始走向衰落,侯景次亂發生後更加遭到沉重打擊,雖然士族仍然存在,不過已經大不如前,逐漸被寒門所取代。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z/33z03/33z0302.htm
侯景之亂
南朝後期,門閥士族統治開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經變為一個失掉統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階層,對於任何政治風浪的衝擊,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碼的應變能力。侯景原為東魏大將,於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降梁朝,駐守壽陽,不久起兵反叛,於三年(549年)攻破建康,梁武帝被困餓死。侯景進入建康後,「悉驅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殺之,死者三千人」,又「縱兵殺掠,交屍塞路」(《南史‧侯景傳》)。長期的腐朽寄生生活,造成了士族的極端脆弱和無能。他們「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猝者,往往而然」(《顏氏家訓‧涉務》)。侯景又陸續派軍在三吳地區大肆燒殺搶掠,直到簡文帝大寶二年(552年),才被陳霸先、王僧辯所擊敗。
侯景之亂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擊,「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餘家」,「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顏之推《觀我生賦》注);而亂事更令南方的社會生產造成了極大破壞,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南史‧侯景傳》)。南方政權損失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北強南弱之勢已不可避免。

3. 寒門較士族積極,不過因為之前士族及君主把持朝政時積弱過多,已經難以挽回南朝的劣勢。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3/33z/33z06/33z0614.htm
寒人掌機要
在門閥士族不斷衰落的過程中,寒門的權勢日益上升。在南朝政權中,掌實權的幾乎都是寒門,他們之中有的位居將帥,有的則出任宗室諸王鎮將的典簽,掌握了州郡和軍府的實際權柄。在中央政權中,寒族地主充當中書省的通事舍人,參預機密,出納王命。宋中書舍人巢尚之是「人士之末」,戴法興商販出身,凡官吏選拔、升降、賞罰,宋孝武帝都與他們商量決定。蕭齊的劉系宗、呂文度、茹法亮,梁代的范述曾、朱异等,皆「權傾天下」。其中朱异為中書通事舍人,居權要三十餘年,舉凡「方鎮改換,朝儀國典,詔誥敕書,並兼掌之」(《梁書‧朱异傳》)。這些人權勢顯赫,沒有一個出身門閥貴族,舊史稱之為「恩幸」。
2011-05-16 1:43 am
我只知道第一個
(1)東晉時期是不一定是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40: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10514000016KK101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