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2/62m/62m01/62m0101.htm
甲午戰爭後,清廷為償還《馬關條約》的鉅額賠款,向列強大舉借債。日本獲准在中國設立工廠,自此列強紛紛效法,直接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製成產品後又在中國銷售,嚴重打擊中國正在萌芽的本土工業。中華民族危機更加深重了。另外,中國在甲午戰爭的慘敗,亦正式揭開了以後五十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其對中國的侵略較其他西方國家更兇、更狠、更殘酷。
http://www.chiculture.net/0119/html/b11/0119b11.html
「甲午戰爭」是中國在十九世紀失敗得最慘重的一場戰事,割讓台灣給日本的《馬關條約》,帶來了極大的恥辱和損害。西方列強自此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暴露無遺,中國人亡國滅種,迫在眉睫,這些危難加速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日本依靠戰爭暴發,軍事和經濟急劇膨脹,擠進「列強」行列,成為一個「軍國主義」國家。二十世紀上半葉,日本成為亞洲「太平洋戰爭」的策源地,發動多次侵略,世稱「第二次世界大戰」。
甲午戰後,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發了大財,對外侵略的野心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戰勝後的日本,把賠款的85%用於擴軍,制訂出一個擊敗俄國「遠東軍」的計劃。1904年,日本發動「日俄戰爭」。1910年,吞併朝鮮。1914年,日本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為名,佔領中國的青島和太平洋上的德國殖民地。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三省。1937年,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中國人民苦戰八年,史稱「抗日戰爭」。因為侵略行為得心應手,使日本更為狂妄自大,激化了它與英、美二國的矛盾。1941年,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又攻佔英國殖民地香港。英、美曾在「甲午戰爭」中縱容日本,取漁人之利,終於自食其果。
晚清甲午戰爭慘敗,給「中華民族」敲響了警鐘。志士為了救亡圖存,提倡西學;仿效歐美,改革政治;保護民間企業,破除文化專制。這些主張得到晚清政府部分支持,曾促使下詔變法。但1895年發生「戊戌政變」,中斷了醞釀中的改革。慈禧太后更是倒行逆施,把中國推向災難深淵。浩劫之後,半心半意的「新政」終未能挽清朝於覆亡。反清革命後,民國初年,以科學、民主和學術自由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繼續標誌著這種民族覺醒,對今天和未來的中國具有深遠意義。